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门逛菜市场,常能听见摆摊的阿姨跟顾客搭话:“这菜是早上从厦门运过来的,新鲜得很!”抬头往海边望,1.8公里外厦门的高楼清清楚楚。
可要是在台当局的嘴里,这儿又是“台湾地区管辖”。
明明离福建这么近,日子也跟福建绑在一起,金门的归属到底是哪?
![]()
水、路、货都连着福建
金门以前最愁的就是水,岛上就那么几个水库,雨季水多了排不掉,旱季见底了,连洗衣服的水都得省着用。
高粱酒是金门的招牌,可酿酒要大量好水,旱季酒厂只能减产,老板们急得转圈。
![]()
眼看岛上日子难,2018年福建给金门通了水,从晋江拉的管道,一开通就解了大难题,到现在七年了,总共供了超4300万吨水,每天的量占金门用水的八成多,水质次次检测都合格。
今年年底还要修个封闭式输水通道,就算台风天也不怕断水,金门人再也不用为喝水犯愁。
![]()
出门更不用说,2004年“小三通”没开通前,金门人要去大陆,得先飞台湾本岛,再转机到福建,折腾一整天。
现在从金门坐船去厦门,最快40分钟就到,比去台湾本岛近多了。
![]()
2025年暑运的时候,一天最多有6000多人坐船往返,平时每天也有4000多,码头里全是拎着行李的人,有去厦门走亲戚的,有来金门旅游的,还有拉着货的小商贩。
金门到福建的货物流通也方便,金门的贡糖、高粱酒,装船运到厦门,再分去福建各地;福建的蔬菜、水果,早上从泉州菜地摘下来,中午就能摆上金门的超市货架。
![]()
大陆游客占了金门旅游收入的四成,码头边的小吃摊老板,见着大陆游客就用闽南语招呼。
现在大家最盼的是厦金大桥,厦门那边已经修了快三成,刘五店航道桥的主塔盖到一半了,环岛路的隧道也挖了200多米。
![]()
按计划2027年底就能通车,到时候从金门开车去厦门,半小时就到,比在台湾本岛跨个市还快。
国台办最近还说,通电、通气的前期准备也做完了,以后金门的电、天然气也从福建来,日子只会更方便。
![]()
老祖宗传下的根:人、房子、规矩都来自福建
金门上的人,祖上基本都是从福建迁来的,最早是西晋末年,中原打仗,福建沿海也乱,苏、陈、吴这几个家族,带着家当坐小渔船躲到金门,开垦荒地盖房子,慢慢扎了根。
现在岛上的祠堂还留着福建祖地的堂号,比如苏家祠堂挂“武功堂”,陈家挂“颍川堂”,跟泉州、漳州的祠堂一模一样。
![]()
祭祖的时候,长辈会翻着族谱跟晚辈说:“咱们的根在福建南安”“祖籍是漳州龙海”,没一个说自己根在台湾本岛的。
金门山后村有十八间老房子,叫“王家厝”,是清朝光绪年间盖的,当时王家从福建南安过来,赚了钱就照着闽南红砖厝的样子盖房。
![]()
红砖是漳州砖窑烧的,梁木是从闽江上游运下来的,连砌墙的师傅都是从福建请的。
现在这些房子还住着人,墙上的砖雕、屋檐的燕尾脊,跟泉州老城区的古厝没差别,游客来这儿都说是“看到了福建的老房子”。
![]()
要说行政的归属,金门从来没跟福建分开过,五代十国的时候就归泉州管,明朝设了“金门守御千户所”,专门防倭寇,当时守军归泉州卫指挥,跟泉州的崇武所一起护着福建沿海。
清朝的时候属泉州府同安县,县里的官由泉州府派,收的税也交去泉州,1915年设金门县,还是归福建厦门道,厦门道本就是泉州府的延伸。
![]()
金门县总兵署传统红灯笼清朝衙门
1949年后两岸分治,大陆的地图里,金门一直划给泉州。
台当局后来搞“精省”,1998年把“福建省政府”变虚,2018年民进党又给解散了,改成“金马联合服务中心”,可没敢改金门人身份证上的地址。
