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综合报道 台当局“潜艇自造”计划的主要推手黄曙光,确定请辞台当局安全会议“咨询委员”,让台军首艘“潜艇自造”原型艇“海鲲号”又受到关注,外界在意“海鲲号”能否如期于今年11月交付台军海军。台当局防务部门负责人顾立雄9月30日称,对潜艇完成建造有信心,但前置测试确实落后,“11月交船有挑战性,我们会持续努力”。台海军前舰长黄征辉对此则表示,“海鲲号”虽已完成港内测试,但原本计划9月完成海试、11月交船,如今却已停在港里超过20天没有再度出海,显示疑难尚未排除。
![]()
黄征辉9月30日在台媒节目上直言,“海鲲号”的进度可能比官方对外宣称的更复杂,呼吁外界保持警觉。他指出,全球大型研发案普遍前期90%至95%都顺利,但最后5%最容易出问题,因为官员不敢承认困难,业者也担心影响资金与计划延续。
黄征辉透露,“海鲲号”虽已完成港内测试,但原本计划9月完成海试、11月交船,如今却已停在港里超过20天没有再度出海,显示疑难尚未排除。他特别强调,“现在不要再说11月交艇”,因为船只第三次回到干坞整整维修61天,意味问题相当大。依照常理,若只是系统调整可靠码头解决,重返干坞则代表结构或关键技术遇上难题。
黄征辉更批评,民进党过去在“潜艇自造”议题上“政治宣传过度”,却未诚实面对风险。民进党常高喊“防务自主”口号,但包括“勇鹰”教练机也曾出现大量故障单,显示本土防务产业仍在摸索。他质疑,潜艇案背后庞大预算与岛内合约利益,可能使政治力过度介入。若问题未解决就仓促交艇,后果难以承担。
对于黄曙光辞职,黄征辉更语带保留地表示,黄曙光既是“潜艇自造”的推手,也可能是“关键杀手”,暗示整个计划在交艇前夕恐遇到重大挑战。他呼吁台海军与台当局应以安全与实际状况为重,避免因政治压力牺牲品质。
目前台当局防务部门未回应外界对“海鲲号”延迟与技术问题的进一步质疑,只重申将全力赶工。岛内业界观察,“海鲲号”原本作为台军“潜艇自造”象征性里程碑,若11月交船再度生变,恐引发台当局“防务自主”政策的信任危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