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月29日,由中共渝中区委宣传部、中共渝中区委党史研究室、渝中区文旅委联合编撰的《烽火岁月 胜利丰碑——渝中区抗战遗址遗迹图文集》(以下简称:《图文集》)新书发布会,在渝州书房举行。
![]()
《烽火岁月 胜利丰碑——渝中区抗战遗址遗迹图文集》新书发布会。
相关市级部门领导,渝中区委、区政府领导,抗战史专家学者、编撰团队及出版方、社会各界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部兼具史料价值与收藏价值的红色典籍正式亮相。
渝中区作为重庆抗战文化的核心承载地,曾是中共中央南方局驻地、国民政府战时首都核心区,留存了曾家岩50号、红岩村13号、较场口防空洞等百余处历史印记。
![]()
《烽火岁月 胜利丰碑——渝中区抗战遗址遗迹图文集》新书发布会。
发布会上,渝中区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龚渝介绍,编撰团队历时9个月,踏勘全区100余处抗战遗址遗迹与名人故居,查阅近百万字历史文献,最终形成这部28万余字、收录230余幅珍贵图片的“立体史书”。
《图文集》以遗址为锚点、史实为脉络,分为“烽火岁月 胜利丰碑”“城垣觅踪 时空探秘”“和平之光 未来之约”三大篇章,系统呈现重庆大轰炸、重庆谈判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渝中印记,同时收录普通民众投身抗战的鲜活故事,让尘封的历史在文字与影像中重焕生机。
同时,《图文集》还突破传统历史书籍的呈现边界,以五大创新实现历史与当下的深度对话:
其一,全景式呈现家底——不仅聚焦25处重点遗址,更列表展示全区100处抗战遗址遗迹,绘制清晰地图,让渝中抗战遗址和烽火历史的“全貌”一目了然。
其二,交互式触摸历史——创新融入二维码音视频功能,打破传统书籍局限,让静态史料成为可听可看的鲜活记忆,实现历史与读者的即时对话。
其三,主题式串联遗址——7条特色文旅线路按历史主题分类,将散落的红色印记串联成线,为实地探访提供清晰指引,让历史学习更具实践性、现场感。
其四,故事化讲述史实——历史叙事兼具史实性、文学性与可读性,既有重大事件宏观勾勒,也有场景细节细腻描写,更有亲历者口述回忆,让读者触摸历史温度。
其五,传承式连接往今——新老影像对比与先辈亲属的寄语相呼应,既回望过去的苦难辉煌,又锚定当下的和平发展,诠释“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深刻内涵。
此次新书发布,是渝中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环节。下一步,渝中区还将通过举办抗战主题展览、开展红色故事宣讲、推出抗战题材文艺作品等方式,持续激活抗战文化资源,让伟大抗战精神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传承抗战精神、讲好抗战故事,是我们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唐春林表示,市委党史研究室将与各方通力协作,聚焦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和伟大的抗战精神,组织专家团队,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让抗战历史在全国发出更强“重庆声音”;把研究成果作为党史教育教材,打造特色党史课程和专题短视频,推动其进机关、进学校等,让红色记忆深入人心,厚植家国情怀;用好各类媒体特别是新媒体,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构建线上线下互动传播矩阵,让伟大抗战精神成为激励干部群众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动力。
上游新闻 王梓涵 渝中区委宣传部供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