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金秋时节,叠翠流金,正是收获与展望的美好时节。随着国家深化医改、推进分级诊疗的步伐不断加快,县域医疗能力的提升已成为关乎肿瘤诊疗全局的重点环节。在此背景下,“县域乳腺癌分级诊疗路径规范化培训项目”会议在江南古城苏州启幕。本次盛会汇聚了国内乳腺疾病领域的众多专家,聚焦县域分级诊疗这一关乎医疗公平的关键议题,围绕治疗理念的迭代焕新、诊疗规范的精准落地、县域医疗能力的提质增效等核心方向展开深度对话。与会专家在观点交融中凝练基层实践共识,在思维碰撞中启迪区域发展新路,为推动乳腺癌分级诊疗体系向规范化、同质化迈进注入了澎湃的学术动力。
![]()
聚焦县域医疗,规范引领未来
会议伊始,大会主席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兰晶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在乳腺癌诊治过程中,应切实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努力推进各级医疗机构标准化规范治疗,让规范成为县域医疗的“通用语言”。同时,大会主席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凌云教授进一步强调了县域乳腺癌分级诊疗的重要性,在乳腺癌医疗改革中仍存在进步潜力,未来应进一步推动标准规范治疗,增强患者信任度和依从性。两位主席一致认为,在强调制度与规范的同时,也要坚守医疗的初心,任何医疗改革的最终目标都是服务于患者。通过分级诊疗提升效率,通过规范治疗保证质量,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强患者的信任感与依从性,让他们在任何层级都能获得有温度、有质量的医疗服务,这无疑是本次会议最根本的价值追求。
![]()
![]()
大会主席兰晶教授和许凌云教授开幕致辞
CSCO指南迭代更新,CDK4/6抑制剂保驾全程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朱旬教授主持会议“治疗领域迭代更新”环节,邀请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石碧霞教授对《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中关于HR+乳腺癌更新内容进行了解读。基于monarchE研究和NATALEE研究,指南在对患者的危险因素分层进行合理调整的基础上,对患者的高、中、低风险重新进行了区分。针对HR+晚期乳腺癌患者,仍坚持分层诊疗原则和联合内分泌治疗的优选理念,CDK4/6抑制剂在HR+晚期乳腺癌诊治过程的核心地位不变。值得一提的是,在临床实践中,来曲唑作为优选的芳香化酶抑制剂,与CDK4/6抑制剂的联合方案为HR+乳腺癌患者带来了显著的生存获益。石碧霞教授指出,对于CDK4/6抑制剂一线治疗进展后的患者,判定其疾病是否仍属于内分泌依赖型十分重要,这直接影响后续治疗决策。在制定方案时,应结合基因检测结果,并综合权衡患者的生存获益、不良事件风险、药物可及性及个人意愿等因素。
![]()
![]()
朱旬教授主持“治疗领域迭代更新”环节(左),石碧霞教授解读2025CSCO指南(右)
随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金丽燕教授带来“瑞波西利开创HR+/HER2-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新标准”主题报告。她指出,HR+/HER2-乳腺癌患者一般在术后3年迎来首个复发高峰,广泛II-III期复发风险持续累积且终生存在,但长期复发风险却易被忽视。NATALEE研究证实了瑞波西利辅助强化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获益价值,并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II-III期HR+/HER2-乳腺癌辅助治疗。金丽燕教授强调,基于瑞波西利的明确获益价值,可依据指南为患者制定标准化治疗方案,覆盖HR+/HER2-乳腺癌患者复发高峰,全面保障患者的长期生存和生活质量。
![]()
金丽燕教授分享瑞波西利用药经验
讨论环节由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周沁教授主持,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樊文强教授、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周喜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邹晨教授和江阴市中医院蒋红妹教授就CDK4/6抑制剂对晚期乳腺癌的应用意义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和绝经前后乳腺癌患者治疗挑战等议题展开讨论。樊文强教授提到,同时具有总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获益的CDK4/6抑制剂瑞波西利在临床治疗策略制定过程中可优先考虑。而目前临床中仍面临着CDK4/6抑制剂耐药后的问题亟待解决。周喜教授结合中国乳腺癌流行病学特点对绝经前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分享,强调了年轻女性对生育需求、社会心理及生活质量需求的关注影响着临床方案的制定和患者依从性。邹晨教授认为不同CDK4/6抑制剂不良事件的差异将影响患者治疗耐受性和依从性,尤其是年轻患者。肿瘤治疗应考虑“用药疗效”与“生活质量”兼顾,综合选择安全有效且耐受好的方案。蒋红妹教授从中医视角出发,建议全程构建与年轻患者及配偶良性沟通机制,选择中药良方对症缓解类绝经反应。本次交流拓宽了与会专家的诊疗思路,深化了专家团队对CDK4/6抑制剂临床实践和年轻患者治疗方案的认知,共同推动了乳腺癌规范化诊疗的切实落地。
![]()
![]()
周沁教授主持讨论环节,樊文强教授、周喜教授、邹晨教授和蒋红妹教授进行讨论
MDT助力规范诊疗,聚焦全程管理新目标
在“核心π规范诊疗”环节,由苏州市立医院祁洁教授主持,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好教授分享了关于一例HER2+乳腺癌患者多学科诊疗(MDT)的新辅助治疗案例。周好教授强调,尽管当前HER2阳性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病理完全缓解(pCR)率已显著提升,预后乐观,但高危患者的预后仍需进一步改善。未来可通过开展临床研究,持续探索并优化针对这部分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案。
