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应州大捷:10万人参战5天仅67伤亡,真相揭示战争或如宴席

0
分享至

说起明朝那些事儿,大家肯定都听说过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蒙古人抓了去当俘虏,那叫一个丢人。

可你听说过应州大捷吗?这场仗号称双方投入十万大军,从早砍到晚,整整打了五天,结果史书上记载双方加起来才死了67个人。



这数字看着是不是跟闹着玩似的?难道古代打仗真就是摆摆样子,大家客客气气你来我往?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提起明武宗朱厚照,大多数人的印象就是个不务正业的昏君。

这位爷确实有点不走寻常路,当了皇帝后经常不去上早朝,搞得满朝文武大臣怨声载道。

史书里对他的评价也不怎么样,说他贪玩好色,整天琢磨着往宫外跑。

朱厚照刚登基那会儿,还真挺靠谱。



他整顿朝政,清理贪官,明朝在他手里确实有起色。

边关的将士们也能按时拿到军饷,该修的城墙也修了起来。

可这个好势头没保持多久,这位年轻皇帝就开始显露出他那不安分的性子。

文官们最看不惯他的就是不按规矩办事。

皇帝该在紫禁城里批奏折见大臣,他偏要跑到西苑去住。

大臣们说他不该亲自带兵打仗,他偏偏披甲上阵。

这种种行为在那些读圣贤书的文人眼里,简直就是胡闹。



朱厚照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喜欢军事。

他不光爱听打仗的故事,还真想自己上战场试试。

这在当时的大臣们看来简直不可理喻。

你一个皇帝,好好在宫里待着不行吗?非要学那些武将舞刀弄枪?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

正德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517年,北方传来消息,蒙古人要打过来了。

这次领头的是达延汗,此人可不简单。



他16岁就开始掌权,一上台就四处征战,硬是把四分五裂的蒙古各部统一起来。

这个达延汗在位38年,把漠南蒙古重新拧成一股绳,蒙古势力又强大起来。

达延汗这次来势汹汹,据说带了五六万大军直扑明朝边境。

明朝在应州一带的守军才两万人,这仗怎么看都不好打。

消息传到京城,满朝文武都慌了神。

有人主张坚守不出,有人建议调集各路援军,还有人觉得应该议和。

朱厚照听到这个消息,眼睛都亮了。

他等这个机会等了好久,总算可以名正言顺地出去打一仗了。

文官们当然不同意,跪在地上劝了一茬又一茬。



有的说皇帝不能离开京城,有的说万一打输了怎么办,还有的直接搬出祖宗家法来说事。

朱厚照根本不听这一套。

他下令准备出征,还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朱寿",说自己这次是以大将军的身份出征,不是以皇帝身份去的。

