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好几位读者给我发了某官媒的截图,今天的文章,老朱直接上图,然后,对这一评论进行继续逐条的分析:(若想知道是哪家平台,请自行搜索文章题目)
![]()
咱一条一条的来:
第一节:
10月1日起,中国将新增针对外国青年科技人才的K字签证,引发全球关注。在一些国家收缩内顾、排挤国际人才背景下,中国敏锐抓住这一重要机遇,及时出台政策。这对我国未来发展必将带来深远影响。一些人对政策存在课读误解,发出一些奇谈怪论,误导公众引发不必要的焦虑。
老朱语:这一条,乍看很“远瞻”,可是,写下这些话的人显然没有想过,你嘴里的“一些国家”为什么会“收缩内顾,排挤国际人才”呢?难道是这些国家不喜欢人才、不想发展了吗?显然不是,那到底是什么让这些国家连你嘴里所谓的“人才”都不要了呢?有没有一种可能是这些国家权衡利弊“痛定思痛”后做出的选择呢?难道我们不该想想别国为什么会选择“排挤国外人才”吗?明明的,是他们先他国一步引进了几十年的人才了,咋这会儿开始排挤人才了呢?
![]()
好吧,咱不杠这些空洞情绪,既然这篇评论说大家是“误解”,那么,请你摆出你的正解来消除人民群众的正解才是正道,不是吗?
问题是,你有“正解”吗?
继续向下看:
第二节:
有“崇洋媚外”论者认为,国内拥有充足的本土人才健备,何需“舍近求远”引进外国人才。这样的视野过于狭隘。
从二战以来的全球史看,谁拥有一流人才,谁就占有发展先机。国际舆论认为,未来将由最能充分利用人才的国家主导。走向世界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理求人才。中国要赢得未来,就必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老朱语:这一段我是真没看明白,为何认为国内有充足的人才储备、拒绝K签证的人倒成了“崇洋媚外”者了?是我理解能力差?还是作者弄混了?难道不是像他这种积极鼓吹大力引进“外国人才”、天然的认定“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人才是“崇洋媚外”者么?!
“谁拥有有一流人才,谁就占领发展的先机”,这句话没有错,可是,这位作者显然是忽略了或是根本就不知道,我国有个专门引进外国人才的R签证,R字签证的发放对象主要为符合“高精尖缺”和市场需求导向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国际企业家、专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等,这些人才需满足《外国人来华工作分类标准(试行)》中外国高端人才(A类)的标准条件。
K签证发放的对象是本科,要求只是学士学位。并且,还有一点这位作者显然也忽略了,我国今天能成为科技大国,是各路土鳖各种拼拼拼的结果,根本不是他嘴里那个所谓的“天下英才”空降的结果。这位作者要是真懂K签证,就直接把K签证的好处说出来,而不是用大话空话扣帽子。把K签证的好处一二三条的列列,吃瓜群众直接就闭嘴了,不是么?
第三节:
尽管我国人力资源总量,科技人力道源总量、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但离届次人才仍然缺乏,有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制造业重点领域人才缺口就接近3000万人。
既然是官媒的评论,那么,一定是掌握的情况比吃瓜群众多了,那么,我肯请XXX报的这位评论员把你掌握的“制造业3000万缺口”的数据是如何来的说明一下好么,比如,哪个制造业企业缺哪类人才,缺的具体数量是多少?让那些下岗失业被迫去跑外卖的985硕士去应聘好么?如果你列不出来,那这3000万缺口的数据就是“数据造假”,XXX报啊,啥时候XXX报的评论文章也可以在本该严谨的就业数据上信口开河了?!
这一段加红加粗,希望XXX报能给全国人民一个“制造业3000万缺口”的明细。
这一条中的数据,老朱严重怀疑是作者自己编的,试想,一边是制造业用人缺口3000万,一边是理工科的本硕生送外卖,可能么?是用人单位没网络还是送外卖的理工学生不上网?这么大的缺口咋就只有这位作者一个人发现了呢?
好吧,咱现在就当我国制造业真的有3000万的人才缺口——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制造业的缺口需要的是“有一定经验技术的专业人才”,我国是世界制造业大国,制造了全球超过30%的工业产品,超过了美国、日本、德国3个国家的总和,我国自己的人才不会的,K签证的外国本科学生能会?不客气的说,绝大部分的国家可能连生产高科技产品的工厂都没有,见都没见过,何来“经验技术”?制造业没有经验技术,何来人才一说?!
至此,一定会有人说,亚非拉工业落后,他们的人肯定制造业的技术不行,可是,日韩、欧美尤其是德国等一些发达国家还是有些好玩意咱没有的——这话说的没错,可是,拜托,R签证Z签证了解一下,真正国内制造业需要的人才用得着K签证么?
![]()
第三节:
推进14亿多人口规模的现代化,我们的舞台足够广、天地足够宽,容得下各类人才施展才华。吸引全球优秀大脑和智力资源投身中国高质量发展,于国于民,于当下于长远,都是好事。
老朱语:空话、套话,骗几个稿费可以,想用这种大帽子式的假大空来糊弄老百姓,这一套早就不灵了。
第四节:
有“冲击就业”论者认为,K字盖证门槛不够高,延揽外国青年科技人才,合推占本土劳动者饭确。这是毫无必要的担忧。
K字答证签发对象是外国青年科技人才,专业限定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学科,要求学士学位及以上,来源是境内外知名高校或者科研机构,并非网上炒作的“低素质劳动力”。这样的人才十分紧俏、多多益善,何来冲击就业?
老朱语:既然这位作者谈到“这样的人才十分紧俏”,那么,全国人民肯请这位作者仔细说说“这样的人才”是指啥样的人才?咋样的人才是Z签证与R签证都无法做的到?
后面几段的所谓“无稽之谈”、“不自信”、“因噎废食”这种大帽子理论老朱就不驳了,没意义。
坦白的讲,这篇文章的作者给人的感觉像是一个年过50的老学究,自认为有“筋斗云”的本事,坐在空调屋里,各种看似高瞻远瞩的高谈阔论、事实上却空话套话连篇,谈不出任何有说服力的“正解”,于是只好扔出一顶“曲解”的大帽子压人,企图让吃瓜群众闭嘴。
“曲解”的克星是“正解”,不让人民群众曲解的办法很简单,把细则公布出来,认真回应老百姓的疑惑,告诉老百姓,哪一条可以解大家的哪一个惑,这很难么?
此刻,吃瓜群众一边看到的是XXX报评论翻着“筋斗云”讲空话套话甚至是胡编制造业的人才缺口数据,一边是加拿大、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国家因为此前多年过松的签证导致的印度人泛滥,各种请神容易送神难,在这种情况下,靠几顶所谓的“文化不自信”,“因噎废食”、无稽之谈”的大帽子就想让广大网友闭嘴,老朱也只能说,官媒的老学究们该下岗换年轻人上位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