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曾经历过这样的时刻:
在一次挫败之后,突然觉得,人生的风浪实在太大,自己就快要撑不下去了。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快撑不下去”的时刻。
但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捱过来了。
这就是人生。
这也是电影《浪浪人生》想要讲的故事。
今年国庆档,《浪浪人生》是我第一个列入“必看清单”的电影。
![]()
一是因为演员阵容。黄渤的演技不必多说,有他在,就是定海神针般的存在。范丞丞则一直是我心中同龄演员的翘楚,他演戏有呼吸感,自然清新不做作,虽然不是科班出身,却有着极高的悟性和极快的进步速度。
![]()
殷桃和刘雪华的加盟也为影片赋予了一种温暖而细腻的质感,常远、付航、张本煜等喜剧演员的每一次亮相,也都堪称惊喜,让影片在治愈的底色下,也不乏能让人会心一笑的幽默瞬间。
![]()
二则是因为我非常喜欢影片的原著小说,作家蔡崇达的《皮囊》。
一句话,《皮囊》是一部曾在我失落时给我带来过力量的小说,而看完《浪浪人生》,我也确信,这部电影能在我们遇到人生的风浪时,给我们打气,让我们感到治愈,帮助我们继续前行。
从题材上分类,《浪浪人生》是一部家庭片。
影片中黄荣发一家,是标准意义上的天坑开局。
为了实现心中理想,黄荣发投资开了一座加油站,却欠下几十万外债,只能出海赚辛苦钱还债,几年下来,回家时,黄荣发已经伤病一身。
![]()
曾经风风光光的大哥,如今身体衰弱事业落寞,债还没还完,身体却垮了,心脏出了问题,都凑不够手术钱。
但《浪浪人生》恰恰就用这样的人物处境,呈现出了精彩生动且引人入胜的人物关系。
我特别喜欢影片对黄荣发这个父亲形象的塑造。
他有父爱如山的一面,却没有大家长式刻板的爹味,他有失落脆弱的一面,却没有无能狂怒,把自己的绝望情绪发泄给家人。
糟糕的人生窘境,也给了黄荣发机会,去和儿子阿达交心,他终于有时间去关心儿子的内心世界,教他怎么写情书,帮他给杂志社寄小说。
儿子阿达本来对父亲的情感是怨恨与嫌弃,但随着相处,他理解了父亲,也尊重了父亲,真正体会到了彼此的羁绊。
![]()
这种关系的转变,不是轰轰烈烈的宣言,而是藏在生活日常里的微光。
我特别喜欢黄荣发给儿子修钢笔,往儿子的稿件里塞钱“贿赂”编辑这样的细节,有人味儿,有生活流的真实感。
父子关系刻画得真实有新意,夫妻关系也诠释得细腻动人。
面对巨额债务,面对丈夫如山崩一样的倒下,殷桃饰演的妻子阿珍没有埋怨,但不是没有情绪,当黄荣发再一次病倒,并需要做手术却意识消沉时,阿珍告诉她:
“死不牛X,能撑下去才牛X。”
![]()
这句台词,振聋发聩。
简单,却很有力,说的是黄荣发一家,也是你我。
直面人生,就是最大的英雄主义,面对命运的挑衅不屈不挠,就是最大的浪漫精神。
当影片中加油站完成改造,灯火通明,黄荣发把加油站的名字改成“珍发加油站”时,我在一瞬间就为“父母爱情”感动动容,真正的爱,不是偶像剧般的你侬我侬,而是岁月无情中的有情相守,是你倒下了有我扛着,我走累了有你搀扶。
影片中,不管是为了父亲治病熬夜加班还被渣男抛弃的姐姐,还是说出那句“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供的”的阿太,都让这个家变得格外有人味儿,格外有力量。
![]()
有了人味儿,自然会有哭点和笑点。
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出现的,不硬凹,不强行制造戏剧冲突,却自然动人。
比如一家人几次进派出所的桥段,好笑中带着点心酸,那张全家福,却又拍出了温暖。
![]()
作为一部家庭片,《浪浪人生》让我们看到的,是多组极具张力的亲情关系背后肆意而鲜活的人生态度。
它像海边小岛午后突然袭来的一场雨,酣畅淋漓,而后天晴,空气中满是清新的泥土气息。
鲜活的生活态度,是《浪浪人生》整部电影都洋溢着的主题色彩。
影片里那句“不要因为害怕风浪 就不出海”,初听是励志的口号,细想却是生活的真相。
![]()
出海打渔的人知道,风浪是常态,不是例外。而我们这些在生活里泅渡的人,何尝不是如此?
黄荣发一家没有选择逃避风浪,而是选择了在风浪中同行,这种选择本身就是一种反抗——是对命运的反抗,也是对人生的尊重,是对生命的礼赞。
父亲用抛硬币鼓励阿达,说,你想做,就成功了一半。
那一刻我非常有代入感,因为我曾经有太多次想做却不敢做,而错过不少,也曾经勇敢地尝试,才获得到太多。
这种朴素的智慧,比任何华丽的鸡汤都更能打动人心。它告诉我们,选择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回答。
电影最触动我的,还有那股淡淡的,但又不可忽略的江湖气、武侠味。
当付航饰演的阿小一次次很中二地说起江湖,对大哥心驰神往,我想起了年少时的自己,那种带着点尴尬的青涩,那种不畏惧被人嘲笑的热血,非常能让观众共情。
![]()
这让我想起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写的: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后来我们都知道了,生活正如王小波所说,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但至少在电影里,在阿小的眼睛里,我们还能看到那种不被生活锤垮的光芒。
影片的结尾,龙舟没有像传统励志片那样赢得比赛,而是在一家人的注视下冲进了大海。
这样的处理非常精彩。
人生的胜利不在于你是否到达了预设的终点,而在于你是否敢于驶向更广阔的天地。
大海从来都不会是避风港,在大海中,当然会有更大的风浪,但有了家人作伴,我们便不会畏惧风浪。
风浪再大,也能鼓起勇气出海。
片名中的“浪浪”,是大海中的风浪,这里的“浪”,不是漫无目的的随波逐流,而是知道每一道浪,指向的都是家,都是指引我们回家的方向。
![]()
活着不必出人头地,去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就挺好。
这是电影里的台词,也是生活残酷外壳下平淡却温暖的真相。
写到最后,我想引用原著作者蔡崇达在《皮囊》中的一段话收尾:
海藏不住,也圈不住。对待海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每个人自己去寻找到和它相处的方式。每片海,沉浮着不同的景致,也翻滚着各自的危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