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百年海关首开放!上海外滩这场展,10 分钟预约爆满

0
分享至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掠过黄浦江面,洒在上海外滩那栋有着百年历史的海关大楼上时,很少有人能想到,这座承载了上海近百年金融与航运记忆的地标建筑,会在 2025 年 10 月 1 日这一天,首次向公众敞开大门。无需高昂门票,只要提前预约,普通市民与游客就能走进这座曾被誉为 “远东第一楼” 的建筑,触摸历史的纹路,感受科技与文化碰撞出的 “时空回响”。这场以 “外滩光年・时空回响” 为主题的展览,不仅是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黄浦展区的重头戏,更成为国庆期间上海最火爆的文化事件 —— 开展首日,线上预约通道开启仅 10 分钟就宣告爆满,线下打卡点前更是排起了数百米的长队。这座百年建筑为何拥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这场免费展览的背后,又藏着怎样的城市发展逻辑与商业价值?



一、百年建筑 “活” 起来:五大展项打造沉浸式时空之旅

对于大多数上海人而言,外滩海关大楼的记忆,或许停留在那座与英国大本钟齐名的钟楼 —— 每天上午 9 点,悠扬的《东方红》旋律会准时回荡在黄浦江两岸,成为几代上海人的城市听觉符号。但很少有人知道,这座建于 1927 年的建筑,曾是近代中国海关的办公所在地,见证了上海从开埠初期的小渔村,一步步成长为远东金融中心的全过程。如今,随着 “外滩光年・时空回响” 展览的启幕,这座百年建筑终于褪去神秘面纱,将内部的历史肌理与现代艺术巧妙融合,让每一位参观者都能开启一场 “穿越时空” 的旅行。



展览精心设计了五大展项,每一个都堪称 “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盛宴”。其中最受关注的当属 “江海关 XR” 展项 —— 在海关大楼原报关大厅内,工作人员利用先进的扩展现实技术,将 1930 年代江海关繁忙的报关场景 “复原” 在参观者眼前。当你戴上 VR 眼镜,仿佛瞬间穿越到了近百年前:穿着西装的外国商人正与中国职员核对单据,挑着担子的搬运工匆匆走过大厅,墙上的老式挂钟滴答作响,甚至能闻到空气中淡淡的油墨与木质地板的混合气息。这种沉浸式体验不仅让历史变得可感可知,更打破了传统博物馆 “只能看不能动” 的局限,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反复体验,只为让孩子更直观地了解上海的城市历史。



“时空原点” 展项则将目光聚焦于建筑本身的地理意义。在海关大楼一层的中庭,一个巨大的圆形装置艺术作品格外引人注目 —— 装置中心是外滩的三维地图,周围环绕着不同年代的上海城市规划图纸,灯光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变化,从 1920 年代的黑白线条,慢慢过渡到如今的彩色立体模型。讲解员介绍,这个装置的设计灵感源于海关大楼的地理位置:这里曾是上海开埠后中外贸易的 “原点”,也是近代上海城市规划的重要参考坐标。站在装置前,参观者能清晰地看到上海从 “十里洋场” 到 “国际大都市” 的空间变迁,感受城市发展的脉搏。



“海关记忆” 展项则是一场 “历史文物的盛宴”。展览团队从中国海关博物馆、上海档案馆等机构借来近百件珍贵文物,包括 1920 年代的海关报关单、老式打字机、江海关职员的制服、甚至还有当年钟楼维修时使用的工具。其中最珍贵的当属一本 1935 年的《江海关年度报告》,泛黄的纸页上详细记录了当年上海进出口贸易的数据,从丝绸、茶叶到机械、布匹,每一个数字背后都藏着近代中国经济的兴衰故事。为了让文物 “说话”,展览还设置了语音讲解系统,扫描文物旁的二维码,就能听到专业讲解员讲述每件文物背后的历史背景,不少参观者一边听一边记录,仿佛在上一堂生动的历史课。



