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火葬”将被淘汰?新方式已经在国内试用,很多人表示不能接受

0
分享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自古以来,“入土为安”便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生死观念,这一传统延续了数千年之久。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人口的增长,这种古老的安葬习俗逐渐暴露出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

厚重的木质棺椁大量消耗森林资源,而遗体在地下缓慢分解过程中释放出的有害物质,也悄然污染着土壤与地下水系统。为缓解此类问题,火葬作为一种替代方案应运而生。它虽有效减轻了土地占用负担,却将成吨的温室气体排向大气层,带来了新的环境挑战。



如今,一种全新的生态安葬模式悄然兴起——它的形式看似回归传统土葬,实则更加节约资源、更具可持续性,环保程度远超火葬。尽管如此,这项创新仍遭遇广泛的心理抵触,许多人直言无法接受。

那么,这究竟是怎样一种方式?又为何触动了大众情感的敏感神经?



土葬、火葬弊端显现

人生在世,终有归期,“生老病死”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生命规律。正因如此,如何让逝者体面地离开,成为千百年来社会高度重视的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死后务必“入土为安”,这是对生命最后的尊重。

即便客死他乡,也要设法“落叶归根”。无论身份尊卑,帝王将相抑或平民百姓,土地始终承载着生者对亡者的深切缅怀。这份深厚的情感代代相传,使土葬长期占据主流地位。



时至今日,在许多偏远乡村地区,土葬依然普遍存在。放眼山野田埂之间,坟茔星罗棋布,数量惊人。但不可否认的是,土葬也是所有殡葬形式中最耗费空间的一种。

每位逝者都需要独立墓穴,一口标准棺木至少需挖掘三至四立方米的深坑,若再算上祭台、围栏及其他附属设施,整体占地更为可观,其中不乏侵占耕地的情况。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死亡率达到7.18%。作为拥有十四亿人口的大国,倘若绝大多数人坚持采用土葬,其所占用的土地资源将是天文数字,势必严重影响后代生存空间。

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携带病原体的遗体未经科学处理便直接掩埋,可能导致细菌病毒渗入地下,进而污染水源和农田,特别是在卫生条件薄弱的区域,此类风险尤为突出。



为此,火葬逐步被推广普及。相较于土葬,火化无需棺椁,仅用小型骨灰盒即可完成安放,极大节省了土地使用量,理论上更符合生态保护理念。

为了推动民众接纳这一变革,政府部门曾出台多项激励措施:不仅提供火葬补贴,还设立免费骨灰存放点,以此降低经济门槛,最终促成了火葬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推行。



然而几十年过去,当初设想的“低成本、高效率”并未完全实现。如今不少家庭感叹“死不起”,原因在于安置骨灰所需的墓地价格高昂,动辄数十万元,且多数不具备永久产权。

某些陵园甚至实行捆绑销售策略——购买墓位必须同步选购指定骨灰盒。这些产品定价普遍在五六千元以上,有的甚至接近万元,普通家庭难以承受。



与此同时,火葬本身也开始显现出其局限性。除了经济负担外,火化过程需要持续数小时高温燃烧,依赖大量天然气或柴油作为能源支撑,能耗极高。

在此过程中,还会排放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多种有害气体,加剧空气污染,与当前低碳发展的国家战略形成矛盾。



