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盖房子可是大事,当然现代也是(笑)。
一生可能就那么一次,可要把所有“彩头”都弄好。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不仅要正,还得讲究吉利。
于是就有了在房梁上放钱币的习俗,这种钱就叫“房梁钱”。
![]()
网友“钢刀馅饼.”在奶奶家房梁上发现布袋
古人相信,房梁是整座房子的脊梁,在上面压上几枚铜钱,就能保佑家宅平安,财源稳固。
江浙一带这种习俗更常见,用红布或红纸把铜钱包好,稳稳钉在梁上,既是讨个彩头,也寄托了“房中有财、梁上有金”的美好愿望。
时间一久,铜钱和红布腐蚀在一起,如果环境潮湿,那还会裹上一层黑亮、灰黑或淡绿的包浆,这就叫“房梁锈”。
这和之前提到的“垫背钱”不一样,带红布的房梁钱很受欢迎。
![]()
园地泉友收到的房梁钱
碰到这种钱币可不要把红布给剔除,它就像给钱币穿了件丝绸衣裳,能加身价的......
以清代民国为主,因为离我们近。偶尔也能见到明嘉靖、万历、天启,甚至早到唐代的开元通宝。
一般人家放的是普通制钱,当然也能找到一些好版别。而大户人家,自然找到“珍品”的概念更高,比如北京故宫修缮时,就曾在房梁上发现过一套精美的“祈福金钱”,那可不是寻常百姓家能有的。
但要说最传奇的房梁钱,还得数民国29年(1940年),也有一说是1935年,在北京房山发现的那两枚。
![]()
国家博物馆藏 皇统元宝
那一年,有个泥瓦匠拆旧房,在一座金代古屋的房梁上,摸出两枚铜钱,第一枚是金代“皇统元宝”。
其实这枚钱币的历史疑云到现在仍未解开。金熙宗完颜亶,虽然名义上是皇帝,但实权一直掌握在宗干、宗弼等几位辅政大臣手里。
那时候朝廷混乱,皇帝自己都顾不上朝政,杀来杀去,哪有心思好好铸钱?
但他本人深受汉文化影响,学的是儒家经典。在他心里,一个正统王朝该有的东西,比如礼仪、官制,也包括自己独有的钱币,那都是必不可少的“门面”。
所以,“皇统元宝”极大概率是他在皇统年间,试铸的钱币。
![]()
那时候金国市面上主要流通的还是宋钱,前朝也铸过,根本不急着发行新货币。完颜亶铸钱,更像是一种政治上的宣告和象征。
一个被架空的皇帝,在政务上插不上手,内心难免会有些想法。通过铸造一枚带着自己年号的钱币,这就是在向天下宣示:“我才是正主,这是我皇统的时代。”
当然,此人后期酗酒滥杀,朝廷斗争激烈,估计也没什么人真正用心去推行这套新钱币。
所以“皇统元宝”成了一枚身世神秘的孤品,当年发现后(也有一说出自辽宁法库县),经骆泽民转售,在1941年以联币3700元转让给收藏家李映庵,最终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
天显通宝 图源网络
第二枚就更传奇了,骆泽民当年得到天显通宝后爱不释手,特地弄了个铁盒子塞满了棉花,走到哪里都贴身带着,生怕碰掉一点点包浆。
原以为他会一直收藏到终老,奈何还是败给了金钱!1942年,财力雄厚的日本人大川铁雄出价高达日本金票7000元,这在当时还没贬值,据传这笔钱可以买下北京前门一整条街。
大川铁雄得到后,在东瀛泉界名声大振,还当上了东洋泉印学会的副会长,连书房都改叫“天显堂”。
这枚钱在他死后捐给了日本文化厅,至今还在那里。后来国内还有几位大藏家想凑资金赎回,但不了了之。
![]()
传为日本人收藏
可这几十年,情况慢慢变了。在东北、内蒙一带,不断有人掏出天显通宝来。先是辽博亮出了清代名家旧藏的一枚,接着辽宁藏家也展示了自己的珍藏。
这么一来,争论可就大了。南方的老派泉家们习惯了过去“孤品”的说法,对国内新现身的这些钱,觉得不太靠谱。
而北方新成长起来的学者们则坚信,咱们这片土地上肯定不止一枚。
![]()
华夏2021年5月拍卖:45.2万
但现在很多资深泉友都知道了,出现的疑似真品已经十几枚了。连华夏的聊天室都曾拍出过一枚,所谓“孤品”一说,早就成了老黄历。
有意思的是,这些钱的版别还不一样,有的“显”字像绞丝,有的“业”字写法特殊,这说明它们很可能不是同一批铸造的。
如今,很多大珍都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传说,但仍是无数玩泉人所向往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