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别被短视频骗了!知名教授扒出房价真相,虚假房源坑了多少购房者

0
分享至



前言

在当下的短平台,关于北上广深楼市“崩盘”“暴跌”的内容频繁出现,这些极具冲击力的表述不仅搅动消费者与投资者的情绪,更对公众认知产生显著影响。

经济学家郎咸平及其团队通过对189个独立短的量化分析,试图拆解这些内容背后的真实与虚假,为市场认知纠偏。

这场对楼市信息的“打假”,不仅关乎数据真伪,更折射出当前房地产市场复杂的结构性变化,以及信息传播中流量至上带来的认知偏差。

那现在楼市中究竟藏着多少骗局?郎咸平的分析揭露了多少真相?



拆解短中的四类楼市陷阱

现在短平台中所谓的“房价暴跌”,往往存在明确场景限定,并非覆盖整个市场的普遍现象。

从郎咸平团队的调研来看,这些被夸大的“下跌”案例,大多集中在特定类型房产上,且背后隐藏容易被忽视的关键信息。

首当其冲的是公寓类产品,许多短宣称“海景豪宅暴跌50%”“楼盘单价腰斩”,但深入追踪后发现,这些降价标的多为商业公寓,而非70年产权的普通住宅。



以某热门“暴跌”楼盘为例,短中强调的“7字头单价”,实际是公寓的营销噱头。

这类产品本身定价逻辑与住宅不同,且交易成本极高,若原价100万元的公寓涨到200万元,卖出时各项税费与手续费合计接近40%,看似涨价实则利润微薄。

但短往往刻意模糊“公寓”与“住宅”的属性差异,用公寓的价格波动替代整体楼市走向,制造恐慌感。



其次是“老破小”的局部降价。部分内容提到“上海老破小降价54%”“北京58平方米两居室2022年售价630万元、2025年降至295万元”,这些案例并非无差别发生,而是集中在三类场景。

一是学区属性弱化的房源,随着教育政策调整,“买房必入学”的逻辑被打破,这类房产的溢价自然消退;

二是房龄超25年的高龄楼栋,这类房子不仅面临设施老化、贷款年限缩短等问题,还与当下购房者对居住品质的需求脱节;

三是远郊区的房源,通勤成本高、配套不完善,在市场调整期更容易出现价格松动。

但短通常只呈现“降价幅度”,却隐瞒房源的具体缺陷,让观众误以为所有老房都在“崩盘式下跌”。

此外法拍房与中介套路也成为误导源头,有不少人鼓吹“法拍房捡漏”,却不提其隐藏风险。



2025年数据显示,31%的法拍房存在未披露的高额欠费,平均每套隐藏成本达房价的22%,有购房者以360万元拍下房源,最终税费与欠费合计超600万元,远超市场价。