“城市更新” 与 “建筑修缮” 展项则向公众揭示了这座百年建筑 “重获新生” 的秘密。在 “城市更新” 展区,通过图文与视频结合的方式,展示了外滩区域近年来的保护与更新成果 —— 从和平饭店的翻新,到外滩金融中心的建设,每一个项目都遵循 “修旧如故” 的原则,在保留历史风貌的同时,注入现代商业与文化功能。而 “建筑修缮” 展区则更为 “硬核”,展览团队将海关大楼修缮过程中替换下来的老砖、旧木梁、甚至是钟楼内部的齿轮零件都搬到了现场,还制作了修缮过程的微缩模型。一位从事建筑行业的参观者表示:“这些细节太珍贵了,能看到百年建筑的结构奥秘,比看任何建筑教材都直观。”



二、免费背后的 “巧心思”:预约制与打卡制如何平衡体验与安全?

作为百年首次免费开放的地标建筑,海关大楼的承载能力有限 —— 据工作人员介绍,大楼内部展览区域的最大瞬时承载量仅为 200 人。如何在满足公众参观需求的同时,保证参观体验与建筑安全?展览主办方设计了 “线上预约 + 线下打卡” 的双重模式,既兼顾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又巧妙地控制了人流,成为本次展览运营的一大亮点。



线上预约通道通过 “黄浦规划资源” 公众号开启,每日 10:00 准时放号,预约成功后可在指定时间段内凭身份证入场。为了避免 “黄牛囤票”,主办方设置了严格的限制:每个微信号一次仅可预约一位观众,且整个展期内每位观众最多可预约两次。这一规则不仅保证了预约的公平性,也让更多人有机会走进海关大楼。国庆期间,不少市民为了抢到预约名额,特意定好闹钟准时守候在手机前,甚至出现了 “一家三代轮流抢票” 的趣事。一位成功预约到 10 月 3 日参观的市民王女士说:“我和先生抢了三天才抢到,虽然过程有点累,但走进大楼的那一刻,觉得一切都值了 —— 这种百年建筑的历史感,是在外面拍照无法感受到的。”



对于没有抢到线上预约名额的市民与游客,线下打卡制则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从 9 月 30 日至 11 月 28 日,每天 13:00-16:00,游客可前往新世界大丸百货一层服务台,凭身份证原件实名登记领取一张 “外滩时空地图”。这张地图上标注了 6 家外滩区域的指定商户,包括老字号餐厅、文创商店、精品酒店等,游客需要到这 6 家商户依次打卡盖章,集齐所有印章后,即可凭盖满印章的地图和身份证原件,免预约进入海关大楼参观。



这种 “打卡制” 看似增加了参观的门槛,实则是主办方与商户联动的 “双赢之举”。一方面,它为外滩区域的商户带来了大量客流 —— 国庆期间,不少指定商户的客流量同比增长了 30% 以上,一家老字号点心店甚至推出了 “打卡专属套餐”,受到游客的热烈追捧。另一方面,游客在打卡过程中,也能更深入地了解外滩的商业与文化生态,而不仅仅是局限于海关大楼这一个景点。一位来自杭州的游客李先生说:“原本只是想参观海关大楼,没想到在打卡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小店,还品尝了上海特色点心,相当于多玩了半个外滩,这种体验比单纯看展览更丰富。”



为了保证线下打卡的秩序与效率,主办方还在各打卡点安排了志愿者引导,地图上也标注了详细的路线与交通方式。同时,考虑到部分老年游客不熟悉线上操作,服务台还专门设置了 “老年通道”,工作人员会协助老年游客登记领取地图,贴心的服务赢得了不少好评。



