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斯拉夫人(包括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从来不是什么战斗民族,而是战败民族,因为他们被盎撒人和西斯拉夫人驱赶到了极其寒冷的东欧平原。
![]()
每到冬天,来自极地和西伯利亚的寒流,就像一头巨兽携带着刺骨的寒风和无尽的雪花,吞噬着一切的温暖。
经过三年多战争的荼毒,今年的俄罗斯冬天会更冷。
凛冬将至!
![]()
一、莫斯科与基辅的冬天:谁更冷?
基辅的冬季属于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受大西洋暖湿气流影响,寒冷中带着温和。
1月最冷,平均-3°C至-6°C,极端低温可达-15°C。2月类似,偶尔出现-20°C至-25°C的极寒。
这些极端天气并不常见,年均仅数次。
基辅冬季多阴天,降雪频繁但强度不大,积雪厚度一般在20–30厘米。
![]()
(莫斯科的冬天)
相比之下,莫斯科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则更为严酷。
冬季漫长,从11月持续到次年3月。
1月最冷,平均-6°C至-12°C,极端低温可至-20°C甚至更低。寒潮期间,气温可能骤降至-25°C至-30°C。
莫斯科降雪量大,积雪常达40–50厘米,干冷天气下,一旦风力增强,体感温度将急剧下降,如同北极寒风刺入肌肤。
莫斯科曾记录-42°C的极端低温,而基辅最低为-32°C。
莫斯科更易受西伯利亚高压与极地冷空气的直接影响。
总结来看,基辅的冬天“湿冷而温和”,莫斯科则是“干冷而漫长”。
二、基辅与莫斯科如何御寒?
和平时期,两国城市居民主要依赖集中供暖系统——这是苏联时代留下的重要遗产。
城市住宅几乎全部接入由热电厂通过管道输送的热水或蒸汽,室内温度通常维持在20–25°C。政府规定,当室外平均气温连续数日低于+8°C时,即启动供暖。
俄罗斯供暖季通常从10月持续至次年4月,长达半年。
供暖费用按住宅面积收取,纳入物业管理费。
建筑设计也充分考虑御寒需求:墙体厚实、多层结构,窗户多为双层或三层,入冬前会仔细密封缝隙,楼道门厚重,形成有效的温度缓冲。
数据显示,这类供暖系统效率较高,覆盖率达95%以上,冬季能源消耗约占俄罗斯GDP的2–3%。
然而,2022年爆发的俄乌战争,彻底改变了两国人民的御寒现实。
能源基础设施成为袭击目标,全国范围的停电停暖频发。冬天,从“生活问题”变成了“生存挑战”。
![]()
三、为什么今年俄罗斯的冬天“更冷”?
过去三年,俄罗斯对乌克兰的能源和基础设施狂轰乱炸,一度导致乌克兰人冬天无法保暖。
今年随着战争天平向乌克兰倾斜,乌克兰开始以牙还牙,对俄罗斯的能源和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的袭击。
近几日,泽连斯斯基对普京发出警告:若俄罗斯继续攻击乌方发电厂,莫斯科也将面临同样后果。
另外,特朗普已转向,近期近期,美国授权乌克兰使用美制武器打击俄罗斯境内目标,冲突进入新阶段。
乌克兰不仅警告,而且已经行动。
例如使用“海马斯”火箭弹摧毁别尔哥罗德一座火电厂的关键设备——汽轮机,导致该市大范围停电。
断电随即引发供暖中断,在冬季平均气温-5°C至-10°C的地区,这样的打击直接威胁民生基本保障。
![]()
俄罗斯的集中供暖系统高度依赖电力与燃气供应,一旦关键节点遭破坏,将引发连锁反应。
加之俄罗斯冬季更长、极端低温更频繁,一旦基础设施受损,影响将远超以往。
可以想象:莫斯科的雪夜,若地铁停运、楼宇漆黑,无法供暖、体感的寒冷和绝望将考验每个人的韧性。
![]()
结语
当战争这个魔鬼被放出囚笼,一切都将被变成武器。
持续的的残酷战争,寒冷成为普通人必须面对的生存现实。
这个冬天,对俄罗斯、对整片东欧大地而言,或将格外漫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