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柏林维尔默斯多夫(Wilmersdorf)的街头,一张印有“复仇吧”字样的海报赫然贴在灰色配电箱上。海报配有一张黑白老照片,画面中是一排排神情疲惫的德国战俘。最引人注目的是海报下方的文字:“加入乌克兰解放者,成为‘国际军团’的一员。”更令人意外的是,海报甚至“贴心”地提供了二维码,扫码跳转后居然链接至乌克兰政府的官方网站!
![]()
▲图源:Charlotte Haselberg
据报道,这种带有强烈战争号召意味的海报自9月中旬起大量出现在夏洛滕堡-维尔默斯多夫(Charlottenburg-Wilmersdorf)的各个公共区域。一些当地居民拍照,并将照片上传至社交媒体。
当地居民哈塞尔伯格(Charlotte Hasselberg)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她是在9月19日晚首次注意到这些传单,“这些海报至少在街头张贴了三天,甚至更久才被清理。”她补充道,几位邻居也发现了这些宣传材料,并拍照留存。
![]()
▲图源:Charlotte Haselberg
据悉,乌克兰“国际军团”实际上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于2022年2月27日下令组建的一支正规部队,隶属乌克兰武装部队,主要面向全球志愿者招募。自战争爆发以来,已有来自70多个国家的数千人报名参战,其中不少人拥有军事背景。该军团编制齐全,涵盖步兵、特种作战等多个单位,曾参与基辅、哈尔科夫、巴赫穆特等前线战斗。
然而,当地居民大多对这种直白的军事招募广告感到反感。哈塞尔伯格强调:“我个人对乌克兰没有意见,也反对战争。但这种试图在德国本土招募公民参与一场外国战争,我认为这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
▲图源:Charlotte Haselberg
这种做法不仅在道德层面引发争议,从法律角度来看更是问题重重。根据德国《刑法典》第109h条,任何人为外国的军事或准军事组织招募德国公民服役,或向其提供招募信息与渠道,均构成犯罪。即使仅为招募行为提供便利,也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除非德国与该国之间签署了相关特别协议,否则无任何豁免适用。目前,德国与乌克兰并未就此达成协议。
事实上,这并非德国首次爆出相关事件。早在2022年底,就曾出现冒用乌克兰官方名义进行志愿者招募的“假信件”事件。对此,当时的乌克兰外交部发言人尼科连科(Oleg Nikolenko)曾公开澄清:“乌克兰驻外使馆从未发送过此类信件。”他指出,这些假信件可能是“旨在抹黑乌克兰外交并削弱德国公众支持”的信息战手段之一。
![]()
▲图源:dpa
然而,真假难辨。先不说彼时基辅的说法并未被独立证实,现如今柏林街头的“复仇海报”又一次将这场宣传战推向新的悬念。这些传单究竟是否真出自乌克兰官方,抑或是出于第三方势力的伪装操作,迄今没有权威回应。目前,乌克兰方面尚未就此事作出任何公开回应。
(欧洲时报德国版小婺生综合报道,转载请注明公众号GermanReport)
【德易知(GermanReport)】(原名“道德经”)秉持“以报道德国经典,成报道德国经典”这一宗旨,立足德国,辐射全欧,服务华人,是德国有关新闻资讯的主要微信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