这个说法当然骗不了谁,可朱厚照就是要这么干。

朱厚照带着大军出发了,这次出征他做了个决定,不带那些负责记录的文官。

这个决定后来被证明影响巨大,直接导致这场大战的真实情况变成了一笔糊涂账。



明朝有个规矩,皇帝干什么事都要有起居注官在旁边记录。

这些文官就像现在的记者,皇帝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都得详细记下来。

可朱厚照觉得这些人太碍事,打仗的时候还要顾及他们的安全,索性一个不带。

大军行进途中,朱厚照亲自检查军备,视察防御工事。

他不是骑着高头大马指挥,而是真的穿上铠甲,拿着武器,跟普通士兵一样训练。

这种作风让军中将士们都很佩服,这个皇帝看来是真想打仗,不是来走过场的。

到了应州附近,蒙古大军已经扎下营寨。



探子回报说对方人马众多,旌旗蔽日。

明军这边虽然陆续有援军赶到,可总兵力还是处于劣势。

朱厚照倒是不慌,他把各路将领召集起来,商量作战方案。

战斗打响了。

明军采取守势,依托有利地形抵挡蒙古骑兵的冲击。

蒙古人善于骑射,来去如风,但攻坚能力有限。

双方就这么在应州城外较上了劲。



第一天的战斗从早上打到下午,箭矢像雨点一样飞来飞去。

明军弓箭手和火器手配合作战,蒙古骑兵一波又一波冲上来,又一波又一波被打退。

朱厚照真的站在前线指挥,他穿着铠甲,举着望远镜观察战场形势,不时下达作战命令。

蒙古军队发现明军这次不一样,防守特别顽强。

他们试图从侧翼包抄,结果明军早有准备,几路援军及时赶到堵住缺口。

战场上喊杀声震天,战马嘶鸣,刀剑碰撞的声音不绝于耳。

第二天、第三天,战斗继续。

双方你来我往,谁也占不到便宜。

蒙古人攻不进去,明军也不敢贸然出击。



朱厚照亲自指挥火炮轰击敌军阵地,明军的火器在这场战斗中发挥了作用,蒙古骑兵对火炮还是很忌惮的。

到了第四天,战况进入白热化。

蒙古军队发起更猛烈的攻势,明显是想速战速决。

明军阵地几次险些被突破,关键时刻朱厚照亲自带着预备队冲上去稳住阵脚。

这个场面要是被文官们看见,估计得当场吓晕过去。

第五天,蒙古军队突然开始撤退。

可能是久攻不下,军心动摇,也可能是粮草不继,达延汗下令撤军。



明军见敌人退却,立刻组织追击。

追到半路,天突然刮起大风,黑雾弥漫,能见度极低,明军只好停止追击。

战斗结束了,明军取得胜利。

朱厚照兴高采烈地回到京城,向文武百官宣布这次大捷。

可问题来了,这么大规模的战斗,史官们记录下来的伤亡数字却少得可怜。

根据明朝官方史书记载,应州大捷中明军阵亡52人,蒙古军队阵亡15人,加起来才67人。

这数字一出来,后世史学家都傻眼了。



十万大军打了五天,才死了67个人?这是打仗还是过家家?

有人算了笔账,按照这个伤亡比例,这场战斗的激烈程度还不如村里两伙人打群架。

可实际情况真的如此吗?肯定不是。

那为什么史书会这么记载呢?

朱厚照后期基本不上朝,文官们对他意见很大。

皇帝不听话,那就在史书里给你抹黑。

你不是说打了大胜仗吗?行,我就给你记个死了几十个人,看你这个胜仗还有什么脸吹。



朱厚照御驾亲征不带文官,导致整个战斗过程没有详细记录。

回京后只有他和将领们的口述,文官们根本不相信。

他们觉得皇帝在吹牛,那些武将也跟着胡说八道。

既然不相信,那就随便记个数字应付了事。

还有个更狠的说法,说史书被清朝人改过了。

满清入关后,对明朝的各种典籍进行了大规模销毁和篡改。

康熙年间重新编纂明史,那些满族史官对明朝当然没什么好感。



清朝人编明史的时候,故意丑化明朝皇帝。

朱厚照本来就不受文官待见,记载本来就不太好,清朝人一改更是雪上加霜。

应州大捷这么重要的胜利,被他们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伤亡数字也写得极其夸张。

这种做法很好理解,清朝要证明自己取代明朝是天命所归。

如果明朝皇帝太厉害,明朝军队太能打,那清朝怎么圆这个逻辑?所以必须贬低明朝,把明朝写得一无是处,这样才能衬托出清朝的正统性。

有学者研究后认为,应州大捷的真实伤亡应该是明军损失五分之二,蒙古军队损失十分之六。

按照这个比例算,明军可能伤亡四千人左右,歼敌三万多人。



这个数字就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了,五天激战,双方都付出惨重代价。

应州大捷对明朝意义重大。

这一战打掉了蒙古人的嚣张气焰,达延汗战后不久就去世了。

他一死,好不容易统一起来的漠南蒙古又分裂了,各部落又开始各自为政。

明朝北方边境压力大大减轻。

此后几十年里,蒙古再也没能组织起像样的大规模进攻。



边关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不用年年担心蒙古人来抢劫。

这份安宁,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应州大捷。

朱厚照这个皇帝虽然毛病不少,可在军事上确实有两把刷子。

他不是那种只会纸上谈兵的文人皇帝,是真敢上战场拼命的。

这种精神在明朝皇帝里还真不多见,毕竟明英宗土木堡的教训摆在那儿,谁还敢轻易御驾亲征?

朱厚照在位16年,前期励精图治,后期虽然不上朝,可国家也没乱成什么样。

该打的仗打了,该管的事也管了,只是方式方法跟传统皇帝不太一样。

站在今天的角度看,这个皇帝做的还算不错,至少没把明朝折腾垮。



应州大捷的真相可能永远无法完全还原,毕竟当时的详细记录已经不存在了。

可从各方面分析来看,这场战斗绝不是史书上记载的那么简单。

67个人的伤亡数字,明显不符合逻辑,背后有着复杂的政治原因。

一场十万人参与的大战,被史书记录成只死了67人,这本身就说明很多问题。

朱厚照虽然不是完美的皇帝,可应州大捷确实是他打出来的胜利。

文官们的偏见,清朝人的篡改,让这段历史变得面目全非。



真实的战场上,明军将士浴血奋战,用生命换来了边境的安宁,他们不该被这样轻视。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吊诡,真相被层层掩盖,后人只能从字里行间去猜测当年的真实情况。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安徽老板套现5000万,钱都没揣热乎,就被有关部门带走了

安徽老板套现5000万,钱都没揣热乎,就被有关部门带走了

壹只灰鸽子
2025-11-04 23:30:31
深夜突发!美股大跳水,英伟达、特斯拉等集体暴跌,比特币大跌,金价拉升!特朗普,最新宣布

深夜突发!美股大跳水,英伟达、特斯拉等集体暴跌,比特币大跌,金价拉升!特朗普,最新宣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8 00:49:06
他50岁才知道自己是双性人!出生阴道被缝,长大后每月肚痛,他以为是岔气...

