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的到来,我们专注于分享物业管理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最新动态。如果您对物业服务质量,物业管理制度、行业法规等话题感兴趣,欢迎您关注我。在这里,我们将一起探索和学习,共同推动物业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期待您的加入!
三年物业“疙瘩”终解开!这份催收指南,物业公司值得借鉴
“您好,我来预交物业费。”今年秋分刚过,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某小区的物业管理中心,业主卢女士主动上门预交费用。这看似平常的一幕背后,藏着一段持续三年多的物业纠纷化解故事。
谁能想到,一年前的卢女士,还与小区物业处于“冷战”冰点。矛盾的起点要追溯到2021年:彼时,卢女士深受住宅楼电梯噪音困扰,夜夜难眠;小区内车辆乱停乱放,却无人引导管理。面对这些生活难题,她多次与物业交涉,问题却始终悬而未决。
雪上加霜的是,那段时间卢女士家庭经济状况不佳。多重压力下,她选择停交物业费,以此表达对物业服务的不满。
时间一晃到2024年,这场矛盾仍未化解。当年2月27日,因卢女士累计拖欠物业费5294元,且多次催收无果,小区物业向六盘水市钟山区人民法院申请了支付令。
法院审查后认为,该案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合法,于3月12日依法发出支付令,要求卢女士限期履行义务。支付令送达时,这场持续三年的业主与物业“对峙”,似乎走到了剑拔弩张的关头。
转机,出现在卢女士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之后。
承办此案的法官浦月没有“就案办案”,而是亲自走访小区、了解实情。她耐心倾听卢女士对小区卫生维护、车辆管理的诉求,也摸清了她因家庭经济变化,难以一次性付清多年欠费的实际困境。
一周后,浦月法官将双方请至法院调解室,采用“背靠背”沟通方式:一方面,她将业主的合理诉求与物业的服务瑕疵坦诚转达给物业公司,引导其换位思考;另一方面,她向卢女士清晰释明拖欠物业费的法律风险,理性分析其诉求的责任归属。
多轮沟通后,僵局终于打破:物业公司结合实际情况,同意对欠费总额给予一定比例减免;卢女士也放下心结,承诺三天内一次性付清减免后的费用。
3月21日,在钟山区法院调解室,卢女士将现金递到物业经理手中。物业经理接过款项,长舒一口气:“三年多的疙瘩,总算解开了!”
这起持续三年的纠纷,从法院介入到圆满解决,仅用了不到一个月。
这样的“闪电和解”并非个例,而是钟山区法院破解“物业纠纷增长快、一次性化解难”困局的司法“组合拳”实践。
“面对物业纠纷这一社区治理痛点,我们探索建立了‘调解+支付令’融合的快速解纷机制。”钟山区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贝茜介绍,针对物业纠纷债权债务关系明确的特点,法院充分发挥支付令“程序简、见效快”的优势,符合条件即迅速发出,形成有效督促。自2023年9月以来,该院已发出物业类支付令63份,高效推动了纠纷化解。
社区虽小,却牵动万家忧乐。这起案例不仅展现了法院在基层治理中的创新作为,更为物业公司提供了“合法合规、高效催收物业费”的宝贵启示。
物业公司如何做好物业费催收?这份指南请收好
一、抓牢服务质量,从源头减少纠纷
多数物业纠纷源于服务不到位。卢女士案例中,电梯噪音、停车混乱等问题长期未解决,是她拒交物业费的核心原因。物业公司需做到:
1. 建立定期巡查机制,主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开通多渠道沟通平台(如业主群、服务热线),快速响应业主诉求;
3. 定期公示服务报告,让业主清晰了解物业工作内容与成效。
二、搭建阶梯式催收机制,避免矛盾激化
催收需循序渐进,不可“一步到位”:
1. 缴费提醒阶段:通过温馨短信、小区公告等方式,提前告知业主缴费时间与金额;
2. 初步沟通阶段:对逾期业主,上门或电话了解情况,耐心倾听其不满与诉求;
3. 协商解决阶段:针对业主提出的合理问题,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如整改服务、延期缴费);
4. 法律途径阶段:前述步骤无效、欠费时间较长时,再通过法律手段(如申请支付令)维权。
三、善用“支付令”等法律工具,提升催收效率
对于事实清楚、债权债务明确的欠费案件,支付令是高效选择:
1. 优势显著:程序简便、耗时短、成本低,无需开庭即可督促业主缴费;
2. 法律效力强:若业主在法定期限内未提出异议,支付令可直接作为法院执行依据。
四、掌握沟通技巧,促进双向理解
与业主沟通时,需注重方式方法:
1. 先倾听后回应:给业主充分表达意见的时间,不打断、不急于辩解;
2. 换位思考:体谅业主处境(如卢女士的经济困难),避免“只谈缴费、不谈服务”;
3. 清晰表达:明确说明物业的服务内容、收费依据及欠费后果,不模糊、不隐瞒;
4. 聚焦共赢:以“解决问题”为目标,而非单纯追讨费用,例如通过整改服务换取业主理解。
五、借助第三方调解,打破沟通僵局
当双方直接沟通陷入停滞时,可引入第三方力量:
1. 邀请社区居委会、业委会参与协调;
2. 申请物业行业主管部门介入调解;
3. 利用法院诉前调解机制(如钟山区法院的“调解+支付令”模式),借助专业力量化解矛盾。
六、保持专业态度,杜绝情绪化冲突
催收全程需坚守专业与礼貌:
1. 禁用威胁、辱骂性语言,不采取“断水断电”等违规手段;
2. 保护业主隐私,不公开点名、曝光欠费业主信息;
3. 一视同仁:对待所有业主保持统一标准,不搞“特殊对待”。
物业费催收,不只是“要钱”,更是维护社区关系、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钟山区法院的案例证明,只要方法得当,多年积怨也能圆满化解。对物业公司而言,催收的过程也是改进服务、增进信任的契机——唯有让业主真切感受到“物有所值”,才能实现从“被动催缴”到“主动预交”的转变,最终构建业主与物业共赢的良性循环。
社区是居民的共同家园,物业公司与业主从不是对立关系,而是共建美好家园的合作伙伴。以服务为基础、以法律为依据、以沟通为桥梁,更多物业纠纷定能化干戈为玉帛,让社区更和谐、更温暖。
(本文案例来源于公开报道,观点仅供参考。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如果你认同本文观点,请点赞、在看、转发!
只有更多人关注,小区问题才能真正得到解决!
关注我,了解更多的物业管理方面的知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