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需要25天才能完成的止水帷幕施工,如今15天就顺利完工了!”近日,在黄山高普速铁路综合物流基地项目施工现场,中铁六局石家庄公司项目团队向记者展示了这一施工突破。通过工艺革新与材料升级,该项目不仅将止水帷幕施工效率提升了40%,还为同类工程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与实施样板。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位于黄山市休宁县,场地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多变”——地下水位高,砂卵石土层分布不均,且周边紧邻重要既有建筑与铁路线。作为保障基坑开挖安全的关键工序,止水帷幕的施工质量与效率,直接决定着后续基础施工能否顺利推进、项目能否按期交付。此前,传统施工工艺存在诸多问题,桩机移机定位耗时较长、浆液输送衔接不顺畅,设备自动化程度较低,经常导致工序频繁受阻;更为棘手的是,单一材料配方难以适配多变的地层,在富含有机质黏土中浆液凝结速度慢,在砂性土中抗渗性不足,既拖慢了施工进度,又造成了材料的浪费。
“不能被传统工艺所束缚!”项目技术负责人袁宝邰告诉记者,为破解难题,团队组建了专项技术小组,扎根施工现场开展技术攻关。经过反复论证,他们决定从“工艺”和“材料”两方面同时发力:一方面,改变传统单一的施工模式,创新采用双液注浆工艺,优化设备操作流程,减少设备停歇时间,使工序衔接更加顺畅;另一方面,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替代传统单一材料,根据每段地层的勘探数据动态调整浆液配比,确保止水效果能够适配不同的地质条件。同时,团队组织施工人员开展技术培训,确保每个人都能熟练掌握新工艺的要点;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全程跟踪,使用钻孔注浆一体机按照优化方案进行作业,实时监测并调整施工参数。最终,1093.63米长、孔径150mm的双排止水帷幕顺利完工,单位长度施工时间由6分钟/米缩短至2分钟/米,“注浆慢、成型差”的老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效率提高了,成本也降低了。”项目现场负责人杨平介绍说,新工艺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节约了一定的人工费和设备租赁费,更为重要的是缩短了工期、提高了工程质量。如今,这项突破成为复杂地质条件下止水帷幕施工的“黄山范本”,为后续工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赖志凯 通讯员 吕康)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