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9月20日上午,由EqualOcean主办的2025出海全球化百人论坛(GGF2025)平行论坛——新能源&商用车出海论坛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希尔顿酒店成功举行。本次论坛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汽车出行行业从业者、青年创业者、投资人、供应链专家及媒体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科技出行行业出海的新路径与新机遇。
本次论坛,PIX Moving联合创始人兼COO曹雨腾就PIX Robobus移动空间的全球化进程进行主题分享。
![]()
以下为现场分享内容:
曹雨腾:各位好!非常高兴能够有机会在亿欧全球化论坛给大家分享PIX Moving我们目前在全球布局的进展。
一、PIX中文是像素智能,最早从硅谷开始启动这个项目,是2017年。到了现在8年时间。我们核心在做自动驾驶移动空间Robobus,我们在国内叫土豆巴士。比较重要的是在做全球化。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到了全球30个国家,在30个国家有不同场景的落地。我们的Robobus除了它作为一个载具以外,它也是多功能的服务空间。我们同时现在在硅谷研发中心,在日本有全球第一个海外工厂,另外在杭州、苏州、湖州都有分部。
总体我们有一个从最初就确立的愿景,通过移动空间来打造未来的城市,这也是我们一直贯穿想要去实现的,我们不是在做车,而是在做一个智能体的城市更新。城市这个空间和人在过去都是单向,人去找空间。我们认为空间如果能和人双向互动,是个真正的智慧城市。所以我们想把城市里的空间打造成移动服务的一个模块。也就是说在城市中可以有不同的移动服务的单元,它具有不同的服务功能,可以是个移动办公室、移动健身房、移动餐厅等等,通过召唤、通过响应式的服务,在城市里来运行。它甚至可以和固定的建筑产生互动,进入到固定的建筑中。现在我们已经在不同的场景里开始实现局部的未来城市的项目。
我们现在核心是基于过去大家对PIX的认知我们是在做一个模块化的,滑板底盘,这也是我们的核心,我们在打造一体化的把零部件数量大大减少的底盘。基于这个底盘去打造不同的车型。Robobus是我们现在最核心的一个标准化产品。
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核心技术是L4自动驾驶,我们现在是在40公里时速以内,完全的城市道路可以去覆盖自动驾驶的能力,滑板底盘的控制技术以及无模具制造的技术。这是我们现在已经在打造的产品矩阵,包括Robobus、RoboShop,还有我们刚刚在慕尼黑车展发布一款两人座的小车。
我们对于产品的定义是城市有机体,我们把它配合整体商业化运营的能力,像云调度平台,远程监管,远程安全员的能力,和用户交互的小程序,出行小程序,我们都已经做完整的一套解决方案。
为了出海,我们也是在法规上做了很多工作,整车是满足欧盟的法规标准,因为出海非常核心的一点是在认证、法规、安全方面你要先打好基础,所以在这方面要做到出海不同场景落地一个很重要的前提。
基于空间,我们可以去定制不同的内容在里面。过往我们是已经有了全球化融资,包括硅谷风投SOSV,国内的上市公司以及日本的上市公司,所以我们整个公司的结构也是相对比较国际化的。这也对我们出海有个很好的助力。
这是我们在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落地的实际场景。目前我们是已经有超过30个国家、400个客户,我们在手的订单已经超过数亿元。
另外,我们在整个布局上采用了全球化的工厂,服务于区域经济,因为在出海这个事情上,和国内的逻辑很像,很多产品要想在当地获得更大的市场,实际上需要完成本地化的生产。现在制造在全球都是一个回流,我们基于数字化制造,可以以相对小的投入来实现数字化分布式的工厂的落地。所以我们现在也是成功在日本有了第一个海外工厂,下一步我们会在欧洲、在主要国家地区都设置分布式工厂,母线工厂在国内,分布式的总装工厂在海外,以这种模式去拓展全球市场。