在中介相关的虚假内容中,“雇人假扮看房客施压房东”“挂虚拟低价房源引流”“签阴阳合同吃差价”等套路频发。

这些行为本质是中介为追求佣金的短期操作,却被包装成“楼市遇冷、房东急售”的市场信号。

从市场规律来看,任何商品的价格波动都与自身属性、配套条件紧密相关,楼市更是如此。

短为博流量,刻意剥离这些关键前提,用局部案例替代整体市场,用极端情况渲染普遍危机。

这种“断章取义”的传播方式,不仅扰乱公众判断,更对真正有购房需求的群体造成误导。



楼市分化下的认知错位

当短中的“暴跌”与公众实际感受交织时,市场往往陷入“有人说跌、有人说稳”的认知混乱。

但结合官方统计数据与市场结构分析,这种差异并非矛盾,而是楼市分化的必然结果。

从国家统计局数据来看,2025年1月至8月,北上广深的房价走势相对平稳:北京一手房下跌1.1%,二手房下跌4%。

而在上海一手房上涨3%,二手房下跌2.3%,广州新房微涨0.02%,二手房下跌3.8%;深圳新房上涨0.9%,二手房下跌2.1%。

整体而言,一手房价格基本稳定,二手房跌幅多在5%以内,远未达到短中“40%跌幅”“全面腰斩”的程度。

但为何部分购房者会有“房价跌了20%至30%”的强烈体感?核心原因在于楼市的“结构性分化”。



当下市场早已不是“所有房子都涨”的普涨时代,而是“好房抗跌、差房承压”的分化时代——内环内房龄10年以内、配套完善的次新房,价格依然坚挺。

但叠加“老破小+学区弱化+远郊区”多重不利属性的房源,价格下跌20%至30%并不罕见。

这种“叠加多重不利属性的下跌”,让持有这类房产的业主感受强烈,而持有优质房产的群体则觉得“房价没跌”,两种感受均为真实,但都不能代表整体市场。

这种分化背后,是楼市逻辑的深层转变。

过去20年,房地产市场处于“增量扩张”阶段,投资属性主导,无论房子品质如何,只要买入就能升值,这种“普涨惯性”让公众形成“买房必赚”的认知。



但如今市场进入“存量优化”阶段,居住属性回归,购房者更看重房子的实际价值——房龄、地段、配套、户型等因素直接决定房价走势,高龄、偏远、功能缺陷的房子,自然会面临“价值回归”。

短恰恰抓住公众对“普涨时代”的路径依赖,用“部分房子下跌”否定整个市场的稳定性,忽略楼市从“野蛮生长”到“理性分化”的必然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认知错位不仅影响普通购房者,还可能对政策制定产生干扰。

若决策者被短中的虚假信息误导,误判市场整体形势,可能出台与实际需求不符的政策,反而不利于楼市平稳发展。

因此区分“局部现象”与“整体趋势”,用数据说话、用逻辑分析,才是理解当前楼市的关键。



流量狂欢下的楼市思考

郎咸平团队的调研,不仅是对短虚假信息的反驳,更引发对当下楼市信息环境与市场趋势的深层思考。

在流量至上的传播生态中,如何避免被误导?在楼市分化的背景下,购房者与投资者又该如何决策?

首先大家最先要警惕的,是“情绪先行”信息陷阱,短的核心诉求是“吸引注意力”,而非“传递真实信息”,因此往往用极端词汇、夸张案例激发观众的焦虑或贪婪情绪。

另外大家也要理解楼市“分化”的长期逻辑。从国际经验来看,成熟市场的楼市必然呈现分化趋势。



核心城市的核心区域房产,因稀缺性强、配套完善,往往能保持稳定;而远郊区、非核心地段的房产,更容易受市场波动影响。

对于刚需购房者,与其被“暴跌”信息迷惑,不如聚焦自身需求:若为自住,重点关注通勤、教育、医疗等实际配套,若为投资,则需更谨慎,避免买入房龄过长、配套薄弱的房产。

再者要正视“有效需求”的真实状况,有观点认为“楼市刚需仍在”,但从经济学角度看,“刚需”必须建立在“有效需求”之上,即购房者有购买意愿且有支付能力。

当前北上广深的房价收入比普遍在15倍至40倍,年轻人需工作数十年才能负担一套房,且就业压力增大,许多人的“购房意愿”难以转化为“购买能力”。



这种情况下,租房成为更多年轻人的选择,也推动租赁市场的发展。

最后大家一定要回归信息传播的责任层面。

无论是自媒体博主还是房产中介,都应意识到楼市信息的特殊性,它不仅关乎个人投资,更影响家庭决策与市场稳定。

刻意造假、夸大其词的行为,短期可能获得流量与收益,但长期会破坏自身信誉,也扰乱市场秩序。



结语

正如郎咸平所言,这些短可以讲正面,也可以讲负面,但不能危言耸听,要讲实话,这不仅是对信息传播者的要求,也是市场走向理性的基础。

从“普涨狂欢”到“理性分化”,当前的楼市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期。

在这个过程中,虚假信息与认知偏差难免存在,但只要坚持用数据说话、用逻辑分析,不被流量裹挟,就能穿透迷雾,看到市场的真实面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闺蜜让我当心男友,我婚前把房子卖了,婚后第3天婆婆露出真面目

闺蜜让我当心男友,我婚前把房子卖了,婚后第3天婆婆露出真面目

农村情感故事
2025-10-12 18:26:37
不用上场就能净赚15万美元,当总决赛替补也太香了

不用上场就能净赚15万美元,当总决赛替补也太香了

网球之家
2025-11-03 21:29:59
军长叫来500士兵砸场,警察局长吓得直冒冷汗,起因竟是一个杯子

军长叫来500士兵砸场,警察局长吓得直冒冷汗,起因竟是一个杯子

朝暮书屋
2024-04-26 17:08:50
上海夫妇高调寻子,得知亲儿子是残疾人后又拒相认,全员恶人谁最可悲?

