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市场交投活跃,A股日均成交额持续维持高位,新发基金规模回暖,投资者情绪明显升温。作为资本市场最直接的受益者,证券行业基本面显著改善,经纪、两融、承销等各项业务普遍向好。然而,一个引人深思的现象是,尽管业绩预期乐观,以东方财富、中信证券为代表的头部券商股价却表现平平,未能充分反映行业景气度的提升。这一背离背后,折射出的是市场对本轮行情性质的深层判断。
![]()
长期以来,券商板块被视为“牛市旗手”,其股价走势与全面性牛市高度相关。历史经验表明,只有当市场形成广泛上涨、多数股票普涨的格局时,券商才能真正迎来估值与业绩的“戴维斯双击”。4年前的那轮核心资产股行情便是一个典型例证:虽然上证指数一度突破3700点,但上涨主要集中在白酒、医药、新能源等少数核心资产赛道,大量中小市值公司并未同步走强。彼时,券商板块虽有光大证券等个股阶段性领涨,整体表现却相对克制,缺乏持续性。
如今的情形似曾相识。当前市场的强势领域集中于人工智能、半导体、算力基础设施等科技成长板块,资金追逐热点题材,部分概念股短期内涨幅惊人。这种由产业趋势驱动的结构性行情,虽激发了交易热情,但并未演变为全市场范围的估值抬升。换言之,投资者更倾向于相信这是一场“局部牛市”,而非10年前的全面普涨。在这样的预期下,券商即便盈利增长确定,其未来业绩的可持续性和爆发力仍被打上问号,导致估值难以大幅提升。
![]()
此外,金融板块内部的估值逻辑也在悄然变化。近年来,非银金融机构的估值中枢逐步向银行等传统金融靠拢,呈现出“去泡沫化”趋势。过去动辄三四十倍的市盈率已难再现,市场更关注ROE稳定性、资本回报和分红能力。尤其在利率中枢下行、财富管理转型的背景下,券商的成长叙事有所弱化,更多被视作周期性较强的金融服务商。这一估值重估过程,限制了股价的弹性空间。
再看科技领域的火热。AI概念席卷全球,相关企业市值迅速膨胀。尽管存在部分炒作成分,短期估值或已透支远期业绩,但不可否认的是,技术变革正催生新的产业生态。市场愿意为颠覆性创新支付溢价,哪怕伴随高波动与分化风险。优胜劣汰之下,真正的技术领先者有望脱颖而出,形成长期价值支撑。相比之下,券商缺乏类似的“故事张力”,在风险偏好主导的市场环境中吸引力不足。
![]()
综上所述,券商股的疲软并非源于行业本身的基本面问题,而是市场对行情结构性特征的认知结果。只要投资者仍将当前上涨定义为局部行情,券商就难以摆脱“陪跑者”的角色。唯有当经济复苏信号明确、增量资金广泛入市、市场信心全面恢复,推动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牛市,券商板块才可能迎来系统性重估。在此之前,其股价或将继续呈现“滞后于市场热度”的状态。
风险提示:文中的看法仅供交流,不构成你的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谢谢点赞、转发与收藏,祝您收益长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