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联合国新一轮大会:美日韩立场一致,再次将手伸向中国周边

0
分享至

联合国新一轮大会在纽约召开的时候,美日韩三国外长再一次凑到了一起,还在会后丢下一份“联合声明”。表面上看,这份声明冠冕堂皇,谈到“海洋自由”“供应链安全”“人工智能合作”,一副要引领世界的姿态。可细细一看,却满是矛盾与算计。三国说是站在一起,实际上是各怀心思,真正的指向却依旧是中国周边。



一、喊着规则,却自己不守规矩

声明里,美日韩最爱强调的就是“遵守规则”,特别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他们口口声声要维护南海、东海的航行自由,反对所谓的“单方面行动”。但问题是,美国至今都没加入这个公约。没签字,却天天打着“规则”的旗号,派军舰在南海四处晃悠。仅2024年,美国在南海的抵近侦察就超过15次,几乎一个月就有一次。

这不是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吗?自己没遵守,却要求别人严格遵守,说白了就是为了给驻军找借口。把海洋安全当成筹码,把周边当成前沿阵地,美国的算盘打得很响。



更微妙的是,他们谈到的“高科技合作”也暗藏矛盾。美国和日本在半导体领域签了协议,可韩国企业却成了牺牲品。三星和SK海力士眼睁睁看着自己在中国的市场被切掉,光是芯片出口限制,就让他们损失数十亿美元。而在人工智能和军用技术上,日本想借美国的技术突破限制,韩国又担心自己算法的优势被侵蚀。所谓的“齐心协力”,更像是表面兄弟、背后暗自较劲。

二、抱团不是为了合作,而是互相利用

美日韩看上去好像“一条心”,但真正的目的并不相同。

对美国来说,把日本和韩国绑在一起,是它“印太战略”的关键棋子。既能盯住中国和俄罗斯,又能在东北亚留下缓冲带。一旦台海或者朝鲜半岛出问题,美国就能让韩日替自己分担风险。可问题是,这种“安全承诺”从来不是免费的。芯片法案、清洁能源补贴……美国一边给安全“保护伞”,一边要求盟友把市场和利益让出来。2024年,韩国三星就因为美国法案,不得不推迟在中国的投资扩建,损失巨大。



日本的算盘更直接:它想借这个机会完成“正常国家化”。从安倍时代起,日本就不断突破安保政策,修改防卫战略,2023年更是把“反击能力”正式写进防卫体系。现在有了美日韩的三边机制,日本就能堂而皇之地扩军,甚至参与区域安全事务。可一旦和美国走得太近,代价也不小。中日、中韩贸易额都远超日美、韩美贸易额。拿日本来说,中日贸易额每年超过3500亿美元,如果因为安保过度倾斜美国而失去市场,这笔账怎么算?

韩国也一样,既怕安全上离开美国,经济上又不敢彻底得罪中国。这种进退两难,注定让“同盟关系”摇摆不定。



三、东北亚陷入“安全困境”

美日韩的联合声明,并没有让地区更安全,反而让东北亚更紧张。国际关系里有个概念叫“安全困境”:一方觉得自己不安全,就扩军搞防御,另一方看了觉得受威胁,于是也扩军。结果大家都更不安全了。

从数据就能看出苗头:

  • 韩国2024年军费预算增长了8.5%,达到创纪录的水平。
  • 日本规划的2023—2027防卫预算超过31万亿日元,比上一个五年增加了近50%。
  • 朝鲜更是加快导弹研发,仅今年就进行了6次洲际导弹试射。

这形成了恶性循环。美日韩把朝鲜的导弹试射当作挑衅,于是加大军演、加紧制裁;朝鲜则把美日韩的同盟动作视为“备战”,更坚定了拥核的立场。事实上,自2022年朝鲜通过《核武力政策法》后,它已经把“拥核自保”写进了法律。



美国几十年来对朝鲜的制裁超过百次,但结果呢?不是让朝鲜妥协,而是让它更执着于核武器。这样下去,东北亚的局势只会越来越紧绷。

如果要打破困局,真正的出路不是把盟友捆绑得更紧,而是坐下来谈。比如把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和地区安全对话结合,找到经济和安全的平衡点。毕竟东北亚是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中日韩三国的GDP加起来占全球近25%。一旦因为安全对抗陷入停滞,受损的不仅仅是几国的企业,而是整个世界的产业链。



尾声:霸权换不来安全

美日韩的声明,看似是要塑造新秩序,实则是为区域埋下更多不安定因素。美国想靠盟友撑霸权,日本想借机扩军,韩国左右为难。可有一点是明确的:靠军事对抗和结盟换不来真正的安全,只会让彼此更焦虑。



东北亚需要的,不是更多的军演和制裁,而是一个能让大家都有安全感的机制。真正的安全,来自合作,而不是威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日常过成诗,穿搭要精致

日常过成诗,穿搭要精致

侦姐有料
2025-11-06 19:29:41
两性关系:男人过70岁,基本上都有如下现状,具体表现是这样的

两性关系:男人过70岁,基本上都有如下现状,具体表现是这样的

王二哥老搞笑
2025-11-05 10:38:29
赵心童遭遇淘汰,排名有望升至第13位

赵心童遭遇淘汰,排名有望升至第13位

曦言说
2025-11-08 01:00:35
福建舰已入列?中国正式进入三航母时代,并创下三个世界第一!

