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古代著作和今天的社会里,常把具有多才多艺的社会民间人物说成是百家子弟。这是人们对有才学者的名符其实地褒奖;也是对他们品格勿容置疑地信任。卢道平先生就是具有这个上上标准的人物。
我曾在上篇文章里,赞扬过他的扎纸、理发和看风水的拿手匠能和工艺,本以为对他已经知之甚多了。不想文章出来后,却遭到了知情者的质疑和不屑。
我有点不服,便激将他们:他还能有多大的才能呢?这下捅了蚂蜂窝,人们七嘴八舌地说了一大堆,我理了理,竟有七八样呢,比我上篇写的还多。看那阵势,可能还会有更多的呢。不要紧,金子总会发出光来的嘛。且听我慢慢道来……
你能想到他会制钢枪造子弹吗?也许你会质疑:“谁敢造枪造子弹?”这当然说的是解放前啦!乱世匪患严重,逼的有銭人家必须自保,就是有点资产的殷实人家,也要花点钱买颗土枪土砲来看家护院。纪得解放初期,我家就响应政府号召,交出了一棵陈旧的土枪,父亲眼中的那种不舍情景仍历历在目。当然,那时的枪弹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卢道平造的是属于手工制造的那种土枪土弹。
解放前,离王庄村不远的闫集街上有个铁匠陈桂香,远近闻名,炉火红红。但他只合打制修理一些犁耙铣斧之类,对于制造枪弹精品却不通窍。于是欲广揽人才,招聘贤能,卢道平便是他的合适人选。强强联合,一谈便通。制枪造弹全是技术活,没有机器,只凭手工,硬是用铁皮卷制枪管,枪托则用木头刻制,普通另件用炉火打造,再购来部分精件,卢道平把这些铁、木构件巧妙组合,再使些手段,一棵可打可防能用的土制步枪便造出来了。造子弹相对简单点,须用旧的空弹壳和弹头,再在弹壳里装上土炸药,就变成子弹了,问题是装药量,多少为宜?多了会爆,少了无用,必须恰到好处,这个度怎么掌握?这就是关键了,这难不倒卢道平嘛……枪造出来,看上去很土,但那时可是抢手货呀。有了它,就可以与匪霸对垒,是防身的利器,是护家的本钱,是身份的象征。比你现在拥有的豪车手机宝贵多了。当然造价不非了,不然谁去冒这个险呢。
说来你也许不信,他还会拆卸手榴弹,这可是个极其危险活,出于什么目的,无考了,总之他能拆卸自如,办了别人想办却无法办的事情。你能不五体投地的佩服吗?
还有一样“托骨”绝活,不知道帮助和救治了多少人呢,无可计数呀。旧社会缺医少药,有人脱骨了,膀子莫明其妙地掉了,怎么办?哪里有医院,即使有也不会弄啊,四里八乡的老百姓就会不约而同地说:快去小王庄找卢道平。他先问清情况,知道来龙去脉,摸清穴位。便两手先轻轻抚摸,然后趁势一耸,骨入穴位,相贴无隙,就完成了。患家千恩万谢,激动地拿出酬金,他却分文不取,这更大大出乎患家的意外。你听他是怎么说的:人家本来有难了,举手之劳嘛!不能乘人之危敛财呀。多厚道、多崇高的思想境界啊!所以,他的人缘特别好,周边人都会竖起拇指的。
如果是骨折呢,他也有办法,没有捆绑的搏带,他会自己制造,用新鲜柳条技,剥出长长的鲜柳皮,绑搏住骨折的地方,以后便慢慢愈合起来。这是谁教的?没人教,全凭自己的智慧悟岀来,这就是百家子弟的天才——无师自通呀。
再譬如修秤,这个你想不到的活计也难不倒他。这是个细活、难活、技术活,定盘星的没置定位,两和两与斤的间距比例,秤星的材料和钦入,哪一步都考验着你的思考水平和动手能力。但到他手里,驾轻就熟,三下五除二就弄好了。当你正惊㤉他的非凡才能时,他的注意力又转向另一赛道和纬度了。“熟皮子”!这也是农村常遇到的难题,是皮草类的好材料。硬邦邦的生皮子,怎么能让它柔软如纸呢,这是许多人想做而做不到的,卢道平呢?他能,不仅能,而是做的好,所以他有市场。越是冷门越吃香,越走红。不仅在王庄村里,就是在周围乡镇也是手掘一指的人物呢。
百家子弟——名符其实的雅称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