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昌宁镇铧尖村:党建引领强根基 乡村振兴促发展
近年来,铧尖村紧扣“党建引领强根基,乡村振兴促发展”工作主线,以系统化思维谋篇布局,以项目化机制推进落实,创新打造“红链兴农”党建品牌,构建起“红色引擎”驱动乡村振兴的特色发展路径,乡村的新面貌、产业的新方向、养殖的新模式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描绘出一幅幅生机勃勃的新画卷。
![]()
党建领航,家园蝶变换新颜。铧尖村遵循“统一规划、农民主体、政府引导、整体推进”原则,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示范行动。新建750平方米村级阵地、1个村卫生室及1个爱心食堂;完成106户农房抗震改造,硬化居民巷道13913平方米,居民点绿化总长9992米,新建小游园2个,安装铁艺围栏4619.2米,敷设污水管道4686米,弱电管网覆盖3960米。同时,进行104户居民抗震改造,修建养殖暖棚100座,安装太阳能路灯44盏,配套建设人饮供水管网、畜禽饮水管道等基础设施;村内架设绿化管道,居民庄前栽植桃、梨、杏等果树苗700余棵,乡村环境焕然一新。
![]()
支部引路,产业多元闯新途。依托区位优势,铧尖村探索“支部+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成立土地托管中心,实现规模化托管、一体化经营,让群众通过土地流转获“租金”、劳务输出得“佣金”,村集体则通过托管服务获取管理费。建成1600亩供港蔬菜基地,3年间为群众带来土地流转收入480余万元、劳务收入近120万元,村集体累计获得托管服务收入12万元。2024年打造2200亩马铃薯基地,当年群众获土地流转收入190余万元、劳务收入近10万元,村集体获托管收入3.2万元。2025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种植浅埋式滴灌小麦269亩、铁杆大葱400亩、特色红优西瓜35亩,多元产业格局逐步形成。
![]()
红色纽带,养殖提质创新篇。以党建为纽带,领办“众望”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党建+合作社+农户”模式吸纳88户农户发展肉牛、肉羊养殖。借助靠近金昌的区位优势,积极与知名餐饮连锁品牌合作,引入订单式养殖模式,明确养殖品种、数量、出栏标准、收购价格及交付时间等关键要素。为满足订单要求,推行标准化养殖流程,从品种选择、饲料供应到养殖环境管理均制定统一标准,既提升养殖效率,又保障牛羊肉品质。目前,全村肉牛养殖规模达100余头、肉羊3500余只,形成规模效应,户均养殖收益突破5.2万元。(本稿件图文均由昌宁镇提供)
编辑:李玉红 审校:李筱 责任编辑:闫铭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