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的幸福指数,离不开奋斗的辛苦指数。下面,我们透过高空卫星云图的“云端视角”,捕捉河南“十四五”的发展印记,一起上云端、瞰项目。今天,我们先从一汪碧水出发。
眼前这个形似葫芦的地方,叫后陈楼水库,坐落于周口市鹿邑县。卫星图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这五年它的成长。作为“十四五”国家重大水利工程 ——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的重要调蓄枢纽,后陈楼水库从2020年开工建设到2023年底正式通水,三年的时间,这片曾受干旱困扰的土地,因一汪碧水焕发新生。
河南省引江济淮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渊:这个工程是在“十四五”期间,咱们河南省建设的最大的一个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在“十四五”期间完全建成发挥效益。
初秋时节,行走在鹿邑县引江济淮主体工程沿线,水木相依的生态美景跃然眼前。但在几年前,这里的百姓还在为吃水犯难。
周口市鹿邑县水利局水政水资源股长 刘作臣:整个豫东的水资源配置就非常紧缺,只有用地下水,后来在国家对水资源普查的时候,整个豫东的地下水形势都非常严峻,划为了红线开采控制区生活用水工业用水都要受到制约。
引长江之水,解豫东之渴。连通江淮,是千百年来的梦想。但受限于地理条件与技术水平,这个梦想的实现困难重重。
河南省引江济淮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渊:因为咱们这个水都是往东流的(从西向东),这等于说咱们这个水利工程给它重塑了它的一个流向。在建设过程中所有的水利上面的建筑物,基本上都涉及了。
2023年底,引江济淮工程通水后,刘渊的工作重心从工程建设转向了水质保护。水库实行“日监测、周分析、月报告”,每一项数据都容不得半点马虎。
河南省引江济淮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渊:这是我们引江济淮一个在线分析的水质监测设备。我们总共在188公里的工程战线上设置了5个水质监测站,共同守护着,我们引江济淮的水质安全。
河南鹿邑银龙供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旭东:引江济淮水源置换以后,水质明显变好,原有地下水水质出厂水氟含量接近限值,指标是0.8-0.9,现在水源置换以后氟含量指标为0.3-0.4,水更优质口感更好。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范围涉及7县2区,大大缓解了用水紧张的局面,也让深层地下水可以“休养生息”。
河南省引江济淮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渊:受水面积是1.21万平方公里,受益人口也就是870万。下一步,我们将利用数字孪生技术,进一步优化水资源调度,为豫东地区提供更科学的用水保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