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果子曾是清朝贡品,就连乾隆皇帝也赞不绝口。
但80年代之后,这“贡果”几乎销声匿迹,被发现时全村仅剩下一棵老树。
江苏农民跑遍全国各地,寻找种苗,成功种出800棵。
这一珍贵果子究竟啥来头?
![]()
全村仅剩一棵
这名江苏农民叫做席云春,家住在潥阳的毛尖村,从小他就对花卉苗木特别感兴趣,于是毕业后毅然决然回到了家乡。
接过父亲的“接力棒”,从家里的几十亩地开始种植,席云春突然发现自己小时候经常吃的一种叫做“毛尖花红”的果子,竟然“消失”了。
![]()
那果子形状不大,圆溜溜的,像一个小苹果,外皮青中带白,还透着一抹淡淡的红色,凑近闻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最绝的是它的口感,果肉细腻,汁水饱满,甜中带酸特别好吃,当时在城里非常受欢迎。
![]()
所以村子里的人们都开始种“毛尖花红”,最盛的时候,全村种植面积能高达500亩。
当时席云春的父亲还是种植大户,家里的15亩果园,几乎种的全是“茅尖花红”树。
![]()
每到收获的季节,村里人都会用它来招待客人,席云春作为村里的孩子,自然也是吃着这果子长大的。
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村里人都不种这种果树了,席云春看着从小吃到大的果子就这样没落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
尤其是,当他在新闻里看见“毛尖花红”果树被列为濒危果木品种时,席云春决定要挽救这一儿时回忆。
2009年,席云春跑遍了整个村子,结果就只在老屋后面找到了最后一棵“毛尖花红”树,他如获至宝。
![]()
但是,仅凭一棵果树恢复种群还远远不够。
于是席云春专门成立了一个种植协会,带着父亲四处奔波寻找“毛尖花红”的身影,最后两人收集了将近15个品种。
![]()
同年,席云春和父亲利用全村仅剩的这棵“毛尖花红”树进行无性嫁接繁育,一口气种植了800多棵,头两年光看到树苗蹭蹭长,就是没见到果子。
父子俩也不气馁,就这样一直精心养护着,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了第三年,这些果树上终于开始挂果了。
![]()
席云春看着这些果树上挂着一颗颗青色的小果实,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但仅仅是这样还不够,他想让“毛尖花红”重回曾经的高光时刻。
那么曾经辉煌的“毛尖花红”,为什么会“销声匿迹”了呢?
![]()
从贡果到“销声匿迹”
毛尖花红是江苏溧阳毛尖村特有的一种传统果品。
早在600多年前,溧阳人就开始种植这种果子,但那时候外面的人几乎不知道“毛尖花红”的存在。
![]()
据说,是因为乾隆皇帝下江南,专门问到潥阳有什么特产时,当地大学士史贻直指着“毛尖花红”果子直夸。
说这果子长得圆中带扁,闻着清香扑鼻,咬一口嘎嘣脆,果肉细嫩,酸甜可口,别的果子真比不了!
![]()
最重要的是,这“毛尖花红”只有毛尖村种出来的才正宗。
有人曾试过在别的地方种,结果这种出来的果子就跟水土不服似得,不仅个头小,而且怎么都吃不出来毛尖村那个味。
![]()
乾隆皇帝一听,当即尝了一口“毛尖花红”果子,确实如史贻直说的那般好吃,从此以后,毛尖花红就成为了年年进贡朝廷的贡果,盛名远扬。
于是毛尖村的村民开始大面积种植“毛尖花红”,每到七八月份成熟时,红彤彤的果子挂满枝头,香甜的果香飘满山野,不少文人墨客慕名前来目睹这一盛况。
![]()
毛尖花红不仅好吃,营养价值也非常高,它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并且其中的有机酸能够促进消化,改善食欲。
除了生吃以外,人们还会将其加工成果脯、果酱等食品,不仅把“毛尖花红”吃出来新花样,还保留了它丰富的营养。
![]()
哪怕到了上世纪80年代“毛尖花红”依旧处于黄金期,每到快丰收的季节,最常听见的一句话就是“茅尖花红棠下瓜”。
毕竟,村里的不少农户都是靠着种植“毛尖花红”过上了好日子,但是好景不长,随着交通的便利,外来的水果品种增多,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
![]()
这些外来水果不仅成熟快,产量高,味道好,种植成本还低,与之对比下,毛尖花红种植成本高,产量还低,味道偏酸涩。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外来水果,毛尖花红逐渐无人问津,收入不成正比,村民们种植“毛尖花红”的积极性下降。
![]()
毛尖花红的产量越来越少,再加上它在口感和外观上竞争不过外来水果,导致逐渐从市场中“消失”。
更要命的是,传统的种植方法导致毛尖花红病虫害严重,果树成片枯萎。到了2009年,全村就只剩下一棵老树,毛尖花红逐渐濒临灭绝。
![]()
虽然席云春花费大量精力将“毛尖花红”种出800棵,但是跟鼎盛时期的500亩比起来,实在是微不足道。
可是,想要大面积种植“毛尖花红”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目前最大的难题是——虫害问题。
![]()
茅尖花红的“第二春”
为了攻克“毛尖花红”惹虫这一技术难题,席云春和父亲到处找专家请教,在不断摸索中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现代化高效农业管理技术。
这一方法使用后,完美解决了“毛尖花红”树虫害的问题,从此席云春家的花红树越种越多,越长越好。
![]()
种植面积高达30亩,有2000多棵果树,每年能收4000多公斤果子。
但席云春并不满足,他的目标是想让“毛尖花红”重回潥阳人的餐桌,并将其打造成为天目湖、潥阳的新名片。
![]()
于是从2009年到2022年,这13年间,席云春父子俩铆足了劲儿改良毛尖花红的品质,并举办了4届天目湖毛尖花红文化节,推广这一家乡果子。
2022年7月,席云春更是在村子里建立了500平的花红文化馆,为的就是让更多人知道了溧阳这一宝贝果子。
![]()
结语
“毛尖花红”从红极一时到“销声匿迹”,再到如今的东山再起,这充满了席云春对家乡的热爱与支持。
希望在席云春的带领下,“毛尖花红”能重拾昔日辉煌,带领乡村振兴,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做出贡献。
![]()
信息来源:人民融媒体 濒危果木“毛尖花红”重现蔚然成林 2022-07-29
![]()
信息来源:人民资讯 重游运河图之二十六—常州 2021-08-31
![]()
信息来源:潥阳日报 席云春:不负青春 逐梦山林 2019-06-1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