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改革报)
转自:中国改革报
![]()
当前,海南正加快建设省内“双千兆”网络、国际海缆、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绿色数据中心等,为自贸港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数字底座。2025年1~7月,海南省数字贸易额达135.3亿元,其中出口85.3亿元,同比增长5.5%。图为一名学生走进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的图书馆。该馆门禁采用无感借阅系统,可通过人脸识别关联学生名下借阅的书目情况。新华社记者 郑 悦 摄
□ 本报记者 杜 壮
9月28日,国家数据局举办“数据要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国家数据局政策和规划司负责人、新闻发言人栾婕表示,“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以来,整体呈现出三个“更”的特点:支持政策有效,行动落实更有保障;基层探索有力,价值释放图景更加显现;实数融合深入,乘数效应更加澎湃。
栾婕指出,截至目前,山东等10多个省市已经出台了“数据要素×”行动整体或者具体领域工作方案,配套制定了财政资金奖补等专项支持政策。许多地方结合“数据要素×”行动的实施编制了“四库全书”,也就是“项目库、场景库、案例库、专家库”,对入库企业实施“一企一策”,既加大投资、也帮助解难题,还帮助宣传推广,让企业更有获得感。
数据融合应用不再是“空中楼阁”
2023年底,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旨在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先解‘制度不明不敢用’的难题,补强‘数据不足不够用’的短板,疏通‘渠道不畅不好用’的堵点。”江苏省数据局副局长李秀斌表示,江苏把“有数据、有海量数据、有高价值数据”作为数据工作的根本,推进构建以公共数据“一本账”为标志的全省一体化数据资源体系,今年内将基本建成,让数据找得到、调得出。
在推动“数据要素×”民生服务上,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副局长胡军国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重庆全面归集共享健康、教育、就业、生活等民生服务领域数据,打造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深度融合的政务服务总入口“渝快办”,纳管出生证办理、退休养老等全生命周期政务服务事项2900余项,上线社保医保查询、育儿补贴等便民服务1800余项,打造群众就医、企业开办等高效办成一件事85件,一网通办率达85%,真正跑出民生服务“加速度”。
“广东发挥大湾区经营主体众多、产业发展活跃、数据资源丰富、应用场景广阔等综合优势,聚焦实数深度融合一条主线,全力开展数据要素价值全生命周期探索。”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局长王天广表示,广东建立全省公共数据目录“一本账”,“一网共享”平台累计服务2342个部门的26万个数据需求,“开放广东”平台向社会开放公共数据超270亿条。
“数据融合应用,已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真真切切‘从理想照进了现实’,数据融合应用赋能千行百业的产品或服务,正在越来越多地‘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我们的生活变的越来越美好。”王天广说。
传统产业“发新枝”,新兴产业“长成林”
栾婕表示,各地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加速推进数实深度融合,发挥数据要素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既让传统产业“发新枝”,又让新兴产业“长成林”。
钢铁作为河北省第一支柱产业,数据赋能转型升级具有迫切需求和良好基础。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副局长张燕表示,首先,打造钢铁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其次,开发钢铁行业垂直大模型。最后,升级钢铁行业智能体应用。
重庆是全球汽车制造基地,是汽车友好型城市。胡军国对记者表示,重庆强化数字赋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通过打通政府、产业、社会、企业“四侧”数据,建设汽车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打造汽车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开展汽车数据确权登记和跨境流通,加快开发智能驾驶、智能座舱、AI整车等智能化产品,全面推动汽车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山东省大数据局副局长綦琳指出,立足地方特色和产业优势,山东推动数据与应用深度融合,推进数据“直达一线”“直达业务”“直达产业”。依托山东半岛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数据开发利用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已汇聚高质量海洋数据超过50PB、占全国的1/4;建成海洋大数据交易服务平台。
从“赛场”到“市场”的成果转化机制形成
谈及今年“数据要素×”大赛相关情况,栾婕表示,截至目前,大赛已顺利完成地方分赛阶段的激烈角逐,全国报名队伍突破2.2万支,各地共遴选出900多个项目入围全国总决赛。将于10月中下旬在北京、上海两地举办相关赛道的全国总决赛评审,届时将通过线上初评、线下评审两个阶段遴选出各赛道优胜项目并于11月举办颁奖仪式。
山东形成从“赛场”到“市场”的成果转化机制。建立多维度的激励机制,奖补资金覆盖数据资源开发、算力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2025年省级数据产业资金奖补总规模达1.05亿元,其中“数据要素×”专项奖补3500万元。
广东参与热度大幅提升,今年“数据要素×”分赛比2024年增加了30%多。从地区协同来看,粤港澳三地联动,充分体现数字湾区特色。其中,“葡语大模型数据底座”,深耕葡语系与“一带一路”小语种数据资源,有力赋能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建设。数据正在成为数字湾区的“共同语言”。
“各地统筹推进试点建设、大赛牵引、案例推广、场景指引等工作,因地制宜探索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多样化路径。”栾婕举例,今年办赛动员期间,很多地方请去年大赛企业“现身说法”。在企业数据方面,企业用好内部数据实现降本增效,以产业链供应链数据进一步带动链上企业协同优化,以及融合外部数据创新应用的路径愈加清晰。在公共数据方面,用于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以及通过授权运营开放数据并推进与各方面各领域数据的融合应用,带动一批新应用。
栾婕表示,下一步,国家数据局将指导地方持续推进行动走深走实,全面完成行动任务和目标。继续支持地方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印发数据要素场景指引,充分激活数据要素价值。继续支持地方深化实数融合,释放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加快形成以数据要素为引擎的新质生产力,助力地方高质量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