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告营销圈,华与华是不少企业熟知的合作方,老板华杉不仅人脉广,还和兄弟一起搞起了图书出版业务读客文化。
这家2022年登陆创业板的公司,靠着引进符合中年读者口味的书籍,早年也有过不错的表现。
可随着90后、95后成为消费主力,读客文化的日子渐渐不好过了,尤其是2025年上半年,不管是营收还是利润,都出现了明显下滑。
想要在当下的市场里稳住脚跟,对它来说越来越难。
图书市场不行了
说实话,现在实体书行业是真衰败,大家除了中高考学生,不管在哪都抱着手机,看书时间少得可怜。
![]()
读客文化2025年半年报数据惨得很,上半年营收1.68亿元,同比降了15.38%,归母净利润612.57万元,降了46.90%。
扣非归母净利润317.59万元,更是降了57.76%,而且自2022年上市以来,它的营收和净利润就一直双降,照这下滑速度,未来一两年很可能就亏损了。
![]()
为啥业绩这么差?关键是销售费用还逆势涨了24.06%,达到2257.5万元,营收却降了15.38%,费用和收入对着干,扣非净利润自然大幅下滑。
更要命的是,公司非经常性收益占净利润的97.1%,这说明利润基本靠投资收益这类非常规收益,主营业务根本不赚钱。
再看具体业务,纸质图书还是主要收入来源,收入13800万元,占总收入82.16%,可同比降了19.33%,毛利率也降了5.66个百分点,只剩29.66%。
![]()
数字内容业务收入2979万元,占17.69%,虽涨了14.59%,毛利率也升了9.4个百分点到44.72%,但基数太小,根本顶不上纸质书的下滑。
版权运营和推广服务这些业务收入更少,加起来都不到总收入的0.2%,基本没啥用。
资产负债表漏洞多
读客文化纸质书收入跌得比行业整体惨多了,行业码洋才降0.73%,实洋降0.31%,它却降了19.33%,明显是没跟上行业变化。
而且上市融的钱也没用来搞转型,没能开辟新的赚钱路子。
要是说利润表是公司的脸,那资产负债表就是骨骼肌肉,读客文化这“骨骼肌肉”问题可不少。
首先应收账款一直很高,周转率还下降,这说明卖了书钱收不回来,现金流紧张,投入的版权和新书项目也没转化成好销量。
![]()
同时货币资金比年初少了67.48%,短期债务却有704.93万元,财务规划一团糟,其次预付款项高达8180万元,大部分是预付版权费,把大量资金都占住了。
还有存货,全年营收才4亿左右,存货就有7418万元,实体书卖得慢,资金被占用不说,还得担心卖不出去减值。
半年报里存货跌价准备已经1684万元,计提比例18.5%,而且半年报没审计,到年报审计时很可能还要多提,到时候亏损就更难避免了。
抓不住年轻消费者
像西贝老板贾国龙这代60后企业家,虽然赶上了好时候,但对现在消费者心理根本摸不透。
华与华的营销也是盯着企业家,靠创意不靠精准营销,到了存量竞争时代,这老一套就不行了,读客文化也一样,之前标榜的“创意流水线”方法论,2025年上半年彻底失灵了。
2025年上半年读客才推了55个新品,同比少了近40%,2023年之后就没出过《藏地密码》《半小时漫画》那样火的IP。
![]()
新出的《厌女》《骗子家族》虽说有点名气,但也没形成规模效应,老IP还在走下坡路,华与华擅长的“超级符号”策略,比如统一封面、夸张腰封文案,在短视频时代也不管用了。
现在读者更吃“这本书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这种真实情感表达,读客还在用“千年隐秘”“史诗级”这种老模板,根本吸引不了年轻人。
读客和西贝一样,都是因为跟不上时代,老营销不管用,才慢慢不行了。
结语
读客文化如今的困境,是业绩下滑、财务漏洞与抓不住年轻人的多重叠加。
营收利润连年双降,资产负债表问题频出,老营销方式又打动不了年轻群体,每一环都在拉低它的发展潜力。
![]()
它没能借上市机遇做好转型,反而在实体书行业变化中逐渐掉队,若想改变现状,读客文化得先看清自身问题。
从调整业务结构、优化财务规划、贴合年轻人需求入手,否则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只会越来越难走,想要重现往日好光景更是难上加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