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底,加拿大安大略省小镇惠灵顿的Tim Hortons咖啡店,一名17岁白人少女收到印度裔经理的短信:“你想找个印度男友吗?帮我兄弟留在加拿大,给你2万加元。”这条看似荒唐的提议,揭开了一场系统性的移民欺诈链。
![]()
当女孩拒绝并辞职后,当地居民举着“抵制移民欺诈”的标语包围咖啡店,而印度裔店主却声称“在政府有后台”。这场冲突折射出加拿大移民系统的深层裂缝——以Tim Hortons为代表的国民品牌,正成为“假结婚、真移民”的温床。
![]()
手机一直在响,短信一条条跳出来,问处没处对象,这边刚回了个十七岁,那边立马就说,和我弟弟假结婚,给你钱,一下子就想起那个女主管讲的话,事情根本没那么大,你管这个干嘛,这种事本地好几个人都干过,谁要是敢闹事,直接报警,把事捅出去,自己也麻烦,最后谁都没事,这个假结婚,越来越像一个团队在后面弄,一层一层地劝,真不怕搞出事情。
![]()
街角的咖啡店换了个印度裔老板,之后店里的老员工一个个都走了,最后一个在这干了十六年的,听说就是因为投诉被解雇的,她丈夫还在店门口举着牌子抗议,警察过来不让他靠近,外面的人都在说,这种换人的做法,就是要把店彻底变成自己的地盘,管理起来方便,以后做点移民欺诈的事也方便,剩下的员工怕丢了工作,谁也不敢吱声。
![]()
加拿大的移民政策,听起来挺严格,可你看那个配偶担保,只要能证明俩人住一块儿就行,感情好不好根本没人管,这里面的空子就太大了,印度社群把这套路摸得清清楚楚,照片,联名账户,同住的证据,一整套材料交上去,成功率高得吓人,还有人说印度政府对年轻人出国这事也默许,就算材料是假的,他们也不拦。
![]()
人口结构的变化太明显了,十年前印度裔还不到十万,现在快要两百万了,有些原来白人为主的小镇,感觉一夜之间就全是印度人了,以前干净的公园,沙滩,现在有人在里面随地大小便,一个十八米高的罗摩神像突然就立在了镇中心,所有人都感觉文化氛围全变了。
![]()
这事爆出来以后,印度社群里有人觉得那个经理没错,反过来说是那个女孩要价太高,价钱没谈拢才报复,白人居民不干了,开始组织抗议,要求吊销那家店的营业执照,两边的人就这么对上了,加拿大多元文化天天挂在嘴边,反歧视政策现在倒成了某些人违规操作的保护伞,整个社区里谁也不信谁了。
![]()
移民的筛选机制本身就很矛盾,一边需要劳动力,另一边福利的压力又特别大,不少印度移民就是奔着空子来的,先是假结婚拿到身份,过不了多久就开始担保亲戚,一个接一个地过来,就像个人口压缩包,新政府上台想把政策收紧,学签的拒签率都提到八成了,可是已经形成的移民社群太大了,想改革根本没那么容易。
![]()
类似的事情,澳大利亚,英国都有,现在连日本也成了目标,假结婚,伪造文凭,婚姻中介,整个产业链一步步都建起来了,西方国家还在纠结政治正确,那些投机的人早就在把他们的制度拆了重组了。
秋天的雨把抗议的标语都打湿了,咖啡店这点事根本不是个案,移民国家一直都在这个圈里绕,到底怎么才能既开放,又不出乱子,那个十七岁的女孩说不干,就是守住了一条底线,法律的尊严不是一味地宽容,是得守住那条线,谁都想全球化,可谁都怕被人钻空子,到最后,那些不敢对破坏规则的人说不的,只能被这个制度玩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