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糖尿病并发症,几乎遍布全身,身体出现3类信号别忽视

0
分享至



很多人认为,得了糖尿病无非就是血糖高点,不痛不痒,没啥大不了的。

这种想法,大错特错!

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它有一群叫做“并发症”的“隐形杀手”。这些杀手在不知不觉中,侵蚀你的健康,甚至夺走你的生命。

糖尿病的并发症,几乎遍布全身,心、脑、肾、眼、足、神经……一个都不放过。

心血管:你的心脏,正在“无声燃烧”

你以为糖尿病只是影响血糖?错!它正在悄悄偷走你的心脏健康。高血糖像一把钝刀,不断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硬化。糖尿病患者患心脏病的风险是普通人的2-3倍,中风概率翻倍。更可怕的是,早期毫无征兆:你可能只是偶尔胸闷、爬楼梯气短,却以为是“年纪大了”。

关键预防:别等“胸痛”才行动!定期测血压、做心电图,把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哪怕每天快走20分钟,都能让心脏“喘口气”。

肾病:沉默的“隐形刺客”

肾脏是糖尿病最沉默的受害者。高血糖让肾小球“超负荷运转”,早期毫无症状,就像“隐形刺客”在暗处蓄力。当出现脚踝水肿、尿液泡沫增多时,肾功能可能已受损30%!一旦发展为肾衰竭,透析或移植成了唯一选择。

触目惊心的真相:中国糖尿病肾病患者超1亿,其中40%最终走向肾衰。但90%的早期肾损伤,通过简单检查就能发现。

行动指南:每年查尿微量白蛋白和肾功能(别等“不舒服”才查!)。控制好血糖和血压,肾脏的“寿命”能延长10年以上。



急性并发症:血糖失控的“生死时速”

当血糖像脱缰的野马般飙升,身体会迅速陷入代谢危机。急性并发症往往来势汹汹,若不及时救治,死亡率极高。

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烂苹果味的死亡气息

典型场景:一位25岁的女性因感冒后自行停用胰岛素,3天后出现剧烈呕吐、呼吸急促,呼出的气体带着刺鼻的烂苹果味(丙酮气味),最终陷入昏迷。

危险机制:胰岛素严重缺乏时,身体开始分解脂肪供能,产生大量酮体。当血液中酮体浓度超过安全阈值,就会引发酸中毒,导致细胞功能衰竭。

高危人群:1型糖尿病患者、未规律用药的2型糖尿病患者、感染或应激状态下的患者。

救命法则:立即就医!通过补液、胰岛素降糖、纠正电解质紊乱等综合治疗,多数患者可转危为安。

2. 高渗性高血糖状态(HHS):老年人的“无声杀手”

典型场景:一位70岁老人因口渴多饮未重视,3天后突然意识模糊、肢体抽搐,送医时血糖高达45mmol/L(正常空腹血糖3.9-6.1mmol/L),血浆渗透压超过320mOsm/kg。

危险机制:老年患者因口渴中枢敏感度下降,即使严重脱水也难以及时补水,导致血液浓缩成“糖浆”,脑细胞因缺水而受损。

致命特点:HHS的病死率是DKA的2倍以上,早期可能仅表现为乏力、嗜睡,极易被忽视。

预防关键:老年糖尿病患者需每日监测血糖,出现口渴、尿量减少时立即就医。



慢性并发症:全身器官的“慢性自杀”

如果说急性并发症是“闪电战”,慢性并发症则是“持久战”。它们悄无声息地破坏血管和神经,最终引发心梗、脑卒中、肾衰竭等致命后果。

1. 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患者的“头号死因”

数据警示:糖尿病患者发生心梗的风险是非糖尿病者的3-4倍,且发病年龄更早、预后更差。

致病链条:高血糖→血管内皮损伤→胆固醇沉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梗。

典型症状:

胸闷、胸痛(心梗前兆)

走路时腿疼(下肢动脉硬化)

头晕、眼前发黑(脑供血不足)

防控策略:

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8mmol/L

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

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可逆的“光明窃贼”

数据触目:病程10年以上的患者中,50%出现视网膜病变;30%最终失明。

病变过程:微血管瘤→出血→硬性渗出→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

预警信号:

视力突然下降

眼前有黑影飘动(飞蚊症)

夜间视力变差

筛查建议:

1型糖尿病:确诊5年内做首次眼底检查

2型糖尿病:确诊后立即检查,之后每年1次

妊娠期糖尿病:孕早期和孕晚期各查1次

3. 糖尿病肾病:从“微量白蛋白”到“尿毒症”

发展阶段:

Ⅰ期:肾小球高滤过(无症状)

Ⅱ期:间歇性微量白蛋白尿

Ⅲ期: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早期信号)

Ⅳ期:临床蛋白尿(尿泡沫增多)

Ⅴ期:肾衰竭(需透析或移植)

防控黄金期:在Ⅲ期前通过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可延缓或阻止病情进展。

关键指标: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30mg/g需警惕。

4. 糖尿病神经病变:从“蚂蚁爬”到“截肢”

典型表现:

周围神经病变:双脚麻木、刺痛、感觉减退(“穿袜子感”)

自主神经病变:便秘与腹泻交替、体位性低血压、性功能障碍

单神经病变:突发面瘫、动眼神经麻痹

高危行为:

赤脚走路导致足部外伤

用热水袋烫伤无知觉的双脚

未及时修剪指甲引发甲沟炎

预防口诀:“每日查足、穿软底鞋、剪平趾甲、忌用热疗”。



预防不是“难事”,而是“习惯”

别被这些并发症吓到!它们的可怕之处,在于“可防可控”。以下4个习惯,能让你把风险降到最低:

1. 血糖监测:别当“数字盲”

每天记录空腹和餐后血糖(目标:空腹4.4-7.0mmol/L,餐后≤10mmol/L)。用手机App记录,让数据说话,别再靠“感觉”判断。

2. 饮食革命:吃对,比吃少更重要

✅ 多吃:绿叶蔬菜、全谷物、深海鱼

❌ 少吃:白粥、甜饮料、精制糖

例:把白米饭换成糙米饭,血糖波动能降30%!

3. 运动:每天30分钟,身体自己会“说话”

快走、游泳、跳舞——选你爱的!运动能提升胰岛素敏感性,比吃药更有效。记住:动起来,血糖才“听话”。

4. 年度体检:别等“出事”才后悔

每年做:眼底检查、尿蛋白、肾功能、足部评估。这不是“花钱”,是“买健康”。



科学防控:把并发症“扼杀在摇篮里”

1. 血糖管理:个性化目标更重要

普通患者:空腹4.4-7.0mmol/L,餐后<10.0mmol/L

老年/并发症患者:空腹5.0-8.3mmol/L,餐后<11.1mmol/L

避免低血糖:血糖<3.9mmol/L需立即进食15g碳水化合物(如4片苏打饼干)

2. 代谢综合管理:不止控糖这么简单

血压:<130/80mmHg

血脂:LDL-C<1.8mmol/L(合并心血管病者)

体重:BMI控制在18.5-23.9kg/m²

戒烟:吸烟者心血管风险增加2倍

3. 定期筛查:早发现=少花钱

并发症 筛查频率 推荐方法

眼底病变 每年1次 散瞳眼底照相

糖尿病肾病 每年1次 尿ACR+血肌酐

周围神经病变 每年1次 10g尼龙丝检查

下肢动脉病变 每2年1次 踝肱指数(ABI)测定

4. 运动处方:动起来才有希望

有氧运动:每周5天,每次30分钟(如快走、游泳)

抗阻训练:每周2-3次(如哑铃、弹力带)

柔韧性训练:每日拉伸(如瑜伽、太极)

禁忌:血糖>16.7mmol/L或反复低血糖时暂停运动

糖尿病并发症不是不可战胜的“恶魔”,它更像一个需要你长期“照顾”的朋友——你越用心,它就越温柔。那些被你忽略的“小伤口”“小疲劳”,不是“小事”,而是身体在敲警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特朗普称暂时不给乌战斧导弹,让俄乌再打几个月,只能顺其自然

特朗普称暂时不给乌战斧导弹,让俄乌再打几个月,只能顺其自然

山河路口
2025-11-03 22:57:08
太狂了!苏奇督通知妙瓦底各诈骗园区:不要怕,诈骗活动照常进行

太狂了!苏奇督通知妙瓦底各诈骗园区:不要怕,诈骗活动照常进行

霹雳炮
2025-11-01 20:55:50
中美为何斗而不破?背后的秘密

中美为何斗而不破?背后的秘密

枫冷慕诗
2025-11-04 17:08:53
人刚走,葬礼的哀乐还没散干净。清华那边,一个决定就砸下来了。

人刚走,葬礼的哀乐还没散干净。清华那边,一个决定就砸下来了。

王晓爱体彩
2025-11-01 05:24:26
伊能静的儿子是纽约大学导演系毕业的,现在也开始跟妈妈搞直播了

伊能静的儿子是纽约大学导演系毕业的,现在也开始跟妈妈搞直播了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05 07:13:43
市委书记女儿去县财政局工作,局长处处为难她,某天书记来探班

