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G7和欧盟在美国的芝加哥开会后,做出了一个针对稀土的限价协议,这让人不禁想起了它们对俄罗斯石油的限价。
![]()
俄乌战争爆发后,G7宣布对俄罗斯石油进行限价,规定俄罗斯对外出口石油价格不得超过每桶(137公斤)60美元,企图用这种手段削弱俄罗斯的经济实力,逼迫俄罗斯结束俄乌战争。而到了2025年,欧盟又将俄罗斯每桶石油的价格限制在了47.6美元。
与对俄罗斯的限价是限制最高价不同,西方这次对稀土给出的是最低价。只是这个最低价不是针对外部,而是G7和欧盟国家的稀土厂商其生产的稀土,不得以低于标准价的价格出售。
西方国家这么做其实就是在给予自己稀土厂商补贴以让其有利可图,想要以这种方法鼓励厂商投资稀土开采和提炼,从而搭建起一条自给自足的稀土供应链。
看到这个消息,码字的不由得很是感慨啊。
稀土是现代工业的维生素,越是高端的产业就越是需要,因此这是一个未来肯定比石油更为重要的战略资源。西方的这次动作不啻于对东大宣战,一场没有硝烟的稀土战争正式开打了。
![]()
新华社主办的报刊《参考消息》,是国内唯一可以合法直接刊载外国刊物内容的报纸。早在20年前,国外有关稀土的报道,就一直是《参考消息》转载的重点内容。
早年《参考消息》转载的那些西方有关稀土的报道中,西方就已经对东大在全球稀土出口中占据绝对多数份额感到不安了。2012年东大稀土矿出口在全球占比中达到了巅峰,占到了全世界稀土出口的九成以上,而当时东大在全球稀土矿探明总储量中仅仅占比23%。
不过那时东大稀土精炼技术还不如西方,因此西方媒体担心的重点是,东大会不会利用自己占据稀土出口绝对多数份额的优势,提高稀土矿的售价,从而让西方没有了廉价获得稀土矿的来源。
当时西方不断有学者和官员对东大在全球稀土出口中的绝对优势份额感到担心,因此他们鼓动西方公司开采东大之外的稀土矿作为替代。而西方媒体也不断报道世界的某处发现了大型稀土矿,西方公司趁机以此作为压低东大稀土矿价格的筹码。
![]()
那会儿的西方虽然没有像给俄罗斯石油定最低价这样明目张胆,但是它们通过各种渠道一直在对东大施压,试图给东大的稀土出口规定一个最高价,希望东大像是非洲一样永远就这么给它们当廉价矿产的来源。
所以当东大开始限制稀土出口量关停落后稀土产能时,西方国家又指责东大恶意抬高稀土矿价格扰乱世界供应秩序。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东大的稀土矿出口在全球中的比例虽然降低了,但是依旧占到了全球的37%以上,稳居世界第一。更重要的是,在此期间东大通过技术突破,掌握了全球稀土矿精炼的92%产能!
尽管东大的稀土矿出口占比已经下降了很多,但是西方国家稀土矿自给率却并没有上升多少。为啥二十年过去了,西方明明看起来一直都很重视稀土生产,可反倒是被东大甩得越来越远了呢?
![]()
西方别看它嗓门大,但是落到实处地保障稀土供应的行动却并不多,这其中资本主义的劣根性展露无遗。
其实稀土在全球并不稀有,但是稀土元素普遍都是十分活跃的元素,因此在自然状态下它们都是伴生在其它诸如铝等为主的矿产中,因此稀土矿其实是铝等主矿的副产物。
所以稀土开采最令厂家头痛的问题中,将稀土矿从主矿中分离出来还不是最主要的,分离出来的那么多主矿要如何处理才是最难的问题。
东大作为世界工厂,主矿自然都有其用途能消化掉,稀土矿确确实实只算是附赠。可西方国家是冲着稀土矿去的,庞大的主矿它们根本就没有渠道处理。
比如每生产一吨镓,就需要提炼四十万吨铝土矿,至少会产生5.6万吨以上的铝锭。
所以稀土开采真正占了开采成本的大头的正是这些主矿,它们要是卖不出去,那就只能是由稀土矿产独自承担开采成本了。因此西方公司自己开采出来的稀土矿无不比东大的贵得多,于是听信西方政府补贴承诺开采稀土矿的西方公司,最后纷纷因为成本高企而关停了矿场。
![]()
坦桑尼亚的稀土矿
这些年西方公司通过向第三世界国家转移技术、提供资金,让第三世界国家开采其稀土矿产,这才将东大的稀土矿出口占比给降了下来。但是东大的稀土矿出口占比下降如此大,也是因为东大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后开始保护自己的稀土资源,主动减少初级产品出口并削减落后产能。
之前提到的这些稀土矿仅仅是粗矿,要精炼里面一些最为有用的稀土元素如镓等,尤其是要达到可用于武器装备中的程度,蓝星如今只有东大才有相应的精炼能力。
比如美国费尽气力可以把镓精炼到纯度达到99.999%,但东大却可以精炼到99.9999%(甚至还能更进一步)。看起来美国精炼的一公斤镓似乎仅仅比东大的一公斤精炼镓少了还不到1克,但是作为军机雷达材料时,两者却是合格与不合格的差距!