全球化我主要分享一些案例。给大家带来一些经验和抛砖引玉。我觉得最核心的全球化是看需求,别人为什么要用你的产品,你解决什么刚需问题。在日本是我们现在在海外最重要的市场,日本有几个规模化商业化背景,第一,在法规上它的国土交通省是允许全境L4汽车的上路。第二,日本是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它尤其在公交司机上非常短缺。在日本乡村没有电车和地铁,所以它对于市民的解决方案是只有人工驾驶的公交车,所以车辆越来越少,所以公交司机的缺口达到了3.6万,到2030年会达到9.3万人。在这个背景下,日本政府也是出台了“数字田园都市”的国家战略,它核心是要解决乡村的出行问题,方法用智慧化、无人化的公交替代乡村有人驾驶的公交车,这是日本的市场和需求背景。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和日本一家大企业的独资子公司达成合作,它是在日本无人巴士专门的运营商,我们作为供应商来提供车辆给它。
目前我们也是通过非常长的时间段的努力,还有大量法规认证,我们是中国第一家公司在日本拿到了Robobus正式的上路牌照,是蓝色框里这个白色的牌照。这也是和日本私家车一样的牌。我们也在日本非常多的场景已经进行了无人巴士的运营服务。未来的3年我们会达到数千台车在日本不同乡村落地的规模,日本总共有1700个这样的乡村。
我们和日本股东联合在冲绳智慧城市智慧社区项目落地无人移动便利店,日本也是高度自动化的社会,他们对于这样的应用接受度会非常高。
这是我们在日本业务的基础上实现了小成本的投入,在日本落地了一个合资工厂,可以实现在日本的生产以及售后服务。这对于拿下日本市场是非常重要的,日本也是必须要求你要实现本地化生产,也会给到你规模化的市场。我们在其他很多境外的区域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你进入这个市场很容易,拿下一些示范项目也没有问题,但是真正要达到规模化的时候,你很可能需要和当地的公司去实现合作合资,在当地去设立实现生产制造。
我们在中东沙特、在迪拜等等现在也都有落地的项目。在韩国我们和当地的合作伙伴已经开始批量合作。今年也会拿到韩国上路的资质。今年我们有个比较重要的进展,我们在迪拜道路交通管理局RTA官方迪拜世界自动驾驶挑战赛我们进入了决赛阶段,国内只有4家公司入围了这个决赛。我们在意大利现在是在都灵已经拿到了上路的牌照,已经有了在公开道路的运行项目。在瑞士我们和一家RIVR的瑞士机器人公司合作了移动空间+机器狗车道门的全流程无人配送的项目,将去探索更大的配送空间配送物流车和小型机器狗的配送复杂的模式。
国内我也简单说一下。我们在国内在资质上在市场场景上去拓展,我们已经获得了机动车强制安全的检测,也拿到了国内的上路牌照。国内我们有很多场景,比如在榕江我们可以从高铁站接游客到赛场,在贵阳的花溪大学城有第一条正式的无人公交线路。
![]()
总体我们的理念上现在也有一个全新的方式去拓展、去做无人巴士的项目。我们把整个无人巴士串联起城市的商业体、文旅,我们打造奇遇环线总体城市更新项目,把移动空间做成不同的服务模块,把整个区域去打造成一个全新的“科技+文旅”的项目,包括里面可以有故事线和游戏化的体验。这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全新尝试。
在一些项目上,我们在贵阳、在无锡、在杭州都会有批量化的智慧交通+城市更新的项目现在正在进行中。包括在典型的景区现在也在开始投放我们的车辆去进行服务。
我们今年推出了一个全新的出海产品,这是专门针对欧洲和日本市场去开发的,它是一款两人座的有人驾驶的小车,当然它也有无人驾驶的版本。我们刚刚在慕尼黑车展进行了正式发布,也是获得了批量预售的订单和不同经销商的合作。整车我们完全采用了一体化的设计,从AI来生成的整车结构,再用我们独有数字化大尺寸的金属3D打印来完成整车结构的生产。这种制造方式和设计方式的好处在于,我们可以减少对于人力成本的依赖、对于供应链的依赖,它就非常好实现在海外做本地化的生产。这是我们的生产过程。包括从设计上先在软件里去生成,我们输入参数,它可以直接生成符合我们要求的设计,然后大尺寸的打印通过铝合金的线材来实现整个结构一体化的生产,我们再会对需要打磨的地方做表面处理,就完成了整车结构的落地。这是我们和同类产品的对比,我们不详细讲了。总体来讲,我们这款车是基于我们的滑板底盘+数字化制造,在整个横向对比里还是非常有竞争力的。
荣誉上我们也是争取更多海外荣誉,来促进我们全球化。我们在2023年世界经济论坛全球100个最具发展的技术先锋企业之一,国内只有12家企业入围。我们获得了像福布斯,包括BBC、ASIAN各种媒体的报道,促进我们全球化的品牌。这是我的个人微信,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扫码添加,非常感谢。
这是今天我的分享。谢谢大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