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统计局发文称我国人口红利依旧!经济能否迎来新机遇?

0
分享至

国家统计局发布“十四五”以来社会民生统计报告显示,2024年末,全国人口总量为140828万人,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85798万人,占总人口的60.9%,规模优势和人口红利依然存在。

要我说,时间一开始都是算好的,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2002年人口达到第一次易斯拐点,随着美元债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大家印象中的房地产价格开始上涨也是那个时间开始!

随后我国经济开始快速规模化,中国制造开始,城镇化建设开始释放农业剩余劳动力,但经历10年发展后,又赶上2008-2012年的金融危机,此时的经济结构,在经历4万亿放水后,社会经济面开启第一次大基建时代,城投及土地经济开始快速占绝国民经济主导地位,市场端出现了第一次规模化全面生产过剩,人口再度进入快速下探通道,且经济进入了“类通缩”区间,因此中央开始了第一次“供给侧改革”,全面升级制造业结构,并进行稳物价,反内卷之类的多项市场化宏观调控,2015年电商平台经济开始全面超越线下经济。



就这样,又一次十年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 “十四五” 以来社会民生统计报告显示,2024 年末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6-59 岁)为 8.58 亿人,占总人口的 60.9%,这一数据表明我国人口规模优势和人口红利仍在延续!此时是否要加速刘易斯第二拐点呢?我们拭目以待!

而所谓的第一次刘易斯拐点,说的是当第一阶段转变到第二阶段(AD1-AD2),相应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开始向上倾斜,工资水平开始不断提高!

而随着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发展,工业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开始超过供给,劳动力价格上升,工资水平显著上升(统计局端口,我们的社会平均收入水平每年都在随GDP有效增长),这就到了“第二拐点”

话不多说,先看下统计局的数据,都说了什么?



一、规模优势与传统人口红利的延续性

首先感慨下,经过延迟退休后,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总量确实庞大:8.58 亿劳动年龄人口的规模仍居世界前列,远超美国(约 1.6 亿)、日本(约 6500 万)等发达国家。这一群体不仅为制造业、建筑业等传统产业提供稳定劳动力供给,也为服务业和新兴产业注入活力。从数据看,仅2024 年,我国的农民工总量达 2.997 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 1.787 亿人,跨省流动占比 38.3%,支撑了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发展!

其次,在整个“十四五期间”,我国区域人口分布存在明显的结构化特点:城镇化率达 67%,东部地区常住人口占比 40.32%,人口向城镇和经济活跃区域集聚。这种分布格局提升了劳动力配置效率,也为城市群发展(如长三角、珠三角)提供了人口基础,而经济大省广东、浙江等省份通过吸引外来人口,缓解了本地劳动力短缺压力。可问题是,中西部、东北的增长潜力被东部“虹吸”,导致统一大市场建设、税制改革等遇到了一些周期性困难!

接着,是人口质量提升,也有效支撑了增长红利: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 11.21 年,比 2020 年提高 0.46 年,公民科学素质比例达 15.37%。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 14 年,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工程师数量全球第一。这种 “人口质量红利” 正在替代传统 “人口数量红利”,推动经济向创新驱动转型。2024 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9.1%,高技能人才需求激增。

但当下的就业面和退休结构、技能结构、经济结构,存在一定的错配效应,且随着新兴行业资本化程度的聚集,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大规模的新能源、AI、大基建确实领先世界,但人口的规模,此时如何不让其成为发展的包袱,也确实值得思考!



