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能上哪所学校,从来不是运气决定的——而是城市规划早早写下的答案。
当家长们还在为"入学名校"四处奔波时,宝鸡已悄然铺开一张未来15年的教育蓝图:哪些区域即将新增优质学校?老城区的学位紧张如何缓解?
这份专项规划批前公示,正是揭开谜底的关键——城市发展与教育资源的博弈,答案早已在规划图纸上标明了坐标。
NO. 1|壹
近日,宝鸡市教育局发布“关于宝鸡市中心城区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年)的批前公示”。
![]()
根据人口变化科学规划教育资源,细化学校布点标准,落实城市总体规划要求,为未来教育发展打基础,让教育更好服务城市建设和市民需求。
规划对象、范围及期限
涵盖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特殊教育、社区教育、继续教育等各类教育设施,明确规模预测、指标体系与布点要求。
涉及渭滨区、金台区、陈仓区、高新区、凤翔区。
![]()
▲图源自网络、侵删
2021—2035年,其中近期(2021—2025年)、远期(2026—2035年)。
规划原则
衔接国土空间规划与居住用地布局,兼顾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平衡发展需求与承载能力。
小学按“就近入学”优化布局,初中兼顾均衡与规模办学,限制优质学校超规模发展。
扩大高中办学规模,做强优质高中,提升整体质量。
引导民办职教合规发展,支持优质职教资源建设。
主要设施布局(布局学校464所,约36.7万个学位)
幼儿园:249所,2004班,60120个学位;
小学:116所,2765班,124350个学位;
初中:45所,1428班,71400个学位;
九年制学校:22所,762班,29083个学位;
普通高中:22所,1072班,53600个学位;
中等职业学校:10所,546班,28400个学位。
近期建设
基础教育:新增幼儿园21所、小学19所、初中7所、九年制学校3所。
高中阶段:新增高中1所、中职2所。
保障措施:建立教育用地储备制度,均衡师资与财政投入,推行“多校划片”引导就近入学。
规划立足长远,通过合理布局教育设施,力争到2035年实现教育水平明显提升,群众上学更便利、更满意,教育对城市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强,助力宝鸡在西部地区教育发展中走在前列,为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提供有力保障。
NO. 2|贰
宝鸡高新区教育再升级,未来将投入18亿,新建11所新校,2万学位扩容引爆区域价值。
![]()
▲图源自网络、侵删
近日,从宝鸡市“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主题发布会高新区专场上获悉“十五五”规划。
作为近年来宝鸡发展势头最猛、增速最快的区域之一, 高新区将投入约18亿元,分批推进包括高新南站实验学校、蓝光小学、高新中学东校区、宝鸡高新第一小学南校区等在内的11所新校建设, 预计新增约2万个学位, 持续夯实"教育强区"地位。
回顾过去5年,高新区新建、改扩建了20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增学位超2万个,俨然已成为教育高地。
![]()
▲图源自网络、侵删
值得注意的是,高新区的教育优势已成为区域房产市场的关键风向标。近年来,越来越多宝鸡家庭选择在高新区置业,“为子女教育安家高新区”已成为众多家长的共识。
一大批品质社区因毗邻优质学校而备受追捧,部分名校学区房甚至一房难求,充分印证了教育资源对区域价值的强力拉升。

▲图为聚丰首府观宸实景图
![]()
▲图为海澜凤凰栖效果图

▲图为聚旺天玺云居实景
毫无疑问,这波教育"组合拳"既是民生福祉的升级,更是区域价值的再定义。
如今,高新区正以"产城教融合"的发展逻辑,书写着宝鸡现代化城市建设的生动样本。
对于目光长远的家庭来说,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无疑是兼顾孩子未来与家庭资产配置的优选之地。
这份规划,不仅绘就了教育资源的"布局图",更是一份城市发展的"承诺书"。当蓝图落地,每个孩子都能在触手可及的优质教育中,拥抱更公平的未来。
以上为正文,宝鸡新楼市稿件。
看完记得【一键三连】哦!
点赞+在看+转发
点击关注,与更多专业买房人一起交流
购房交流群
看热盘 二手房 楼市爆料八卦
房价 学区 咨询购房问题
全国住房公积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