现在金门人身份证上还是“福建省金门县”,跟台湾本岛居民的“台湾省”标识,清清楚楚不一样。
![]()
心里的认同:谁说啥都改不了
民进党想让金门跟福建断联系,可金门人根本不买账,后来记者采访,老人们都说“不认可”,觉得这是故意拆两岸的联系,“我们祖祖辈辈是福建人,改得了机构,改不了心里的认头”。
金门县长陈福海也常说:“金门历来是福建的县,不是台湾的。”他还提了“四大宣言”,想把金门变成“永久非军事区”,推动跟厦门合作。
![]()
疫情期间“小三通”断航,不少金门人在厦门有亲戚,有的老人子女在厦门工作,有的年轻人在厦门上学,见不着面急得慌。
陈福海赶紧跟大陆沟通,呼吁恢复探亲专船,最后促成了通航,不少家庭春节前总算见上了面。
民间的来往更挡不住,金城镇民权路有个王老板,开杂货店快50年了,货八成是从厦门进的,福建的茶叶、漳州的蜜饯、泉州的面线,又近又便宜。
![]()
2025年4月,泉州富美宫的萧王爷神尊要从“小三通”过来绕境,纪念王船抵台百年,消息一出来,金门人早早去码头等。
民进党有人说这是“统战”,没人理,神尊到的时候,码头挤满了人,举着香跟着神轿走,嘴里祈福,热闹得很。
![]()
跟台湾本岛的距离:远的不只是路
金门跟台湾本岛,其实一直不“亲”,先看路,离厦门1.8公里,离台湾本岛却有210多公里,坐飞机要1个多小时,坐船更久,台风一来还停航。
历史上也不一样,金门西晋就有人住了,台湾本岛大规模开发是明朝后期,而且文化杂,有闽南人、客家人、外省人,还有原住民。
![]()
金门不一样,从一开始就是福建闽南人过来的,文化跟福建一模一样,没别的杂味儿。
现在台湾本岛不少人对金门的印象,还停在“战地”“高粱酒”,很多人不知道金门曾有“福建省政府”,甚至以为金门是台湾本岛的县。
有次台湾本岛游客来金门,看到身份证上的“福建省金门县”,惊讶地问:“你们怎么是福建的?”可见两边的认知差多大。
![]()
生活上差得更明显,金门超市里,福建的货占大半货架,泉州的泡面、厦门的饼干,比台湾本岛的便宜。
看病上学也往福建跑,不用填一堆表,看完还能报医保,厦门的学校也收金门学生,来往十分方便。
![]()
反观台湾省,对金门投入少得可怜,过去几十年,钱都投到台北、高雄这些大城市,金门的路、桥好久没更新,还是福建推进厦金合作后,才慢慢变好。
金门人常说:“民进党只把我们当‘前哨’,福建才把我们当‘家人’。”
![]()
融合是挡不住的
这些年福建为了拉近跟金门的距离,出了不少实在政策,2023年出了个支持融合发展的意见,到现在已经有62条措施,很多是专门针对金门的。
比如考技能证,金门的电工、厨师,拿着证在福建认证一下就能上岗,不用重考;还有居住证,金门人在福建办了证,能交社保、买房子、考驾照。
![]()
基础设施也在加速,除了厦金大桥,晋江到金门的输水通道年底完工,通电、通气也快了,到时候金门的水、电、气都来自福建,跟厦门、泉州居民没差别。
陈福海提的“厦金特区”,现在也在试,厦门和金门的医院合作远程会诊,学校也常交流,厦门老师去金门讲课,金门学生来厦门参观。
![]()
其实金门人认福建,不是喊口号,是过日子过出来的:喝的水是福建的,买的菜是福建的,走亲戚往福建走,连修房子的手艺都来自福建。
从来没有“台湾省金门县”,金门人是福建人,这是刻在血脉里的事儿,也是往后永远不会变的方向。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