上海位于愚园路的百年老洋房,始建于1924年,曾是《安家》《三十而已》等热播影视剧的取景地,一时间成为网红打卡地,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然而,就是这样一栋充满历史底蕴与文化价值的建筑,在拍卖市场上却遭遇了“滑铁卢”,三次流拍,起拍价从1.5亿降至8299万,依旧无人问津。
![]()
△三次拍卖截图© 阿里拍卖
这栋老洋房隶属于静安区愚园路532弄“柳林别业”百年老建筑群,占地848.75㎡,附带500㎡的花园,建筑面积346.66㎡。它不仅是民国将领冯治安等名人的旧居所在街区,还因影视镜头成为“网红地标”,被标注为“绝版孤品”。按理说,这样的稀缺资源本应是炙手可热的“香饽饽”,为何却在拍卖市场上接连遇冷呢?
![]()
△此次拍卖的老洋房实景图© 阿里拍卖
其主要原因是高昂的价格与保护成本。尽管起拍价一降再降,但对于买家而言,仍需承担诸多隐性成本。根据《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此类房产转让时如曾改动须恢复原样,受让人装修亦不得改变原貌。这意味着买家不仅要承担高昂的维护成本,还无法随意改造房屋,以满足自身的居住或使用需求。
![]()
△三次拍卖截图© 阿里拍卖
据相关报道显示,该洋房租约至2029年到期,当前租户每月支付6.75万元租金。这意味着买家即便购入,也需等待4年才能实际使用或重新规划,资金回笼周期长,投资回报率低。以8299万成交价计算,年租金收益率仅0.84%,远低于银行定期存款收益,这对于追求投资回报的买家而言,显然缺乏吸引力。
![]()
![]()
△此次拍卖的老洋房内部实景图© 阿里拍卖
近年来,经济环境变化和市场预期调整,高端房产市场不再盲目追捧。买家购房更谨慎,注重资产性价比和投资回报率。这栋老洋房虽具独特文化价值和历史底蕴,但在居住或投资价值上有局限性。相比之下,其他同价位高端房产在居住舒适度和投资回报等方面更具优势。
![]()
△此次拍卖的老洋房侧面实景拍摄© 超级棒
虽然这个老洋房因影视剧取景成为网红打卡地,但这种热度时效性强,难以持续支撑高房价。其价值依赖历史人文属性,若市场认可度下降,价格将受冲击。相比之下,具有广泛市场需求和实际使用价值的房产更受欢迎。
![]()
△此次拍卖的老洋房正面实景拍摄© 超级棒
此次,上海百年老洋房的三次流拍,折射出高端房产市场在当下的价值困局。不仅仅是一栋建筑的流拍事件,更是市场对稀缺文化资产重新审视和评估的体现。在经济环境和市场预期发生变化的背景下,高端房产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调整。对此你怎么看呢?可以在留言区一起讨论下。
编辑:吾君
声明:本篇文章资料及数据引用自新闻媒体及公开资料,并结合了个人见解进行阐述。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未经授权请勿以此版本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