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不懂人情世故,没一点眼力劲儿,连敬个酒都不会。不管你是什么年龄段,应该都被差不多的话术洗脑了。过去想办个什么事,就得学会应酬、陪笑、喝酒、抽烟。
但随着新一批年轻人成为职场主力军之后,一切好像都变了。一方面,白酒卖不出去了,各大酒厂纷纷出台自救方案,什么水果味白酒、白酒味咖啡都来了;另一方面,年轻人是真的不吃这一套,敢在宴席上强行让我敬酒,我就敢直接翻脸。
来看几个新闻:2022年10月份,在南京的一家火锅店里,王某请客吃饭,但是在敬酒的时候,因为没有对饭局上的张某始终用尊称,并且敬酒的顺序靠后,张某就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于是两个人就吵起来。
张某当场情绪失控,冲到厨房里拿起菜刀,砍伤了王某。可别以为这种新闻是个例,在去年,山西介休市宋古乡也发生了一起同样令人心痛的酒局事故。人大主席卢某组织了好几个干部聚餐,而饭桌上40岁的安某因为自己的职位比较低,就成了被劝酒的重点对象。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和态度,不得不硬着头皮一杯接一杯地喝,最终因为饮酒过量……
于是你发现没有?这种酒局都有共同点:酒好不好喝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让喝的、怎么喝的。那些位置高的人掌握着话语权,他们压根儿不在乎你爱不爱喝,在乎的是你听不听话。你喝了,那就是听话;你不喝,那就是不给面子、不识抬举、不会做人。
但是年轻一代是抱着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长大的,他们在网络世界里聊惯了,习惯了平等对话。在他们看来,职场关系本来就是一种契约关系:我负责干活,公司负责给钱,就这么简单。他们更愿意靠实力说话,想聊天可以,想吃饭也没有问题,但非得逼着谁喝得脸红脖子粗才算有诚意,那不好意思,不奉陪了。
《中国新闻周刊》就曾在社交网络上发起过“年轻人有多反感酒局文化”的问卷调查,一共有69.3万人投票,其中有58.3万票表示极其反感,并且不能接受;有10.1万票表示现实中很难拒绝,身不由己。
以前的人们可能确实需要在酒桌上交换信息、建立人脉,这样一顿饭的时间,名片发了一圈,关系就拉近了。但对现在的人来说,他们更愿意在自己真正喜欢的圈子里认识同行,比如打个游戏、玩个飞盘、追个乐队,那才叫交朋友。而不是在酒桌上陪笑脸,还要应付那些边界模糊、有时还带着点低俗的玩笑。他们追求的是真正的放松和有趣的灵魂,而不是疲惫的应酬和能喝的酒量。
而且,过去对喝多了伤身体只是一种模糊的概念,但现在,随手一搜就能看到大量科学研究,清楚地知道酒精对肝脏、大脑的具体伤害。当他们听到“舍命陪君子”这种话时,脑子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可能是“这都什么年代了,还用自己的健康来证明诚意”。
成功这条路在现代人眼里也变了样。过去可能确实有人靠着能喝一路高升,但在今天这个越来越依赖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时代,年轻人更相信真才实学。他们见过太多靠酒桌关系上位的人,最后摔得很惨,也清楚地知道真正可持续的职业发展,靠的是不断学习的能力和扎实的工作成果,而不是那些酒场上的情感绑架。
他们对潜规则不是不懂,而是选择了不屑。靠你敬我、我敬你撑起来的酒桌文化真的已经走到头了。如果你非要说那些不参与酒桌文化的人是没礼貌、不尊重人,那也只能说明你还活在上一代,因为这一代的年轻人,他们压根儿就没想过自己要当酒桌上的“人”。酒没问题,喝酒也没问题,但是酒桌文化就是有问题。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