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银十”向来是白酒行业的“必争之时”,尤其在2025年酒业深度调整期,中秋更成了酒企去库存、稳渠道、强动销的关键战场。当多数品牌忙着砸重金赞助中秋晚会、抢夺流量IP时,金沙酒业却铺开了一张更扎实的“地面网络”: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上百场40人规模的摘要主题品销会直触消费者,数十场100人核心终端答谢会赋能渠道,以“喝摘要,庆团圆”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一直延续至10月底,覆盖中秋、国庆双节。这种不搞“花架子”的助商扶市行动,恰是行业内卷下的清醒选择。
1
越是市场承压,越要回归消费者
当前,白酒行业面临消费理性化、渠道碎片化、库存高企的三重挑战,酱酒品类也从品类扩张期步入品牌深耕期。作为华润酒业“三年三步走”战略指引下的“变强之年”,金沙酒业将BC一体化作为长期工程,在构建厂商一体化命运共同体的同时,更以终为始,全面在终端动销与消费者培育方面下功夫,而此次中秋品鉴活动正是战略落地的缩影。
从本次品鉴会的落地情况来看,“范围广、力度大、细节精”是重要特点,不仅仅针对核心目标消费人群,更对核心终端进行拦截;现场不仅仅是包括摘要、金沙回沙经典等核心品系的集体亮相,更是对金沙酒业深厚历史底蕴与品牌文化的沉浸式体验。正如有经销商反馈:市场越是难,越要往下走、往实里做,这样才可能有机会。
的确在中秋争夺战里面,金沙酒业其实需要做到的无非是存量竞争下的优先级问题,对消费者而言,把金沙产品特点与品牌文化更好地呈现出来;对终端客户而言,把产品的差异化卖点与市场动销政策更清楚地传递出来,这可能是全国联动上百场品销会更关键的目的。
客观而言,以前旺季靠促销压货,导致节后全是库存,面临价格下行的压力。而金沙酒业通过实实在在地做品鉴、谋动销,其实是在为经销商与市场做更良性的动作。当行业陷入价格战与渠道内卷,金沙酒业选择了一条更艰难却更可持续的路——把资源投向消费者教育,把服务做到终端心里。这不仅是战术选择,更是对“厂商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诠释。同时也展现出华润酒业赋能下金沙酒业难得的战略定力,毕竟在当前逆势环境下进行市场培育与品牌投入的才是有实力的大玩家与真头部。
2
贯穿全年的品鉴底色,金沙酒业实干突围
值得关注的是,金沙酒业的中秋攻坚并非“临时抱佛脚”,而是全年消费培育的延续。今年春糖期间,其率先发起“10万瓶免费品鉴”活动,掀起席卷成都街头巷尾的酱香风暴;两个月后,这场消费端革命进一步升级,覆盖全国的“十万场品鉴”活动掀起行业淡季的品饮风暴。从春糖撒网,到“摘要·上宴”“金沙回沙经典品鉴会”等高品质主体品鉴会跟进,再到中秋覆盖,品鉴成为金沙酒业全年营销的核心词。
而在品鉴背后,金沙酒业想要做的其实是打通最后一公里,距离消费者近一点、再近一点,让酱酒产品不再成为渠道间击鼓传花式的升级游戏,而是真正走进百姓餐桌的消费饮品,开瓶才是硬道理,喝下去才有真未来。从“请消费者喝一瓶”到“带消费者品一场”,金沙酒业通过模块化、差异化的品销会设计,将品鉴从“动作”升级为“系统”:视觉根据城市特色调整,互动环节强化参与感,节目内容贴合地域文化。
当然消费培育不是“单点活动”,更需要“全周期运营”,需要持续互动与体验,才有可能将短期尝鲜沉淀为长期忠诚,所以我们说金沙酒业其实是选择了一条“更艰难却更可持续的路”。在酒说看来,金沙酒业中秋大品鉴核心目的在于靠终端赋能赢得渠道信任,靠消费培育建立心智壁垒,这恰是行业调整期的生存法则:不是短期流量的追逐,而是长期价值的深耕;不是渠道压货的套路,而是厂商共赢的生态;不是品牌自说的喧嚣,而是消费共鸣的构建。
所谓实干强企,更多时候,可能动销不是压出来的,是喝出来的;品牌也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品出来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