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俄军架起数枚伊斯坎德尔-M战术弹道导弹,瞄准乌克兰境内的切尔尼戈夫州就是一顿猛炸。乌克兰的新兵训练基地被数枚导弹击中,导弹直接击穿了基地,基地里的外国雇佣兵瞬间被一锅端,没有留下一个活口。
![]()
俄罗斯架起伊斯坎德尔导弹
俄罗斯军方透露了这次行动的细节:伊斯坎德尔-M战术弹道导弹精准地击中了乌克兰新兵训练基地,炸毁了新兵训练基地的营房。最初俄方以为炸死了乌克兰新兵,谁曾想竟然是外国的雇佣兵。
乌克兰军方随后证实,乌克兰境内的确遭到了俄军打击。乌克兰军方的发言人哀叹着说道:“所有人都死了,一切都被摧毁了,我们都在痛苦之中,一切都在燃烧。”

俄罗斯袭击乌军兵营现场,冒起大火和浓烟
这一批外国雇佣兵显然刚抵达俄乌战场,他们在欧洲接受为期数月的训练,换装上北约的武器后进入乌克兰。这些雇佣兵暂时居住在新兵训练基地,等待着新的任务分派下来。可是他们想不到的是,俄军会对这处兵营实施精准打击。
俄罗斯的导弹击穿了新兵训练基地营房,现场直接燃起了大火并冒出了滚滚浓烟。如此程度的打击,几乎没有生命能够存活下来。乌克兰军方证实雇佣军全军覆没,俄罗斯的导弹再次立下大功。
![]()
被炸死的雇佣兵
俄军轰炸完后,乌克兰军方公布了这次阵亡的雇佣兵信息,更多鲜为人知的情况不断浮出水面。这批雇佣兵大多数来自拉丁美洲的哥伦比亚,同时还有不少来自美国、芬兰、意大利、法国、瑞典、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的雇佣兵。有消息透露还有来自台湾的雇佣兵,不过乌克兰官方对此沉默不语,疑似回避这个问题。
这一批雇佣兵的人数,大概在上百人之多。如此规模的雇佣兵被一锅端,乌克兰可谓是损失惨重。这些花重金雇佣来的人,还没上战场就全部报销了,他们的生命消失在了乌克兰战场,他们成了这场战争的陪葬品。乌克兰公布了部分雇佣兵的照片,以示对他们“牺牲”的缅怀。
![]()
雇佣兵乘坐坦克前往俄乌前线
雇佣军被俄罗斯的导弹“报销”后,美国和北约国家没有对俄罗斯表达强烈不满并出动飞机去“报仇”。美国和北约的沉默,大概是因为雇佣兵是拿钱办事的“赏金猎人”,他们不享受战俘的待遇。而俄罗斯是直接用导弹灭顶,连给他们当俘虏的机会都不给。
这一批哥伦比亚雇佣兵的死亡,再次证明乌克兰的雇佣兵来自全世界,就连遥远的拉丁美洲也不例外。实际上哥伦比亚与俄罗斯并无仇怨,哥伦比亚人到乌克兰当雇佣兵,主要是迫于经济压力做出的无奈选择。
![]()
乌克兰的外国雇佣兵
哥伦比亚的经济发展落后,属于世界上的贫穷国家之一。按照相关数据统计,2025年哥伦比亚普通工人的平均月薪为369美元,法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是323美元,这笔收入实在是太少了。为了赚取更多的钱,哥伦比亚人开始铤而走险,不少人到乌克兰当雇佣兵。
根据乌克兰方面的数据,乌克兰给雇佣兵们开出了每个月1000-3000美元的工资,实际上这些钱只是固定的工资而已。雇佣兵们还有一次性买断的钱,这一大笔钱对于急于需要钱的人来说,具有巨大的诱惑力。雇佣兵都抱着能活着回来的侥幸心理参战,只不过这一次他们并不幸运。
![]()
纳尼斯·罗德里格斯已经阵亡
在这一次袭击行动中,有一名哥伦比亚女雇佣兵被炸死。这名女兵并非后勤人员,她与其他男雇佣兵一样是战斗人员。这名女雇佣兵名叫纳尼斯·罗德里格斯,她曾经在哥伦比亚军队中服役过一年,有一个5岁的儿子。
纳尼斯·罗德里格斯原本可以做一个家庭主妇,可是不知何故她于今年3月份以雇佣兵的身份加入乌军第117旅,当了一名女军医。这次她跟随雇佣兵们一起在切尔尼戈夫州训练,却没想到遭到俄罗斯导弹打击而身亡。
纳尼斯·罗德里格斯的死,对于她和家人来说是一场悲剧。她5岁的孩子从此失去了母亲,家人失去了可以依靠的亲人。不过在残酷的战场之上,任何亲情都挡不住飞来的导弹。纳尼斯·罗德里格斯的命运,也许从她进入乌克兰的那天起就注定了。
![]()
纳尼斯·罗德里格斯展示儿子的照片,可惜她再也回不去了
这一次,俄罗斯用导弹沉重打击了乌克兰的雇佣兵,这一批被全部消灭的雇佣兵死在了新兵训练营里。女雇佣兵的死令人感到可惜,这就是战场的残酷,这就是战争的残忍。但对于雇佣兵来说,他们的结局大致就是如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