此外,火化后产生的骨灰若未妥善处置,也可能带来二次污染隐患。劣质容器破损后,重金属等残留物可能渗入土壤与水体,威胁生态系统安全。

因此,人们不得不继续投入资金购置专用墓地,并支付安葬费、管理费以及追思仪式等相关开销,总体支出往往超过传统土葬总和。



更进一步讲,墓园还需定期维护,雇佣专人进行清洁、绿化与修缮,以防荒废失管。这一系列后续成本叠加起来,使得现代殡葬成为一项沉重的家庭负担。

正当社会各界反思现有模式之时,一种崭新的安葬理念悄然浮现。



新的丧葬方式

这项新兴技术被称为“堆肥葬”,或许听来陌生,其实质是通过自然生物降解过程,将人体转化为富含养分的有机土壤,实现生命循环再利用。

具体操作并不复杂:首先选择一块疏松透气、微生物活跃的土地,如划定的生态安葬区或符合条件的私人荒地。



遗体处理不使用化学防腐剂,而是以天然可降解材料包裹,例如亚麻布或纯棉织物。随后在选定区域挖设浅坑,或用木材构建封闭结构,确保通风与分解效率。

将遗体置入其中后,覆盖厚厚一层稻草、树叶、木屑等有机物料,营造适宜微生物活动的温床,加速腐殖化进程。此后无需人工干预,全由自然力量完成转化。



经过数月乃至一年时间,遗体将彻底分解为肥沃黑土,可用于植树造林或生态修复,真正践行“尘归尘,土归土”的哲学意境。

目前该模式已在部分地区启动试点。据公开信息显示,民政部计划于2025年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开展“堆肥葬”示范项目,上半年已有至少127户家庭自愿参与。



调研表明,在一线城市的受访者中,有34.6%表示愿意考虑此种方式,尤以年轻群体和环保倡导者接受度更高。但仍有相当比例人群持反对态度,主要源于心理与文化层面的障碍。

尽管堆肥葬具备显著优势——零碳排放、节约用地、成本低廉,并契合“回归大地”的传统情结,但现行法规体系尚未健全,缺乏统一管理标准。



更重要的是,许多人从情感上难以跨越障碍。将至亲遗体视作“肥料”加以处理,在他们看来近乎亵渎,违背孝道伦理。民间更有说法认为,此举会使亡魂失去“买路钱”,影响轮回转世。

由此可见,无论是情感认同还是道德认知,这种新型模式都对传统观念构成了强烈冲击。不过可以预见,随着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未来或能逐步获得更广泛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堆肥葬并非唯一的替代方案。近年来,多种绿色殡葬形式相继涌现:海葬、树葬、冰葬、烟花葬、珊瑚礁葬等,正逐步打破火葬与土葬的垄断格局。

虽然这些方式尚未被全民接受,但其核心价值不容忽视——它们共同指向一个目标: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让生命终结也能融入自然循环。



归根结底,殡葬方式的演进不只是为逝者寻找栖身之所,更是生者重新定义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死亡不是终点,而是能量转换的新起点。无论采取何种形式,本质都是活着的人表达思念的方式。

再隆重的仪式也无法唤醒逝去的灵魂。与其耗费巨资占地建坟、制造污染,不如思考如何让告别变得更绿色、更有意义。让生命谢幕之时,也能为地球留下一份温柔馈赠。



参考资料:中国新闻周刊2021-03-18不土葬不火葬,你愿意死后让身体化为土壤吗?南方都市报2023-04-04堆肥葬、烟花葬、珊瑚礁葬……这些新型生态葬渐成潮流青海政法2025-03-17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的“殡葬改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福建舰入列,意味着世界海军格局怎样大变?

福建舰入列,意味着世界海军格局怎样大变?