上海夫妇高调寻子,得知亲儿子是残疾人后又拒相认,全员恶人谁最可悲?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
2025-11-03 16:36:44
从一品大臣沦落到丧家之犬,盛宣怀仅用了15天

从一品大臣沦落到丧家之犬,盛宣怀仅用了15天

尚曦读史
2025-11-01 22:20:08
朱德军衔编号是004,直到60年后才揭开001是谁,佩服毛主席的格局

朱德军衔编号是004,直到60年后才揭开001是谁,佩服毛主席的格局

老范谈史
2025-10-29 22:29:03
本周北京明显降温!该穿啥衣服?最新预报——

本周北京明显降温!该穿啥衣服?最新预报——

BRTV新闻
2025-11-03 17:35:20
郭汝槐回忆:吴石潜伏台湾10月牺牲,失在侥幸

郭汝槐回忆:吴石潜伏台湾10月牺牲,失在侥幸

优趣纪史记
2025-10-26 12:24:12
“我恨不得丢了她”,宝妈公开承认厌恶10岁女儿,引数万网友共鸣

“我恨不得丢了她”,宝妈公开承认厌恶10岁女儿,引数万网友共鸣

温读史
2025-10-10 10:22:51
德转列左边锋身价榜:维尼修斯1.5亿欧居首,KK第二

德转列左边锋身价榜:维尼修斯1.5亿欧居首,KK第二

懂球帝
2025-11-03 02:51:32
吴石牺牲后,李克农的潜伏小组立不世之功,可拍《沉默的荣耀2》

吴石牺牲后,李克农的潜伏小组立不世之功,可拍《沉默的荣耀2》

野史日记
2025-11-02 22:20:03
外交部:中方决定将对法国等国免签政策延长至2026年12月31日

外交部:中方决定将对法国等国免签政策延长至2026年12月31日

环球网资讯
2025-11-03 15:38:57
钱学森去汇报工作,聂荣臻突然问:谁给学森同志配这么高档的车?

钱学森去汇报工作,聂荣臻突然问:谁给学森同志配这么高档的车?

Thurman在昆明
2025-11-02 11:10:26
法兰克福冠军赛首日赛程:13场比赛,日乒4场,伊藤美诚再战曾尖

法兰克福冠军赛首日赛程:13场比赛,日乒4场,伊藤美诚再战曾尖

湘楚风云
2025-11-03 22:40:38
中国颜值巅峰的6个AAAAA景区,去过3个很幸福,去过6个此生无悔!

中国颜值巅峰的6个AAAAA景区,去过3个很幸福,去过6个此生无悔!

户外钓鱼哥阿勇
2025-10-21 08:15:56
长得像180cm,实际身高168,54岁当爷爷的年龄当爹,像换了一个人

长得像180cm,实际身高168,54岁当爷爷的年龄当爹,像换了一个人

动物奇奇怪怪
2025-10-26 13:21:07
如果不降低部分人员的养老金,养老金制度或将不可持续

如果不降低部分人员的养老金,养老金制度或将不可持续

逻辑与常识
2025-10-09 07:09:53
催生无效后,国家换方向了!马光远的“新思路”,正在得到认可!

催生无效后,国家换方向了!马光远的“新思路”,正在得到认可!

小谈食刻美食
2025-11-01 16:01:25
军事 | 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行之际,国防部长董军对小泉进次郎怎么说?

军事 | 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行之际,国防部长董军对小泉进次郎怎么说?

新民周刊
2025-11-03 09:06:39
多名院士提倡:超过60岁的老人,宁可在家做家务,也别出去做这些

多名院士提倡:超过60岁的老人,宁可在家做家务,也别出去做这些

瓜汁橘长Dr
2025-11-02 13:42:14
2025-11-04 00:04:49
刘森森
刘森森
欢迎大家来关注我谢谢
2968文章数 13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信达·繁花里 | 老照片征集活动 温情启幕

头条要闻

57名储户在银行大厅受骗损失千万本金 当地成立调查组

头条要闻

57名储户在银行大厅受骗损失千万本金 当地成立调查组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环比增长28.7% 方程豹品牌10月销量31052辆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旅游
手机
艺术

教育要闻

世界上最大的托举,是父母的黄金二十年

这些才是适合普通人的穿搭!多穿基础款和半身裙,简约又得体

旅游要闻

“粤享暖冬 乐游广东”消费季推出四大活动五大品牌六大优惠

手机要闻

华为突然推送3.68GB大更新:Pura 80获推,你收到更新了吗?

艺术要闻

90后跨国夫妻,到浙江山居:花20万租20年,值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