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报时评
本文共749字,阅读大约需3分钟
近日,江西景德镇一位炸鸡排的摊主李俊永火了。
“做完你的,我做你的,做完你的做你的!”这句接地气的口号,搭配“四点半后不接散客只卖学生”“学生便宜1元”等原则,让他被网友亲切称为“鸡排哥”“鸡排主理人”。如今,不仅大量游客前来排队打卡,当地文旅部门还专门成立了“鸡排哥”专班,打算用一揽子计划接住这拨流量。
同样是炸鸡排,为啥“鸡排哥”就能做成行业的“顶流”?
答案或许,就藏着他对“认真”二字的坚持里。
![]()
“鸡排哥”在售卖鸡排。图源新闻晨报
别人卖鸡排靠撒料,他卖鸡排靠“撒真诚”。每天收摊后,夫妻俩都会备料至凌晨两三点,仅睡三四个小时又起床准备,下午3点准时出摊。他坚持鸡胸肉必须新鲜采购腌制,且火候必须到位,他说,“不到位我是不会原谅我自己的”。9年不换摊、不涨价、不玩套路,当一些店铺执着于滤镜包装,他偏用一次次重复,炸出平凡日子最朴实的香味。这种不糊弄的劲儿,恰恰是消费社会中最呼唤的品质。
除了品质过硬,“鸡排哥”更提供了满满的情绪价值。“你可以拒绝我,但是请你不要拒绝美味”“鸡排免费,塑料袋6元,如果你的袋子被风吹走,那我可不承认收了你的钱”类似金句被他信手拈来,风趣又暖心。他还会在天热时给排队顾客发水,记得老客喜好,把6元生意做出“私人定制”的仪式感。你说,面对这种饱含心意的服务,你能不点赞吗?
这两天,随着“鸡排哥”的火爆,网友们也结合着“鸡排哥”的金句开启各种玩梗,称“鸡排哥”演绎出自己忙碌的生活状态。的确,追着农时劳作的农民、奔波在职场的打工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摊位”,都是在自己的赛道“炸鸡排”。或许我们挤不进景德镇的排队人潮,但不妨偷师下“鸡排哥”的生活智慧——把小事做到极致,平凡日常也能“炸”到滋啦作响。
人生如炸鸡排,火候不到,滋味不足;诚意不够,回味不长。从“鸡排哥”这里,你品出了怎么样的人生?在评论区说说吧。
作者:饶雪平
视频主播:李芸聪
拍摄&剪辑:伊冠闻
监制: 梁冰清 朱一鸣 编辑:杜娟 李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