三、不止是展览:百年地标开放背后的城市文化与商业价值

当我们跳出 “免费展览” 的表层视角,会发现海关大楼的首次开放,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文化事件范畴,成为上海城市更新与商业升级的一个缩影。这座百年建筑的 “重获新生”,不仅让更多人感受到了上海的历史底蕴,更为外滩区域乃至整个上海的文化与商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文化价值来看,海关大楼的开放是上海 “活化历史建筑” 的一次成功尝试。长期以来,外滩的历史建筑大多作为办公、酒店或商业场所使用,普通市民难以进入内部参观,导致这些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未能充分发挥。而本次展览通过 “免费开放 + 科技赋能” 的方式,让历史建筑从 “冰冷的地标” 变成了 “可参与、可体验的文化空间”,不仅提升了市民的文化认同感,也为上海的文化旅游增添了新的亮点。据上海市文旅局统计,国庆期间上海接待的外地游客中,有超过 40% 将 “参观海关大楼” 列入了行程,不少游客表示,这次参观让他们对上海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改变了 “外滩只是拍照打卡地” 的印象。



从商业价值来看,海关大楼的开放为外滩区域带来了 “溢出效应”。作为上海最核心的商业与旅游区域,外滩一直是商家必争之地,但近年来也面临着 “游客停留时间短、消费转化率低” 的问题。而本次展览通过 “线上预约 + 线下打卡” 的模式,巧妙地将游客的注意力从 “单一景点” 引导到 “区域消费”—— 游客在参观展览前后,会顺道在周边餐厅用餐、在文创商店购物、在咖啡馆休息,从而带动了整个外滩区域的消费增长。



据新世界大丸百货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庆期间商场的客流量同比增长了 25%,其中有近三成顾客是为了领取 “时空地图” 而来,且这些顾客的平均消费金额比普通顾客高出 15%。此外,不少品牌还借着这次展览的热度,推出了与 “外滩历史”“海关文化” 相关的联名产品,如某美妆品牌推出的 “外滩霞光” 限定口红,某文创品牌设计的 “海关钟楼” 拼图,都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追捧。

更重要的是,海关大楼的开放为上海的 “城市品牌建设” 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当今的城市竞争中,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衡量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上海作为一座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国际大都市,如何将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动力,一直是城市管理者思考的问题。而本次海关大楼的开放,正是通过 “免费、开放、互动” 的方式,让更多人感受到上海的包容与活力,提升了城市的吸引力与美誉度。一位长期研究城市发展的专家表示:“一座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高楼大厦,更在于它能否让市民与游客感受到历史的温度。海关大楼的开放,让上海的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可触摸、可体验的生活场景,这种‘以人为本’的文化建设理念,值得推广。”

四、展览之后:百年地标如何持续 “发光发热”?

尽管 “外滩光年・时空回响” 展览将持续至 11 月 28 日,但不少市民与游客已经开始关心:展览结束后,海关大楼是否还会向公众开放?这座百年地标如何才能持续 “发光发热”,而不是成为 “昙花一现” 的网红打卡点?

针对这一问题,展览主办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海关大楼的首次开放是一次 “试水”,未来将根据公众的反馈与建筑的保护需求,探索更长期、更可持续的开放模式。“我们希望这座建筑不仅是一个展览场地,更能成为上海市民的‘文化客厅’。” 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说,“未来,我们可能会推出常态化的导览服务,定期举办小型的文化沙龙、历史讲座、艺术展览等活动,让海关大楼真正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 同时,主办方还计划与教育机构合作,开发针对中小学生的 “外滩历史研学课程”,让更多青少年了解上海的城市历史,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

从商业运营的角度来看,海关大楼也有着巨大的潜力。参考国内外其他历史建筑的运营模式,海关大楼可以在保护历史风貌的前提下,引入适当的商业业态,如高端书店、精品咖啡馆、文化创意商店等,这些业态不仅不会破坏建筑的历史氛围,反而能为建筑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能为建筑的日常维护提供资金支持。例如,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就在馆内开设了多家文创商店与咖啡馆,既满足了游客的需求,又为博物馆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北京的故宫博物院更是通过文创产品开发,让传统文化 “活” 了起来,成为文化 IP 运营的典范。对于海关大楼而言,未来也可以围绕 “海关文化”“外滩历史” 开发一系列文创产品,如定制化的邮票、明信片、文具、服饰等,既传播了历史文化,又创造了商业价值。