![]()
周好教授分享MDT模式优势
常州市肿瘤医院徐玲玉教授聚焦“乳腺癌全程管理”,分享了内分泌治疗过程中所面临的骨代谢、血脂代谢异常和相关心血管事件的管理方案。徐玲玉教授指出,在制定内分泌治疗方案时,应关注并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及干预措施,提醒患者及家属及时发现、及时干预,以提高治疗的耐受性和依从性,保证治疗的疗效。同时,也应提醒患者注重调整生活方式,协同助力降低乳腺癌患者疾病复发率,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
徐玲玉教授分享乳腺癌全程管理经验
随后,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郭斌教授主持讨论环节,强调HER2+乳腺癌诊疗过程中个体精准治疗策略和升降阶梯方案制定的重要意义。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商江峰教授、苏州市立医院钱秀珍教授、仙居县人民医院王海平教授和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仇俊兰教授对患者个体化内分泌治疗方案和随访流程制定进行了讨论。商江峰教授分享了临床内分泌治疗的经验,建议依据国内权威的乳腺癌诊疗指南,结合复发风险、药物可及性和患者依从性制定个体治疗策略,并在后续随访中积极管理不良事件。钱秀珍教授提到,对于合并高风险因素的患者,应从药物选择上降低药物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结合既往的临床实践来看,来曲唑与CDK4/6抑制剂的联合应用中获益良好且安全性可管可控,对肝肾功能的损伤较小,为患者提供了一种优效低毒的治疗选择。王海平教授结合本地区人群和政策特点,分析了县级医院分级诊疗未来升级方向,包括提升自身诊治水平、积极防控药物相关不良事件等。仇俊兰教授强调了规范化诊治的重要性,并提到随着肿瘤防治理念的全面铺开,乳腺癌全程管理地位日益凸显,在重视日常科普宣教工作的同时,鼓励患者及时反馈以建立良好医患关系。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充分体现了精准治疗的重要意义,县域分级诊治工作任重道远。
![]()
郭斌教授主持讨论环节,商江峰教授、钱秀珍教授、王海平教授和仇俊兰教授进行讨论
县域慢病管理新格局,不良事件精准把控
在“县域π无限可能”环节,苏州市立医院秦安成教授主持,首先邀请菱湖人民医院唐庆虎教授分享了菱湖人民医院在慢病管理方面的珍贵经验。唐庆虎教授提到,通过规范诊疗培训,改善乳腺癌患者诊疗质量,对提高县级医院患者信任、提高患者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菱湖人民医院通过建设慢病管理中心,实现慢病物理分治;建立分级健康体检筛查机制,实现早筛早诊,在慢病管理中对疾病实施分层分级管理,实现上下分工协作,并不断拓展慢病的接续性服务,推进医养结合,最终实现“集约高效,健康共赢”的新局面,以县域新格局助力分级诊疗制度落地。
![]()
唐庆虎教授分享慢病管理珍贵经验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思颖教授对一例HR+/HER2-早期乳腺癌应用芳香化酶抑制剂(AI)联合CDK4/6抑制剂方案的病例行详细讲解。周思颖教授重点讨论了该病例在内分泌治疗联合CDK4/6抑制剂治疗期间出现的肝功能损伤、血液事件及皮肤毒性等不良事件及管理路径。她指出,在CDK4/6抑制剂的应用中,有效控制不良事件是保障治疗依从性与疗效的关键,需在生存获益与生活质量间寻求最佳平衡。
![]()
周思颖教授分享AI联合CDK4/6抑制剂病例诊疗过程
其后,由苏州明基医院费哲为教授主持了讨论环节,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谈珂岚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博教授、临邑县人民医院陈涛教授和靖江市中医院王璐教授对县域分级诊治对基层医院的重要意义及建设分级诊疗过程中的优秀经验进行了交流。谈珂岚教授提出县域分级管理模式更有利于提升当地诊治水平和患者依从性。张博教授肯定了“治未病”的理念,但应注意对患者科普教育以使症状早期发现。陈涛教授提到上级医院的“虹吸效应”对县级医院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构建慢病管理模式及落实分级诊治制度有助于县域医疗机构升级。王璐教授表示县级医院应注重慢病管理中接诊医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处理药物相关不良事件的同时要细化对既往病史的掌握。
![]()
![]()
费哲为教授主持讨论环节,谈珂岚教授、张博教授、陈涛教授和王璐教授进行讨论
会议尾声,大会主席兰晶教授和许凌云教授向与会专家表示感谢并对大会内容进行总结。兰晶教授指出,各级医院建立良好学术沟通及交流渠道,在标准指南的指导下将有利于临床精准诊疗的进步。大会主席许凌云教授提到,乳腺癌治疗的分层诊治和标准治疗要建立在熟练掌握指南的基础上,以助力县域层面建立完善全程管理模式,促进资源下沉和效益公平分配。
小 结
乳腺癌标准规范诊疗与国家分级诊疗制度相结合后产生的区域诊疗优势,确保了治疗方案的科学性和性价比,不仅实现了“大病不出县”,减轻了患者及家庭的非医疗经济负担,而且上级医院的专家通过指导和培训,能快速提升县级医院医生的诊疗水平,两者的结合实现了对患者从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到康复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契合了现代医学发展的方向。县域分级诊疗的构建将助力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为患者提供个体化、一站式诊疗方案,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与均衡布局,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规范化、同质化的诊疗服务。
编辑:Luna
审校:Uni
排版:Kenken
执行:Faline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