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险公司
分红险发展差异化
背后有多重因素需要考虑
①早布局
中宏、大都会等
分红险保费快速增长
②头部险企发力
分红险新单高速增长
业务结构的调整仍需时间
③靠银保、靠趸交、靠性价比
发力分红与否,险企有自己的考虑
1
寿险公司
分红险发展差异化
背后有多重因素需要考虑
![]()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披露保险业经营情况数据,2025年8月末人身险公司的原保险保费收入为3.57万亿,保费增速超10%,较年初大幅提升。
回望这一年,经历年初的增速低迷,到从头部寿险公司带头发力银保渠道,在二季度加大分红险业务的推广力度...
在行业的努力下,再加上,8月底2.5%定价的传统险等产品集中停售助力,人身险公司的保费增速,终于追上2024年同期。
![]()
分渠道看,2025年以来,银保渠道的快速发展,行业内有目共睹!
2025年上半年,银保渠道的保费收入在1万亿左右,同比增长9.4%,不仅超越行业,更是摇摇领先其他渠道。
详见《》。
![]()
分险种看,虽然,2025年上半年,凭借银保渠道传统险新单的快速增长,传统险仍是支撑行业快速增长的关键。
但是,从二季度当季的数据看,分红险增速在90%左右,较传统险的20%左右增速,遥遥领先。
详见《》
由此可见,2025年,银保渠道是保险产品的主销渠道,而且,二季度开始分红险业务发力,新单保费快速提升。
不过,分公司去看,以老六家等头部险企为例,渠道方面虽大多都是银保增速快,可分红险的增速上,却有较大差异。
以至于,在行业发力分红险为代表的浮动收益类产品下,各家险企迥然差异的背后,大家开始疑惑是否转型不顺?
其实,对于寿险公司分红险发展差异化的背后,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
一方面,无论是个代改革,还是向浮动收益类产品转型,任何的转型,都不是一两年能够见效。
而是,需要分步骤、分环节的充足准备后,等待时间和契机,方可显效...
另一方面,在预定利率非对称下调后,分红险和传统险的预定利率差距缩小。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是选择保底类的传统险,还是选择有浮动收益的分红险,都有个人的偏好和考量抉择。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亦是如此!
因此,我们不妨分规模去看看各家寿险公司分红险发展的情况,详见本文首图,再去分析一下差异的原因。
2
头部险企在发力
分红险新单高速增长
业务结构的调整仍需时间
![]()
先看,寿险“老六家”中,确实有多家公司分红险保费负增长,但是,并不代表分红险发展的不好。
此前,在增额终身寿险等热销的背景下,头部险企的业务结构,也向传统险有所偏移。
从2023年的数据看,多家公司的分红险占比,已经较十年前下降50个百分点左右,降至20%左右。
详见《》。
所以,2025年上半年分红险的整体增速放缓,续期业务的减少是主要原因之一。
![]()
但是,从新单保费看,头部寿险公司在分红险上的发力,已经有所显效。
如上图所示,新华保险的分红险首年保费为46亿,较上年同期,超高速增长;太保寿险的分红险新单期交保费为101亿,同比增长超1300%。
至于,一直坚持分红险业务的泰康人寿,2025年的分红险增速放缓,主要是受公司收缩趸交业务影响。
3
分红险快速增长
靠银保、靠趸交、靠性价比
各家险企的选择,有自己的考虑
1.中邮人寿:靠两款热销产品和银保渠道,分红险快速增长!
![]()
再看,上年保费规模在500亿以上和300以上的公司,包括中邮人寿、友邦人寿、中宏人寿等,详见上图。
2024年,中邮人寿的分红险保费超260亿,同比增长180%,将分红险业务占比,迅速拉升到20%。
2025年一季度,中邮人寿的分红险保费为186亿,同比增长33%,继续快速增长。
其实,了解中邮人寿的大家,对于他的分红险快速发展并不意外。
毕竟,凭借银邮和友邦双背景的加持,加上,产品的高度集中度,只要是中邮力推的产品,都能在当年快速晋升到公司热销TOP5之列。
比如,2024年,中邮人寿的2款分红险产品,保费均在百亿左右,详见《》。
2.银保趸交分红险快速增长,各家选择不同...
