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猫姐
图片 |网络
本文字数 |1534
这是老陆不老为你写的第270个故事
01
老家安装了一个监控,在外工作的堂嫂说,我们这些在外地工作的子孙想奶奶了可以随时看一下监控,最近奶奶的身体越来越差了,我打开监控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了。
我试图从监控中找到老人家的身影,除了这些以外,我好像也做不了其他什么事,前几年,她身体还稍微好一点的时候,我经常看见早晨五点出头,她就从客房出堂屋,那时天刚灰蒙。
她从堂屋那一小袋汤圆煮来吃,一顿也吃不了几个,爷爷去世后,她也习惯了一个人生活,以前爷爷在世的时候胃口大,一日三餐的饭量是现在的两三倍,爷爷走了后,奶奶似乎胃口小了一大半。
吃好早饭后,她拿着扫帚开始弯腰扫地,打开大门,天就渐渐亮了起来。
村里的大多数老人醒的都很好,我突然想起以前我做留守儿童的时候,冬天的早晨奶奶一般会先起床给我和堂哥做饭吃,再催着我们起床上学,一般三点多她就开始收拾起床了。
等到我们起床,磨磨蹭蹭的也到了四五点,吃完早饭我们去上学,而她一天的农忙也要开始了。
村里很多老人都是这个作息,西南地区的冬天带有晨雾和小霜,早上四五点就有很多人拿着农作物准备去地里干活,远远的,根本看不清一个人的完整身影。
在农村的作息时间是,睡得早起得早。如果在晚上七点多吃了晚饭,没什么重要事情基本上就要睡觉了,然后三四点起床,喂喂鸡、煮个小面,就去地里晃一圈。
弄弄黄豆、西瓜、玉米,出太阳后再慢慢回来,人好像上了年纪都一样,都在等待天明,都在早晨突然醒来,失去了睡意。
奶奶快八十岁了,我问她每天在家无聊不,她说白天就在等天黑,天黑就在等天亮,当时我觉得没什么,最近我不知道为什么,再听到这句话就一股道不明的伤感。
突然想起百年孤独的一句话: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原来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
在智能机还没有出现之前,她只能靠着电视机里的节目打发时间,可惜奶奶没读过什么书,很多电视剧她都看不懂,唯一能反复看的电视剧是抗日战争片。
我和奶奶各睡一头,晚上电视机放着放着到了深夜,我翻身看了一眼奶奶已经睡着了,我又悄悄的关掉了电视,等再过两三个小时,她又会麻利的翻身起床了。
后来,有了智能机,她也开始刷上了视频,看起了无厘头短剧,夜晚就变得没那么长了,即便空荡荡的房间只有她一个人,她也好像早已经习惯了。
突然意识到,无论是哪个地方的农村都是这样的,从西南的丘陵、陕北的黄土高坡、东北的黑土地、东南的山地,大家的生活好像都差不多,上了年纪的老人,都在一次次的等待天亮。
02
现在农村里面的多了一丝凄凉感。
老人少了,期待天亮的那一批人也开始变得没那么多了。
窗边露出的一小边窗帘,宣破天明的预兆,他们不像以前那样盼着天亮,只觉得这只是重复一天中的一小部分罢了,曾经有着相似感受的老人,现在却没几个了。
几十里路上失去了人烟,村里一天也过不了几辆车,连曾经通客运的班车也停止营运了,留在农村的人越来越少了,好像这里的人,和事,都在慢慢被遗忘了。
村里的老人说,年纪大了自然就不想多睡了,好像觉也变少了,其实不是觉变少了,而是忧虑的事情多了,内心深处也觉得寂寞,只能做点事情让自己看起来很忙的样子,但到头来,其实也不明白为什么要那么忙。
《百年孤独》里最经典的一句话:人生的本质,就是一个人活着。
我想,孤独是人生的常态,我们唯一能做的,可能就是在孤独中变得更好,如果人的一生只有浓浓的宿命感,到头来都是无常,我们只能让自己变得更好,不虚此行,才能对抗孤独。
或许,未来我也会有这么一天,天亮盼天黑,天黑盼天亮,从一天到一年,从一年到一生,分分秒秒都在感受平静。
关于我
这是一个小号(老陆是我老公)
我现在是文字职业者
也是个刚怀孕的孕妈妈
写作、阅读、情感体会及成长感悟
我的另一个账号:爱吃糖的猫cat
希望我的文字能带给你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