他50岁才知道自己是双性人!出生阴道被缝,长大后每月肚痛,他以为是岔气...

英国那些事儿
2025-11-07 23:29:14
印媒指出福建舰严重设计缺陷! 这回没瞎说: 福建舰确实存在这问题

印媒指出福建舰严重设计缺陷! 这回没瞎说: 福建舰确实存在这问题

福建平子
2025-11-03 10:21:52
广东一保安和AI聊天近6个月,打印出50万字聊天记录要讨说法:我以为它说的话、发来的签约协议都是真的……

广东一保安和AI聊天近6个月,打印出50万字聊天记录要讨说法:我以为它说的话、发来的签约协议都是真的……

观威海
2025-11-07 18:22:03
年薪5400万,带队打到西部垫底!一手好牌被打烂,这笔交易亏大了

年薪5400万,带队打到西部垫底!一手好牌被打烂,这笔交易亏大了

老梁体育漫谈
2025-11-08 00:45:08
陈布雷得知地下党女儿被捕,竟要求毛人凤立即枪毙,此举反救她一命

陈布雷得知地下党女儿被捕,竟要求毛人凤立即枪毙,此举反救她一命

宅家伍菇凉
2025-11-06 10:05:03
16场0球0助!7000万巨星断崖下滑,英超豪门成冤大头,曼联看笑话

16场0球0助!7000万巨星断崖下滑,英超豪门成冤大头,曼联看笑话

阿泰希特
2025-11-07 10:32:33
我调任市长参加恩师寿宴,被昔日校花女友和她的局长老公当众羞辱

我调任市长参加恩师寿宴,被昔日校花女友和她的局长老公当众羞辱

萧竹轻语
2025-11-06 14:18:15
哪些弦外之音是你多年后才醒悟的?网友:好多都没听出来,没眼力

哪些弦外之音是你多年后才醒悟的?网友:好多都没听出来,没眼力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5 00:05:16
辽篮垃圾时间狂揍天津!打得对手单节拿4分,都怪全运会奇葩规则

辽篮垃圾时间狂揍天津!打得对手单节拿4分,都怪全运会奇葩规则

嘴炮体坛
2025-11-07 18:53:46
山姆退卡潮愈演愈烈!阿里高管遭全网抵制,员工哭诉天塌了

山姆退卡潮愈演愈烈!阿里高管遭全网抵制,员工哭诉天塌了

吃瓜局
2025-11-06 20:33:10
英伟达CEO黄仁勋评马斯克建芯片厂计划:你很难达到台积电的水平

英伟达CEO黄仁勋评马斯克建芯片厂计划:你很难达到台积电的水平

IT之家
2025-11-07 22:21:10
还有60天,第一批新能源车主将成为时代的眼泪!

还有60天,第一批新能源车主将成为时代的眼泪!

三农老历
2025-11-07 10:01:36
霍思燕,这体格有一种珠圆玉润的健康美

霍思燕,这体格有一种珠圆玉润的健康美

小椰的奶奶
2025-11-05 13:59:32
博士人设崩塌!医院副院长与美女主任风波,17分钟视频引3大疑问

博士人设崩塌!医院副院长与美女主任风波,17分钟视频引3大疑问

好贤观史记
2025-11-07 09:13:35
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设计师张福安逝世,曾长期隐姓埋名为国奉献

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设计师张福安逝世,曾长期隐姓埋名为国奉献

澎湃新闻
2025-11-07 19:30:26
演都不演了!陈芋汐夺冠破体坛记录,恶心的事发生了,还不止一件

演都不演了!陈芋汐夺冠破体坛记录,恶心的事发生了,还不止一件

好贤观史记
2025-11-07 10:53:08
官宣!欧洲豪门主帅下课,曼联两名冠军主帅,有望下轮欧冠碰面

官宣!欧洲豪门主帅下课,曼联两名冠军主帅,有望下轮欧冠碰面

嗨皮看球
2025-11-07 18:33:30
何赛飞上综艺,说话太直接,刘嘉玲被无言以对,宁静不敢吱声

何赛飞上综艺,说话太直接,刘嘉玲被无言以对,宁静不敢吱声

瓜汁橘长Dr
2025-11-07 16:45:19
2025-11-08 08:40:49
阿鄖田间生活
阿鄖田间生活
关注我,每天为你带来科技生活小趣事。
1324文章数 22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福建舰入列消息刷屏 美媒对其达到的技术高度表示赞叹

头条要闻

福建舰入列消息刷屏 美媒对其达到的技术高度表示赞叹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王家卫的“看人下菜碟”?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安世中国将很快恢复芯片供应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房产
手机
游戏
健康
公开课

房产要闻

全国2025唯一“开盘即百亿”在广州诞生

手机要闻

iPhone18 Pro系列新进展:可变光圈+透明后盖,还有啥惊喜?

魔兽世界:暴雪BUG频出,ElvUI正式停更,玩家怨声载道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