此外,中宏人寿和招商信诺,两家公司也较早的开始分红险转型,2024年分红险保费增速都超50%。
2024年,招商信诺的分红险保费高速增长背后,主要得益于趸交型分红险业务的快速发展,其中,部分包括期趸(缴费期限灵活的期交分红险,客户一次性缴清保费)业务。
与之类似的,还有光大永明和同方全球!
光大永明,2024年在银保渠道加大趸交分红险销售力度。
同方全球,2024年加大在银保渠道的分红寿险销售力度。
但是,同样是银保背景的工银安盛,分红险为何持续负增长。
2024年,工银安盛加大产品结构优化力度,压降了高资本消耗的趸缴分红险保险业务规模!
所以,在这些险企的分红险增速反差背后,是公司在是否推动趸交分红险的战略选择不同。
4
分红险的优劣势
对投资收益率要求更高
1.分红险:对投资收益率要求更高
![]()
至于,为什么会选择不同呢?
其实,从新业务价值率的角度看,趸交分红险的增加,可能导致新业务价值率下降。
虽然,分红险保底收益率的部分,比传统险低,但是,如果算上浮动收益部分后的演示利率,却要比传统险高。
因此,从保险公司的角度来讲,对于分红险产品的投资收益率假设目标,要比传统险高。
比如,招商仁和的分红险投资收益率假设高达4.75%,详见上图。
这就要求保险公司的分红账户具有较高的投资收益率,如果,险企的实际收益率达不到,就会导致分红账户亏损。
当然,等到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高的时候,也能弥补分红账户的亏损。
但是,这种波动和风险,对于保险公司来讲,也是需要抉择的...
2.举牌背后,分红账户资金增加!
![]()
除新业务价值率影响外,当前,头部险企发力银保渠道,在分红险业务开展上,中小公司与其竞争,也会有较大压力。
因此,对于中小险企来讲,还要考虑自身的投资能力、渠道优势等,再决定发力分红险与否。
否则,前期推动投入的费用过高,分红险不能如愿发展,也是一笔不小的成本。
反观,头部寿险公司,因为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以及,投资规模、投资团队优势。
因此,在发力分红险发展的同时,就在发挥其在权益投资上的优势。
比如,平安举牌太保和瑞众举牌中信银行,背后分红账户的投资资金较大,详见上图。
5
早布局有优势
中小公司好掉头
头部险企的综合实力更强
当前,行业大力推动浮动收益型产品发展转型,这一趋势仍旧没有改变。
但是,对于险企来讲,是否都会以分红险为主要发展重点,还要结合自身的经营能力、渠道优势、投资稳定性、资本实力等,综合考虑。
因此,大家看到分红险快速发展的公司,可能是公司战略推动,而分红险增速慢的公司,也可能是公司有其他考虑。
当然,在行业向分红险转型的过程中,谁更早的布局,谁更有渠道优势,谁更有投资实力支撑,才相对更有竞争力。
这一点,从本文第一张图,中宏人寿、中美联泰、汇丰人寿,也能看出来。
这三家公司,2023年的分红险占比就较高,2024年分红险业务,也快速增长。
此外,相比头部险企而言,中小险企规模较小,由于基数不大,转型更轻便一些,分红险更容易实现快速的增长。
但是,这种增长,在大公司发力的时候,还能否持续,也是要关注的点。
在当前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之际,产品向分红险转型,渠道发展也迎来新的变局。
近期,“13精”围绕人身险产品、渠道等维度进行专题分析,后续,我们会继续深入分析,敬请关注。
①产品方面
②渠道方面
③投资方面
④制度方面
了解更多保险内容
“13精资讯”
温馨提示:“13精资讯”分为机构版和个人版,但是,他们的用途和定位并不相同。
“13精资讯”个人版,并不是“13精资讯”机构版的缩小版或迷你版!
“13精资讯”机构版:
定位赋能保险机构的行业分析!
![]()
“13精资讯”个人版:
定位帮助代理人和消费者找到他们满意的保险公司或者保险产品!
![]()
入驻平台:雪球、头条号、微博、百家号、知乎
小编微信号:xxjss1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