福建舰已入列?中国正式进入三航母时代,并创下三个世界第一!

古史青云啊
2025-11-07 16:18:16
俄军一艘快艇在赫尔松左岸登陆时遭歼灭画面曝光!尸体漂浮水面

俄军一艘快艇在赫尔松左岸登陆时遭歼灭画面曝光!尸体漂浮水面

环球热点快评
2025-11-06 20:34:37
三区合一!直辖市,也开启“强省会”模式了?

三区合一!直辖市,也开启“强省会”模式了?

西部城市
2025-11-06 21:05:28
大批囤茅台的人,这次真“哭”了?

大批囤茅台的人,这次真“哭”了?

深蓝夜读
2025-11-07 15:39:28
埃米利亚诺·马丁内斯被撤副队长职务,主帅埃默里证实

埃米利亚诺·马丁内斯被撤副队长职务,主帅埃默里证实

星耀国际足坛
2025-11-07 23:09:02
国际足联为马宁撑腰,严厉处罚推搡马宁2名印尼国脚,禁赛+罚款

国际足联为马宁撑腰,严厉处罚推搡马宁2名印尼国脚,禁赛+罚款

体坛风之子
2025-11-08 04:30:03
杨幂又恋爱啦!小鲜肉为杨幂庆生关系亲密似恋人,数十张合照被曝

杨幂又恋爱啦!小鲜肉为杨幂庆生关系亲密似恋人,数十张合照被曝

八星人
2025-11-07 11:28:58
郑丽文就任国民党主席掀入党潮 10天新增800余人

郑丽文就任国民党主席掀入党潮 10天新增800余人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03 10:15:15
儿子瑞士留学被拒收!沈伯洋搞分裂,代价由全家买单!

儿子瑞士留学被拒收!沈伯洋搞分裂,代价由全家买单!

娱乐圈的笔娱君
2025-11-07 05:46:03
41岁白百何罕见露面,她的下胯变得好大呀,脸也胖了,像个大妈

41岁白百何罕见露面,她的下胯变得好大呀,脸也胖了,像个大妈

广西阿妹香香
2025-10-29 16:09:46
男人被一个女人征服后,大多会有这些表现,不爱不会有!

男人被一个女人征服后,大多会有这些表现,不爱不会有!

加油丁小文
2025-10-27 12:30:07
美专家:抗美援朝若让粟裕代替彭德怀领兵,输的更惨!仅凭三点

美专家:抗美援朝若让粟裕代替彭德怀领兵,输的更惨!仅凭三点

南书房
2025-10-26 14:22:44
长沙副院长和主任不雅照事件:熟人告密,曾医生离婚,祖院长最冤

长沙副院长和主任不雅照事件:熟人告密,曾医生离婚,祖院长最冤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07 23:39:04
德约科维奇情绪崩溃、赛场泪崩,致敬他的网球教父皮利奇

德约科维奇情绪崩溃、赛场泪崩,致敬他的网球教父皮利奇

体育妞世界
2025-11-07 07:04:39
河南未来“吃香”的城市,不是商丘、开封,就连郑州都靠边站!

河南未来“吃香”的城市,不是商丘、开封,就连郑州都靠边站!

椰青美食分享
2025-11-07 13:33:09
内蒙古14岁农村少年发明“浇水神器”斩获全球金奖,老师:他曾获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一等奖,发明灵感源于母亲做饭产生的水蒸气

内蒙古14岁农村少年发明“浇水神器”斩获全球金奖,老师:他曾获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一等奖,发明灵感源于母亲做饭产生的水蒸气

极目新闻
2025-11-07 20:56:35
网友分享:你捡过最大的漏是什么?看完笑到飞起!

网友分享:你捡过最大的漏是什么?看完笑到飞起!

特约前排观众
2025-09-29 00:05:12
2025-11-08 05:55:00
瞻史
瞻史
历史是一个宝库,里面藏着无数智慧和启示。学习历史,就是开启这个宝库的钥匙。
3695文章数 15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奥巴马意外现身 庆祝胜利

头条要闻

奥巴马意外现身 庆祝胜利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王家卫的“看人下菜碟”?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安世中国将很快恢复芯片供应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艺术
旅游
数码
本地
公开课

艺术要闻

这梅花,古趣盎然

旅游要闻

稻城亚丁冲古寺看仙乃日雪山的最佳角度在哪? 看完这篇你就明白了

数码要闻

受AI热潮推动 全球DRAM内存价格暴涨172% 创下历史新高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