二、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挑战

我国当下,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 22%,65 岁及以上达 15.6%,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尽管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仍超 60%,但绝对数量自 2012 年以来持续下降,年均减少约 300 万人。若不采取措施,劳动力短缺可能制约经济增长。例如,日本 65 岁以上人口占比 29.3%,劳动力短缺已影响餐饮、护理等行业。

其次,2024 年出生人口 954 万人,虽较 2023 年增加 52 万人,但育龄妇女数量持续减少,长期人口增长动力不足。总和生育率仅为 1.09,低于日本(1.20)和德国(1.35),人口负增长趋势难以逆转。这将导致未来劳动年龄人口进一步萎缩,养老金收支压力增大,未来养老金和税收税基创收,可能会被列为财政首要优化目标。

最后,就是我前面说的一方面,传统制造业面临 “招工难”,如建筑、纺织等行业;另一方面,青年失业率(16-24 岁)仍处高位,2024 年 9 月为 18.7%。这种 “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 的现象反映出劳动力技能与产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当下我国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口仅 26%,高技能人才占比不足 30%,虽然绝对数量很高,但随着AI、机器人的深入,就业替代效应会更加明显。



三、政策应对与转型路径

当下,我国针对劳动人口减少的问题,主要通过挖掘劳动力供给潜力和提升供给质量、优化人口布局和流动三方面入手!

首先是延迟退休政策落地:2025 年起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男职工退休年龄逐步延至 63 岁,女职工延至 55-58 岁。这一政策预计每年可增加劳动力供给约 100 万人,并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参考日本经验,65 岁以上就业率达 25.7%,老年劳动者已成为经济重要支撑,未来这个标准可能会到65/70的极限关口,因此社会就业面可能会出现老中小就就业状态失衡的局面,当下老龄化严重的北欧已经开始研究“弹性养老金模式”,以追求更为人性的职业生命周期,而我国主要使用的是类似西方的养老金的现收现付制度,但在发放上,和日本等的一次性发放等制度,美国的401K之类还有较大差别!

其次,是激活老年人力资源:这个我写过专门文章,就是解读新闻“老年人创业正当时”!当下,我国 60-64 岁低龄老人占比超 40%,健康预期寿命达 13.5 年,具备继续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可通过返聘、兼职等方式开发这一群体,上海已经试点 “55 岁可退、60 岁享全额养老金” 政策,员工留存率提升 18%。



除此之外,另一条就是提升劳动力质量与产业适配性:

这个的前提是深化教育与培训改革:我们看到当下的中小学教材全面去负、二元制分流已经大面积开始,这是为了让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需求与产业结构的发展相适配,例如 “新八级工” 制度畅通技能人才晋升通道,2024 年超 1200 万人次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块,我们主要借鉴德国 “双元制” 职业教育模式,其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占比达 40% 以上。

我们还看到,我国的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就业占比达 48.8%,已经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力。

未来优化人口空间布局与流动也可加速开展!

比如建设现代城市群引导人口合理分布;户籍制度改革需进一步深化,让 2.8 亿农民工市民化,释放消费潜力;促进劳动力跨区域流动:中西部地区能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吸引劳动力回流;完善跨省就业、社保服务平台,降低流动成本等。

总之,从统计局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优势和人口红利依然存在,但其内涵已从 “数量驱动” 转向 “质量驱动”!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红军城出现震撼一幕,5万俄军激战2000乌军:几乎没有人开枪射击

红军城出现震撼一幕,5万俄军激战2000乌军:几乎没有人开枪射击

桑启红原
2025-11-13 15:08:22
超10位韩星到中国宣传新剧,离了韩式滤镜,状态一个比一个糟糕

超10位韩星到中国宣传新剧,离了韩式滤镜,状态一个比一个糟糕

萌神木木
2025-11-13 18:50:57
二手房“抛售”愈演愈烈,业内人士:我们正在创造一个人类奇迹!

二手房“抛售”愈演愈烈,业内人士:我们正在创造一个人类奇迹!

