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周坤 王锐 丁纪 郭昊
“三年了,终于看清楚了!”9月28日,在霍山县医院医共体集团佛子岭分院,阳光洒在刚刚揭下纱布的王海光脸上,他眨了眨眼,世界从模糊逐渐变得清晰,不禁激动地说道。
今年74岁的王海光是霍山县一名普通的村民,因白内障几乎失明,生活陷入灰暗。如今,在迎驾集团“迎驾光明行”公益行动的资助下,他免费接受了复明手术。“这下能看清孙子的脸了。”
而在楼上的手术室内,医生正操作着先进的显微镜设备,耐心地为下一位患者治疗。这些设备,正是迎驾集团捐资5000余万元助力佛子岭分院升级改造的成果之一。
![]()
在霍山县医院医共体集团佛子岭分院,医生正在进行白内障手术。受访者供图
像王海光这样的患者,在霍山县还有2000多人,他们通过“迎驾光明行”重见光明。这一行动不仅提供免费手术,还带动了基层医疗水平的整体提升。
霍山县医院医共体集团佛子岭分院院长徐兆金称,如今佛子岭分院配备了核磁共振、CT等一流设备,其水平甚至超过部分县级医院。
“从前村民看病要到县城里来回奔波,现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徐兆金感慨道。据统计,迎驾集团在医疗领域的投入已累计超过一亿元,切实缓解了山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的困境。
![]()
山区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全面体检。人民网记者 周坤摄
医疗改善仅是迎驾集团深耕民生的一隅。在教育事业上,他们的投入同样深情而坚实。 佛子岭镇中心学校六年级学生李雅晴,已是第四次站在“迎驾教育基石工程奖”的领奖台上。但她更欣喜的是校园的变化。
“以前的木桌椅吱呀作响,现在轻便灵活,中午还能放平午休。”她笑着说,“操场从坑洼不平变成塑胶跑道,宿舍免费住,食堂一块钱就能吃上荤素搭配的餐食。”
这些改变,源于迎驾集团向该校捐资8000万元、向迎驾厂小学捐资3000万元的扩建改造工程。两所学校从硬件到环境全面提升,成为“家门口的好学校”。
自2002年起,迎驾设立“迎驾教育基石工程奖”,每年投入数百万元,奖励大别山区二十余所学校的师生。近年来,更捐赠10亿元建设校区,推动安徽艺术学院迎驾艺术产业学院落户霍山,并在多所中小学开设艺术课程。这些举措不仅优化了教学条件,更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与未来。
从医疗到教育,迎驾集团始终将民生责任扛在肩上,点亮的不只是眼睛,还有希望;建设的不只是校园,更是未来。他们以文旅产业为引擎,同步推动“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城市环境建设,让产业与民生互促共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