![]()
没想到吧,就是这不足万分之一的差距,使得东大在世界最先进雷达有源相控阵雷达应用上吊打美国。毕竟美国通过合法和非法渠道,每年从东大搞到的精炼重稀土矿就那么多,分配给了空军,那就只能委屈海军了。
所以只靠这不足万分之一的差距,东大便能手拿把掐美国军工的脖子。
其实这些重稀土矿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因此早年就有西方学者建议建立专门的回收工厂,从报废的工业品中回收这些重稀土矿。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却并未见西方建立起相应的回收工厂。
这应该是由于西方政府并未有明确政策,会给予这类回收企业相应的补贴。眼见没有钱赚,自然也就没有哪家资本主义企业愿意干这个活了。
![]()
从回收稀土没有人做这件事上可以看出来,西方迄今为止建立自给自足的稀土供应链之所以会失败,除了资本主义的逐利性外,也跟西方国家政府缺乏战略眼光和决策魄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尽管早在二十年前就有西方学者指出西方对东大的廉价稀土矿产过于依赖,但是狂妄的西方觉得自己手握全世界经济命脉,因此当时根本不以为意,觉得自己可以轻松拿捏东大。
于是就这么温水煮青蛙一天天过去了,到如今意识到问题严重,于是G7和欧盟搞这么一出最低售价鼓励企业投资稀土产业,希望靠这种亡羊补牢的措施扳回一城。
可我们都知道,西方政府几年一换届,上一任政府承诺的事情下一任政府会不会认,这个谁也不敢打包票。
而要构筑一条自给自足的稀土产业链,首先需要去开采矿产并构筑相应的运输渠道,其次需要建立相应的精炼工厂并且还得技术研究突破,最后这些精炼的稀土矿还要能卖得出去。
![]()
开矿、筑路、储能、建厂,这每一样以当今西方的效率,哪一个不需要数年的时间;等矿开好、路修通、电攒够、厂建起,还需要等技术突破达到购买者需求,这何时能办到就是一个未知数了;所以最后这些粗矿还得拉到东大去精炼,其中一些极其稀有的矿产只能是作为提炼的费用交给东大。
即便是精炼技术突破了,可产品还得跟东大的同类产品在市场上竞逐。要是东大卖价比自产成本更低,那以资本家的尿性,直接买东大的冒充是自己产品交差,这样不是更赚吗?
所以啊,奇迹般的西方政府难得的政策前后一致,而西方公司也把稀土产业链这一套都弄出来了,资本主义的逐利性也会帮我们收编他们的。
即便是西方政府咬牙不惜血本地买自己公司产品,这产业链建成至少也二十年(这还是一切都顺利的情况下)时间过去了。趁此时机,东大在军工等方面已经将西方同行给甩开了,一个车尾灯它们都看不到的距离了。
![]()
慢慢跟在后面吃灰吧,您。
稀土掐脖子从来就不是什么阴谋,它一直都摆在明面上,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阳谋。
西方不是没意识到其中的危机,二十年间也一直有西方学者在呼吁西方建立自己的稀土供应链,但是资本主义的劣根性导致西方二十年间一直选择了装鸵鸟。
战争的胜负都是由战场之外的因素决定的,这场稀土战争中西方不但是仓促上阵,更是连破釜沉舟的觉悟都没有。这还想赢下战争,就只剩下了东大自己犯蠢一途了。
我们未来会不会犯蠢呢?
堡垒最怕的都是被从内部攻破。
觉得码字的文章还行,走过路过看过请赞个粉个转个。
谢谢大家的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