猫叔东山再起
2025-11-13 13:00:03
状元全能大战布克26+9,克莱6记三分带不动水拉,太阳力克独行侠

状元全能大战布克26+9,克莱6记三分带不动水拉,太阳力克独行侠

钉钉陌上花开
2025-11-13 12:09:38
勇士逆转终结连败,库里创历史纪录,库明加伤退

勇士逆转终结连败,库里创历史纪录,库明加伤退

悦君兮君不知
2025-11-13 20:28:59
曾国藩的识人术:饭桌上的这种人,切记不可深交,否则后患无穷

曾国藩的识人术:饭桌上的这种人,切记不可深交,否则后患无穷

牛魔王与芭蕉扇
2025-11-11 10:16:23
丁盛逝世,上级规定不准称他老红军,老部下追悼时看到四个字大恸

丁盛逝世,上级规定不准称他老红军,老部下追悼时看到四个字大恸

夏目历史君
2025-11-10 20:45:55
你敢扣,我早有后手!法国海关戴高乐机场扣二十万从中国寄来包裹

你敢扣,我早有后手!法国海关戴高乐机场扣二十万从中国寄来包裹

南权先生
2025-11-13 15:56:26
儿子满月,岳母给5元红包说心意到了就成,仨月后岳母也过生日

儿子满月,岳母给5元红包说心意到了就成,仨月后岳母也过生日

船长与船1
2025-11-12 10:40:24
全运会最新金牌榜:山东24金霸榜,广东20金,江西破荒

全运会最新金牌榜:山东24金霸榜,广东20金,江西破荒

章蠞户外
2025-11-12 22:38:42
三星杯八强战杨鼎新憾负朴廷桓 半决赛中韩之争2对2

三星杯八强战杨鼎新憾负朴廷桓 半决赛中韩之争2对2

劲爆体坛
2025-11-13 16:34:12
婚外情,逃不出以下三种结局,男女都要尽早醒悟

婚外情,逃不出以下三种结局,男女都要尽早醒悟

叶飞飞情感屋
2025-02-04 07:08:39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阿纂看事
2025-10-13 15:36:03
意外!奥斯卡在上港多年一直生龙活虎,为何回到巴西心脏就出问题

意外!奥斯卡在上港多年一直生龙活虎,为何回到巴西心脏就出问题

懂个球
2025-11-12 17:00:58
郑伊健两口子在日本投资破产

郑伊健两口子在日本投资破产

阿尔法34号
2025-11-12 21:54:49
全运会11月13日金牌榜!山东反超广东登顶!辽宁第13,河南仅第19

全运会11月13日金牌榜!山东反超广东登顶!辽宁第13,河南仅第19

老吴说体育
2025-11-13 10:43:50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河南开封:医疗资源“沉”下去 群众健康“提”上来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河南开封:医疗资源“沉”下去 群众健康“提”上来

新华社
2025-11-12 21:10:10
中方被踢出局?英巨头企业146亿大单拱手送印度:结果悲剧了​

中方被踢出局?英巨头企业146亿大单拱手送印度:结果悲剧了​

芳芳历史烩
2025-11-13 20:09:33
王家卫录音风波再升级! 袁立全平台喊冤,这下轮到张国立慌了

王家卫录音风波再升级! 袁立全平台喊冤,这下轮到张国立慌了

情感大头说说
2025-11-13 03:23:41
绝不当冤大头!巴向中国要巨款,中方:支持,但得去找发达国家要

绝不当冤大头!巴向中国要巨款,中方:支持,但得去找发达国家要

知鉴明史
2025-11-12 16:44:44
2025-11-13 21:28:49
闻号说经济 incentive-icons
闻号说经济
原投行人士、CFA、美股公司CFO;喜欢经济、科学、历史
576文章数 9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源峰25亿赌局!汉堡王中国"卖身"求生

头条要闻

缅北园区头目佘智江被押解回国:登机前微笑 下机腿软

头条要闻

缅北园区头目佘智江被押解回国:登机前微笑 下机腿软

体育要闻

跟豪门传了十年绯闻,他却偏要“择一队终老”

娱乐要闻

王鹤棣孟子义真要搭?

科技要闻

深夜重磅!GPT-5.1发布,奥特曼大谈情商

汽车要闻

具备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欧拉5预售价10.98万起

态度原创

手机
房产
亲子
家居
公开课

手机要闻

博主称华为Mate 80风扇版已取消:剩四款产品,本月发布

房产要闻

8200元/㎡!海口宝龙城,彻底杀疯了!

亲子要闻

何穗产后首晒照,网友:这是刚生完的人吗?

家居要闻

莫奈时间 重构先锋概念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