新民周刊
2025-11-08 09:22:57
欧洲议会允许萧美琴等“台独”头面人物在议会大楼进行“台独”分裂活动,中方:强烈愤慨

欧洲议会允许萧美琴等“台独”头面人物在议会大楼进行“台独”分裂活动,中方:强烈愤慨

澎湃新闻
2025-11-08 09:55:03
长沙医生不雅事件再升级!网传祖某某妻子为护士长,已经申请调岗

长沙医生不雅事件再升级!网传祖某某妻子为护士长,已经申请调岗

火山诗话
2025-11-07 20:55:08
广州一条街现沪下阿姨、冰雪蜜城等广告牌,当地监管部门回应

广州一条街现沪下阿姨、冰雪蜜城等广告牌,当地监管部门回应

界面新闻
2025-11-07 21:33:15
“眼科女王”曾琦,多张漂亮优雅照片曝光,未来3大困境等着她

“眼科女王”曾琦,多张漂亮优雅照片曝光,未来3大困境等着她

小娱乐悠悠
2025-11-08 11:07:31
“三十如狼,四十如虎”,17分钟不雅视频,曾医生确实更主动一些

“三十如狼,四十如虎”,17分钟不雅视频,曾医生确实更主动一些

汉史趣闻
2025-11-07 15:54:10
40岁女医生曾琦的日常工作被披露!一天“精准卡点”的战斗模式…

40岁女医生曾琦的日常工作被披露!一天“精准卡点”的战斗模式…

火山诗话
2025-11-07 11:46:47
安吉丽娜·朱莉秘访乌克兰,司机被拉壮丁?那些伟大的志愿者们

安吉丽娜·朱莉秘访乌克兰,司机被拉壮丁?那些伟大的志愿者们

鹰眼Defence
2025-11-06 17:28:05
为什么要坚定加入CPTPP呢?因为WTO组织已经被玩坏了……

为什么要坚定加入CPTPP呢?因为WTO组织已经被玩坏了……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5-11-07 14:42:30
攻势如潮,热火首节攻下53分,仅次于勇士和灰熊位列历史第二

攻势如潮,热火首节攻下53分,仅次于勇士和灰熊位列历史第二

懂球帝
2025-11-08 10:25:10
别看!别围观!“90年代的骗局”又来?广东多个小区已出现...

别看!别围观!“90年代的骗局”又来?广东多个小区已出现...

深妈帮
2025-11-08 08:07:07
长沙医生不雅视频事件发酵!涉事两人家庭情况清晰了,女主是单身

长沙医生不雅视频事件发酵!涉事两人家庭情况清晰了,女主是单身

火山诗话
2025-11-08 06:01:59
9战7败西部垫底!独行侠最多落后35分输灰熊 莫兰特21+13状元12分

9战7败西部垫底!独行侠最多落后35分输灰熊 莫兰特21+13状元12分

醉卧浮生
2025-11-08 11:38:00
郑丽文、马英九,最新表态

郑丽文、马英九,最新表态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8 08:12:11
一高三学生在租住房自杀身亡,房主以房屋贬值为由向家长索赔12万 法院驳回诉讼请求

一高三学生在租住房自杀身亡,房主以房屋贬值为由向家长索赔12万 法院驳回诉讼请求

极目新闻
2025-11-08 11:40:10
末节梦游布朗空砍32分,贝恩22+6+7状元郎躺赢,魔术复仇绿军

末节梦游布朗空砍32分,贝恩22+6+7状元郎躺赢,魔术复仇绿军

钉钉陌上花开
2025-11-08 10:31:13
49分!12篮板!13助攻!对不起,亚历山大,他要抢MVP

49分!12篮板!13助攻!对不起,亚历山大,他要抢MVP

世界体育圈
2025-11-08 10:40:25
打虎!西安市委书记方红卫任上落马,清华毕业、由企转政,7月刚表态韩松被查

打虎!西安市委书记方红卫任上落马,清华毕业、由企转政,7月刚表态韩松被查

鲁中晨报
2025-11-07 22:39:03
经不起查!长沙医生不雅视频升级,网传两人6个月共同出差27次…

经不起查!长沙医生不雅视频升级,网传两人6个月共同出差27次…

火山诗话
2025-11-07 13:42:14
老板开8500月薪在某平台招聘新人,竟被系统警告:建议降到8000以下

老板开8500月薪在某平台招聘新人,竟被系统警告:建议降到8000以下

风向观察
2025-11-07 20:04:38
2025-11-08 12:32:49
云景侃记 incentive-icons
云景侃记
岁月无情,人有情
2976文章数 127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死对头要走 特朗普开心坏了送上深深的诅咒

头条要闻

牛弹琴:死对头要走 特朗普开心坏了送上深深的诅咒

体育要闻

邵佳一准备好了,但中国足球准备好了吗?

娱乐要闻

梁婷为辛芷蕾发声:没什么可质疑的

财经要闻

小马、文远回港上市 但自动驾驶还没赢家

科技要闻

美股“AI八巨头”单周市值损失8000亿美元

汽车要闻

特斯拉Model Y后驱长续航版上线:28.85 万元

态度原创

房产
时尚
亲子
手机
公开课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中国色特别策划 | 故宫书画与百年墨华

亲子要闻

小娃娃们竟有如此强大的影响力,网友反应令人惊讶!

手机要闻

苹果发布 macOS 26.2 Tahoe 的首个公测版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