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小学的劳动教育种植园里,学生们通过种植蔬菜、花卉学习农业知识,但传统种植多靠 “老师教、学生仿”,学生难以理解 “土壤与作物生长” 的内在联系。而鸣乔【MQ-SCTR】手持土壤检测仪,能让学生直观看到土壤中的 “秘密”,将抽象的土壤知识转化为具象的数据,让劳动教育从 “动手” 升级为 “动手 + 动脑”,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校园专用的手持土壤检测仪设计贴合教学需求:操作步骤简化为 “开机 - 插土壤 - 读数据” 三步,小学生经过 10 分钟培训就能独立操作;屏幕有卡通图标和中文提示(如 “湿度不足,该浇水啦”“氮含量够,不用施肥”),数据是否适宜用绿、黄、红三色区分,学生能快速理解;设备附带《校园种植土壤检测手册》,标注了小麦、生菜、向日葵等常见作物的适宜土壤指标,方便老师设计教学活动。核心检测项包括土壤湿度、pH 值、氮磷钾,满足校园种植的教学需求。
![]()
手持土壤检测仪
比如小学劳动课 “种生菜” 项目,老师会组织学生用手持土壤检测仪开展分组实验:第一组负责检测土壤湿度,判断是否需要浇水 —— 若湿度低于 40%,就用喷壶浇水,浇水后再次检测,观察湿度数据变化;第二组检测土壤 pH 值,若偏酸(<6.0),就添加泥炭土调节,记录调节前后 pH 值的差异;第三组检测氮磷钾,若氮含量低于 30mg/kg,施社区捐赠的厨余堆肥,一周后复查肥力变化。学生在实验中发现:浇水后土壤湿度上升了 20%,添加泥炭土后 pH 值从 5.5 升到 6.2,施肥后氮含量从 25mg/kg 升到 45mg/kg,直观理解了 “浇水、调酸、施肥” 对土壤的影响。
中学劳动课还能结合生物知识开展深度探究:学生用手持土壤检测仪对比不同地块的土壤数据,研究 “土壤肥力对番茄坐果率的影响”“土壤湿度与黄瓜病害的关系”,并将检测数据、作物生长情况整理成报告,进行班级分享。南京一所中学的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番茄在土壤氮含量 80-100mg/kg、pH 值 6.0-6.5 时,坐果率最高,这一结论还被用于指导学校种植园的番茄种植,当年番茄产量提升 30%。
此外,老师还会借助手持土壤检测仪开展环保教育:当检测到长期使用化肥的土壤盐分超标时,引导学生讨论 “如何改良土壤”,进而学习绿肥种植、有机肥使用等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 “可持续农业” 的意义,培养生态环保意识。
![]()
手持土壤检测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