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岳阳楼区实验学校校长方少文被查。
![]()
他头顶“硕士生导师”“教育改革先锋”名衔,还曾放弃副处级岗位执掌小学。
2010年,时任湖南民院办公室主任的他,得知当时附小校长到龄“退线”后,便请求重回附小。他表示,自己“更适合也更热爱小学教育事业”。
这样的名校长、教育“清流”,为何如此打脸?
无独有偶,贵阳市实验小学原校长钟海燕,也拥有全国先进工作者、特级教师、正高级职称等诸多光环。
她屡屡出镜宣讲,曾说过,“因为爱孩子,我选择了教育;因为爱这崇高的事业,我始终在永无止境地追求”。
也就是这样一位名校长,贪腐财物共计949万余元。
![]()
我的地盘我做主
在各自的“山头”,这些校长们活成了“山大王”。
钟海燕掌管贵阳市实验小学,将学校重要事务尽数掌控。入学、转学、分班,无一不是她说了算。
工程项目、设备采购,更是她的“禁脔”,姐姐承包食堂、弟弟承接工程都由这位“寨主”点头。
海南琼台师范学院原党委副书记、校长程立生,则是另一种形式的“割据”。
他把学校工程当作犒赏的筹码,从接受香烟吃请,到直接收受金钱,把学校当成私人领地。
“我的地盘我做主”,成了某些校长的管理哲学。
现在看来,方少文放弃副处级岗位“屈就”小学校长,表面为教育理想,实则是看中了这个独立王国。
在那里,他就是说一不二的“王”。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每一个山寨都有基本配置:前呼后拥的喽啰、唯命是从的下属。
每个贪腐的校长背后,几乎都有包括副校长、主任在内的“喽啰”,“组团”作案。
钟海燕在学校组建了自己的“亲卫队”,心腹干部负责关键部门,确保自己的指令畅通无阻。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成了校长用人的潜规则。
海南琼台师范学院243个违规发放津贴补贴的名目中,许多都流向“听话”的员工。
很多教师吐槽:“校长的话比制度管用。校长满意,你就前途无量;校长不喜欢,再有能力也靠边站。”
这种人身依附,与帮派文化何其相似。
![]()
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
山寨大王的收入主要靠什么?当然是“买路钱”。
学生入学要“进贡”,教师评职称要“表示”,供应商结款要“回扣”……学校成了他们的摇钱树。
名校一位难求,家长为了孩子不惜重金“打点”。
工程项目更是重灾区,从校舍建设到设备采购,没有校长点头,谁也别想从学校薅走一根毛。
要拿项目,承接活动,私下打点“进贡”已几乎常态化。
“山寨”里没有民主
校长为何能为所欲为?
“校长负责制”旨在调动校长积极性,却逐渐异化成了“家长制”。
教代会、工会等组织,本应发挥监督作用,在许多学校却沦为橡皮图章。
校内监督形同虚设,校外监督隔靴搔痒。
琼台师范学院原党委书记李向国忏悔:
当上一把手后,听到的都是奉承话,很难听到不同的意见和批评,成为了一个不受别人监督或别人很难监督的人。
![]()
“绝对权力绝对导致腐败”,教育领域同样适用。
没有制约的权力,哪怕在最贫寒的学校,也能滋生惊人的腐败。
钟海燕在位贪污10多年,有关部门竟毫无察觉,相应机制也成了聋子的耳朵。
教育是民生之基、国之根本。校长是学校领军人、师生引路人,更应恪守廉洁底线。
正如《岳阳楼记》所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如今岳阳楼下的教育界,却有人忘了这一精神,丢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操守。
“山大王”校长们,居教育之高只忧自己的钱袋,处校园之远只念自己的私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