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署协议前,美代表突然翻脸,将继续对华调查,外交部斩钉截铁
釜山那天元首握了手,台上说休战一年、相互开放、把合作清单重新摆上桌,台下没过几天,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出来讲继续用301条款看中国,还把2020那份已经因美方自身没做到而悬着的文本拿出来晃一下,话的意思挺直白,协议要谈我也谈,调查要留我也留,签可以签,执行到哪一步再说,格里尔这位是特朗普那边提起来的官员。
美国这会儿大选预热期,谁都不愿在舆论里被扣个对华态度偏软的标签,舞台上就出现一套场景,一边喊合作一边给出审查清单,一边说落实共识一边加句前提条件需要再看,一边推动新文本一边把旧账摆桌面,外界如果把它理解成内部不统一也能说得通,更多像是他们处理对华议题时常用的节奏,话语上有姿态,工具上不放手。
这时中方的回应跟得很稳,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给出一句话,元首达成的共识就要认真落到地上,该压缩的是问题清单,该拉长的是合作清单,这句话像是在把边界线画清楚,元首层级的决定不该被下边的官员拿出来公开对着说,国内怎么安排是他们的事。
国际场合上签字前就开始把节奏打散不合规,中方不躲谈也不设障,谈可以谈,平等地谈,尊重地谈,有底线地谈,不接受把不履约的说法挂在口上又翻301程序再去拉同伴做封闭安排的路径,必要的时候该用的工具也在手里,企业清单制度、出口管制法、反外国制裁法都写在法条里、流程清楚,真要碰到单边制裁和协议不执行,回应不会空着。
事到这一步更像又把一条原则提醒了一遍,听其言观其行,签署从来不是终点更像是接下来的观察期,看看怎么做才是关键,美国看协议更像工具箱里的一个件,台面需要的时候拿出来撑着场面,场面过了就收回抽屉,回头看2020所谓第一阶段贸易协议。
放松限制的承诺没给到位,采购的额外额度没铺开,芯片限制和安全话题在媒体上一直出现,问到为什么没做到,美方把解释交给疫情这个理由,说中国买得不够,这样的节奏中方吃过一次经验也就把后面的路走得更稳,合作欢迎,底线不松动,执行先行。
现在中国的角色跟2001年刚入世那会儿不一样,农业供应链自己把握得更紧,主要粮食九成以上自给,技术往前走的路上从华为到中芯在做国产替代,能源进口铺到更多方向,俄气、海上LNG、非洲资源在清单里相互接上,美国过去爱拿贸易逆差当话题,今天逆差还在,气势不一样了,我们不主动挑事也不避事,愿意坐下来把事讲清楚不愿把损失放在自己这边,谈判会谈,谈的是能落的东西,不为谈而谈,桌边的状态看起来,中方坐得稳,美方在找平衡。
格里尔的说法也未必把签署进度完全改变,外界能看到的是美国还在习惯用调查替代对话,觉得拿一份报告或者条款摆在面前就能把节奏推回来,中方这边的做法也有章法,每一次调查动作出现,谈判的格子就往后移一格,反制的预案再多准备一套,双方都在时间和信用上做计算,你花我的时间,我在你的信用上记一笔,你把我的预期改动,我把合作的比重调小,路线走下去,能走得长的是尊重和合作,前提是把话说清楚把事做明白。
结尾就放一句在这儿,别只看签没签,看的是能不能落地,中方的原则一直摆着,说得好听不如做得到位,共识摆在纸上不如行动落在地上,对美国的态度六个字,听其言,观其行。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