此外,海关大楼的开放还为上海的 “夜间经济” 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目前,外滩的夜间活动主要集中在灯光秀与餐饮消费,缺乏文化类的夜间项目。未来,海关大楼可以在周末或节假日的晚上,举办小型的音乐会、灯光展、历史纪录片放映等活动,吸引市民与游客在夜晚走进外滩,感受百年建筑的夜间魅力。这不仅能丰富上海的夜间消费场景,还能进一步提升外滩区域的商业价值与文化影响力。

五、每一座地标,都是城市的 “集体记忆”

当夕阳西下,黄浦江两岸的灯光逐渐亮起,海关大楼的钟楼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庄重。走出大楼的参观者们,脸上依然带着兴奋的神情,不少人还在拿着手机翻看刚才拍摄的照片,分享着参观的感受。对于他们而言,这场 “时空回响” 的展览,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参观,更是一次与城市历史的对话 —— 在这座百年建筑里,他们看到了上海的过去,也感受到了上海的现在,更对上海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其实,不止海关大楼,每一座城市的地标建筑,都是这座城市的 “集体记忆”。它们见证了城市的兴衰荣辱,承载了市民的情感与梦想。如何保护好这些历史建筑,如何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是每一座城市都需要面对的课题。上海海关大楼的首次开放,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优秀的范本 —— 它告诉我们,历史建筑不是静止的 “文物”,而是可以与现代生活交融的 “活资产”;免费开放也不是简单的 “福利”,而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与商业竞争力的 “智慧之举”。

随着展览的持续推进,相信会有更多人走进海关大楼,感受这座百年地标的魅力。而这场 “时空回响”,也将成为上海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为这座城市的文化与商业发展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未来,当我们再次听到海关大楼的钟声时,或许会想起 2025 年的这个秋天,我们曾在这里触摸历史,感受时光的力量 —— 而这,正是城市地标最珍贵的价值所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再无中俄印三角,中国“大三角战略”已成,未来世界格局清晰可见