市委书记女儿去县财政局工作,局长处处为难她,某天书记来探班

秋风专栏
2025-10-23 11:23:56
吴石将军牺牲时任中国台湾国防部参谋次长,“参谋次长”大致相当于解放军体系中什么级别的指挥官?

吴石将军牺牲时任中国台湾国防部参谋次长,“参谋次长”大致相当于解放军体系中什么级别的指挥官?

阅读悦读之写乎
2025-10-22 00:08:27
提升“性”致力,这5种食物比“伟哥”还管用,家家都有

提升“性”致力,这5种食物比“伟哥”还管用,家家都有

精彩分享快乐
2025-10-09 00:00:03
马雷斯卡:不知道卡拉巴赫是否让人意外,希望不会让我们意外

马雷斯卡:不知道卡拉巴赫是否让人意外,希望不会让我们意外

懂球帝
2025-11-06 01:51:06
300亿收购梦碎!闻泰科技手中的安世只剩“空壳”

300亿收购梦碎!闻泰科技手中的安世只剩“空壳”

风风顺
2025-10-14 10:09:49
明军巅峰时期有多恐怖?网友说非常恐怖最近1000年中国的军事巅峰

明军巅峰时期有多恐怖?网友说非常恐怖最近1000年中国的军事巅峰

侃神评故事
2025-09-15 07:39:23
古二得了渐冻症,在语言功能退化且站立困难之际,他选择蚍蜉撼树

古二得了渐冻症,在语言功能退化且站立困难之际,他选择蚍蜉撼树

芊手若
2025-11-04 00:30:07
郑丽文公布第四波人事任命,亲美派垂死挣扎,朱立伦不淡定了!

郑丽文公布第四波人事任命,亲美派垂死挣扎,朱立伦不淡定了!

辉辉历史记
2025-11-04 20:18:00
北电校花好漂亮, 身高169cm,体重50kg 美的让人移不开眼

北电校花好漂亮, 身高169cm,体重50kg 美的让人移不开眼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0-27 09:18:12
儿子外貌酷似妻子客户,为证清白妻子做鉴定,结果大跌眼镜

儿子外貌酷似妻子客户,为证清白妻子做鉴定,结果大跌眼镜

纸鸢奇谭
2024-03-17 14:59:48
世界突然醒悟,中国打越南时的军事实力就是世界的顶流了!

世界突然醒悟,中国打越南时的军事实力就是世界的顶流了!

百态人间
2025-11-03 16:34:06
kanavi依旧是LPL最抢手打野!转会内幕曝光,kanavi不愿意回LCK

kanavi依旧是LPL最抢手打野!转会内幕曝光,kanavi不愿意回LCK

姚某人说联盟
2025-11-05 23:19:53
马上停止5类运动,很可能加速血栓形成!等血管“堵死”就迟了

马上停止5类运动,很可能加速血栓形成!等血管“堵死”就迟了

39健康网
2025-11-03 20:11:36
俄总理访华回国后,普京给他下了道死命令,对中国还是要防一手

俄总理访华回国后,普京给他下了道死命令,对中国还是要防一手

乐天闲聊
2025-11-05 15:40:27
“宿舍已经无人考研了”,女生揭露大学现况,辅导员道出真实原因

“宿舍已经无人考研了”,女生揭露大学现况,辅导员道出真实原因

解说阿洎
2025-11-05 09:15:53
2025-11-06 02:11:00
快乐的小大夫 incentive-icons
快乐的小大夫
传医学知识,普及健康理念
3565文章数 737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民进党当局封杀淘宝拼多多 台媒:不如多花力气清空诈骗

头条要闻

民进党当局封杀淘宝拼多多 台媒:不如多花力气清空诈骗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事关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中央金融办发声

科技要闻

大转弯!特朗普再提名马斯克盟友任NASA局长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旅游
本地
教育
健康
公开课

旅游要闻

立冬将至 秋韵未央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教育要闻

最新:2026年南京中考体育考试内容及评分标准曝光!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