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庆长假将至,全国各地即将迎来旅游出行高峰。在这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里,网络安全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多地网警部门近日集中发布安全提示,揭露节假日高发的五类网络陷阱,为市民游客筑起"数字防护墙"。
一、公共WiFi成"钓鱼"重灾区
景区、酒店、商场的免费WiFi往往是黑客布设的"数字捕兽夹"。某市网警实测显示,32%的公共场所WiFi存在中间人攻击风险。犯罪分子通过仿冒热点名称(如"Starbucks-Free"变成"Starbucks-Free-5G")诱导连接,随后窃取支付密码、社交账号等敏感信息。
安全提示:关闭手机自动连接WiFi功能,使用流量进行支付操作。若必须使用公共网络,请通过官方APP而非网页进行登录,并优先选择有密码保护的网络。
二、二手票务交易暗藏"李鬼"
节假日期间,各类"内部票""员工票""转让票"在社交平台泛滥。网警破获的案例显示,有诈骗团伙伪造票务系统后台截图,通过虚拟账号实施连环诈骗。更有黄牛利用PS软件修改电子票信息,一张票重复售卖多人。
安全提示:认准官方购票渠道,警惕明显低于市场价的票源。交易时要求对方出示购票凭证原件,并通过官方平台验真。特别提醒:景区从不授权个人代理售票。
三、"同城交友"背后的桃色陷阱
某些打着"旅游搭子""饭友招募"旗号的社交群组,实为裸聊敲诈、酒托饭托的温床。网警数据显示,去年国庆期间此类报案量同比上升45%,单笔最高损失达8万元。犯罪团伙常使用虚拟定位软件,伪装成同城游客实施诈骗。
安全提示:拒绝线下见面前的金钱往来,警惕要求"预交押金"的邀约。建议选择正规旅行社的结伴游产品,公共场所见面时注意保管随身财物。
四、朋友圈"定位打卡"泄露行踪
实时分享旅行美图可能变成"请贼上门"的邀请函。有犯罪分子专门盯梢社交媒体的定位信息,实施针对性盗窃。某省网警实验显示,发布带定位的度假照片后,62%的实验者家中曾出现可疑人员踩点。
安全提示:关闭社交媒体定位功能,延迟发布旅行动态。可在家中安装智能摄像头,快递包裹尽量选择驿站代收。特别注意避免暴露小孩学校、家庭住址等信息。
五、ETC失效短信催生新骗局
"您的ETC已被禁用""高速通行卡即将到期"——这类附带链接的诈骗短信在节前爆发式增长。网警监测发现,假冒的"全国高速ETC办理中心"网站日访问量最高达20万次,多数受害者因点击链接导致银行卡被盗刷。
安全提示:ETC业务仅通过官方APP或银行渠道办理,任何短信链接都不要点击。建议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来电预警,遇可疑电话可直接举报。
在这个全民欢庆的假期,网络安全意识和防疫意识同样重要。网警部门特别设立24小时举报热线,市民遇到任何可疑情况均可随时求助。记住:快乐出游的底色永远是安全,别让一时的疏忽成为假期的遗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