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揭示大脑衰老导致认知功能下降的细胞分子机制已成为神经科学领域的重大挑战。传统上,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s)在脑衰老中的作用与其分化为髓鞘形成细胞的能力减弱密切相关。然而,OPCs是否通过髓鞘生成以外的途径参与调控神经元功能与认知,是一个前沿且未被探索的科学问题。
近日,Science Advances发表了来自苏州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马全红教授联合大连医科大学李韶教授团队的研究,题为
Impaired
macroautophagy
in 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s suppresses neuronal plasticity via a senescence-associated signaling。团队 发现 OPCs 的自噬水平随年龄增长而显著下降 。当研究人员在 OPCs 中特异性敲除自噬必需基因 Atg7 ,人为诱导其自噬功能障碍后,会直接引发 OPCs 的细胞 老化 。
![]()
关键的发现在于,这些因自噬障碍而衰老的OPCs,并非沉默的旁观者。它们转变为一种具有活跃分泌功能的表型,释放出以CCL3和CCL5为代表的衰老相关分泌因子。这些因子通过激活神经元上的CCR5受体,进而损害谷氨酸能突触传递、降低神经元兴奋性,并破坏学习记忆的关键基础—长时程增强(LTP)。在行为学层面,OPCs自噬障碍的衰老小鼠表现出更严重的认知功能减退。
综上所述,这项研究揭示了OPCs在脑衰老中一种不依赖于髓鞘化的全新角色:其自身的自噬功能是维持大脑神经元环路健康的关键。自噬功能衰退作为上游始动因素,通过诱导OPCs老化并释放特异性信号,直接攻击神经元可塑性。这不仅深化了对脑衰老机制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指出靶向OPCs的自噬通路或阻断其下游的CCL3/CCL5-CCR5信号,有望成为对抗衰老相关认知下降的新型干预策略。
![]()
苏州大学陈红博士、孙艳芸研究员、大连医科大学李其发讲师为共同第一作者,苏州大学马全红教授、大连医科大学李韶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https://www.science.org/doi/epdf/10.1126/sciadv.adq7665
制版人: 十一
学术合作组织
(*排名不分先后)
![]()
战略合作伙伴
(*排名不分先后)
转载须知
【非原创文章】本文著作权归文章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未经作者的允许禁止转载,作者拥有所有法定权利,违者必究。
BioArt
Med
Plants
人才招聘
近期直播推荐

点击主页推荐活动
关注更多最新活动!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