再无中俄印三角,中国“大三角战略”已成,未来世界格局清晰可见

爱史纪
2025-11-02 17:04:04
武松断臂出家后,梁山无一人看望,唯独曾最瞧不上他的人还记得他

武松断臂出家后,梁山无一人看望,唯独曾最瞧不上他的人还记得他

鹤羽说个事
2025-10-30 15:56:40
证监会原副主席王建军,“靠监管吃监管”,大搞权钱交易,收受巨额财物

证监会原副主席王建军,“靠监管吃监管”,大搞权钱交易,收受巨额财物

政知新媒体
2025-11-03 11:11:25
11月3日中超:蓉城痛失冠军,周定洋即将离队,新东家浮出水面

11月3日中超:蓉城痛失冠军,周定洋即将离队,新东家浮出水面

马捗在解说
2025-11-03 10:38:42
签署协议前,美代表突然翻脸,将继续对华调查,外交部斩钉截铁

签署协议前,美代表突然翻脸,将继续对华调查,外交部斩钉截铁

大国纪录
2025-11-03 10:39:09
1980年,得知父亲江腾蛟将接受审判,江新德:我爸该落得这个结果

1980年,得知父亲江腾蛟将接受审判,江新德:我爸该落得这个结果

谈古论今历史有道
2025-11-02 18:40:02
泰山可能赛季结束很快就宣布新教练是谁?瓦科是过去式了,就这样

泰山可能赛季结束很快就宣布新教练是谁?瓦科是过去式了,就这样

新新自圆其说说体育
2025-11-03 11:37:21
全球最大的公司诞生!市值突破36万亿,超过日本、德国GDP

全球最大的公司诞生!市值突破36万亿,超过日本、德国GDP

温辞韫
2025-11-03 10:43:44
谷歌前CEO:我现在看到中国,就仿佛当年李鸿章看到美国那样震惊

谷歌前CEO:我现在看到中国,就仿佛当年李鸿章看到美国那样震惊

三农老历
2025-11-02 10:59:38
谁能想到啊!不光曾黎没预料到,于和伟估计也挺意外

谁能想到啊!不光曾黎没预料到,于和伟估计也挺意外

小光侃娱乐
2025-11-03 11:35:03
乌11名特种兵直升机空突红军城,刚下飞机就被团灭,北约不过如此

乌11名特种兵直升机空突红军城,刚下飞机就被团灭,北约不过如此

诺诺谈史
2025-11-03 10:51:12
梅州一旦降级 大连可买低配卡狗!杨铭锐顶主任 马马杜乌龙换满勤

梅州一旦降级 大连可买低配卡狗!杨铭锐顶主任 马马杜乌龙换满勤

刀锋体育
2025-11-03 11:35:57
韩国教授拿出三个铁证,证明韩国人的祖先,很有可能就是中国人!

韩国教授拿出三个铁证,证明韩国人的祖先,很有可能就是中国人!

凡人侃史
2025-11-02 15:46:33
高盛:中国股市正迈进增长期 AH股指数明年底潜在回报达30%

高盛:中国股市正迈进增长期 AH股指数明年底潜在回报达30%

财联社
2025-11-03 09:20:10
发现一个悲哀现象:中国的长寿老人,几乎都是子女用生命在托举

发现一个悲哀现象:中国的长寿老人,几乎都是子女用生命在托举

史阁
2025-10-19 09:38:49
5连败!一步错,步步错!鹈鹕管理层头都大了,三笔交易亏到家

5连败!一步错,步步错!鹈鹕管理层头都大了,三笔交易亏到家

毒舌NBA
2025-11-02 20:14:38
我花6万买了串沉香手串,几年后朋友来做客,看到后倒吸一口凉气

我花6万买了串沉香手串,几年后朋友来做客,看到后倒吸一口凉气

红豆讲堂
2025-11-01 08:30:12
今后,这5种房子将沦为“穷人房”,懂行的人已在悄悄“抽身”

今后,这5种房子将沦为“穷人房”,懂行的人已在悄悄“抽身”

巢客HOME
2025-11-03 08:10:03
章泽天被曝和刘强东冷战后续:被扒消费降级,太像离婚后的大S!

章泽天被曝和刘强东冷战后续:被扒消费降级,太像离婚后的大S!

柠檬有娱乐
2025-11-01 14:25:10
170cmD杯女孩,撩走肌肉猛男,网友:没X生活的我哭了…

170cmD杯女孩,撩走肌肉猛男,网友:没X生活的我哭了…

健身迷
2025-09-20 09:22:20
2025-11-03 12:23:00
度看全球 incentive-icons
度看全球
我是一位热爱旅游的博主,热衷于分享各种旅行的经验和故事。我热衷于探索世界各地的风景名胜、文化遗产
3723文章数 104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70后夫妻住700㎡,太太拥有专属楼层:婚姻更稳了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行 中方直接"亮剑"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行 中方直接"亮剑"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录音彻底揭露知名导演王家卫的体面

财经要闻

马斯克:未来5-6年传统手机与App将消失

科技要闻

马斯克为这事开骂:“他们什么都不懂”!

汽车要闻

超跑同款磁流变减振 深蓝L06包你开得爽

态度原创

数码
房产
亲子
教育
健康

数码要闻

750h续航最快按键速度,稳若锁定——雷柏VT7系列电竞鼠标图赏

房产要闻

中粮(三亚)国贸中心ITC首期自贸港政策沙龙圆满举行

亲子要闻

专注力的真相,这3点比“不打断”更重要

教育要闻

教育部部署做好2026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