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0 日,狂犬病疫苗厂商成大生物三价流感疫苗上市许可申请获受理;3 月 21 日,以代理默沙东HPV疫苗为主的智飞生物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获批上市;3 月 29 日,国内流感疫苗批签发前三的厂商华兰疫苗(301207)发布 2024 年年报,营收和净利润均创五年内新低。
一面是打擂者的跃跃欲试,一面是守擂者的疲态初显。本文将深度解读华兰疫苗2024年年报,一览2024年批签发量第一的流感疫苗市场是如何风云变幻的?
01 先聊聊华兰疫苗的行业地位:历史战绩辉煌,流感疫苗领域的高光创造者
从疫苗整体看:2024年共批签发5.43亿支疫苗,累计47家企业通过疫苗批签发。从疫苗类型维度看,在21个疫苗大类里,流感疫苗以8305万支的批签发量排在首位;从企业批签发数量看(关联公司合并后),华兰疫苗以2000+万支的批签发数量排在前十。
从流感疫苗细分领域看:2024年共计13家企业通过流感疫苗批签发,其中华兰疫苗以1995万支的流感疫苗批签发量,位居行业前三(上海生物、长春生物、武汉生物合并为国药中生维度看,华兰占第三,不合并华兰占第二)
![]()
数据来源中检所历年批签发量推算,仅供参考
成立于1992年的华兰生物,一直是流感疫苗里的头号玩家。2009年甲型 H1N1 流感全球肆虐时,因成功研发出 H1N1 流感疫苗一战成名。2018 年,华兰疫苗成功上市自研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
凭借这款产品,2018 年至 2020 年间,公司业绩实现翻倍式增长,市占率也连续多年稳居行业榜首。自2021年起,北京科兴、金迪克、长春所等企业陆续加入流感疫苗市场,虽竞争加剧,华兰市占率有所下滑,但也一直保持着行业前三的地位。
![]()
数据来源:企业年报
02 再看看华兰疫苗今年的业绩:竞争失利,营收腰斩53%、净利暴跌76%
2024 年,华兰疫苗实现营收 11.28 亿元,同比下降 53.21%;实现净利润 2.06 亿元,同比下降 76.10%。不痛不痒地归结原因,大概是流感疫苗价格下调、民众接种率波动、市场需求变动及销量下滑这三重压力压垮了华兰疫苗 2024 年度业绩。犀利地说,在技术路线变化、国内竞争加剧、疫苗出海的局势下,相比于主动出击的科兴、国药中生等强力对手们,华兰疫苗的表现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状态。
1)四价转三价的大趋势下,以四价产品为主力的华兰有苦难言
2012-2022年,WHO持续建议各国采用四价流感疫苗。但2023年9月起,由于B/Yamagata流感病毒不再流行,WHO建议各国逐步从四价流感疫苗过渡到三价流感疫苗。由于WHO的建议,流感疫苗市场正在发生变化,近三年四价苗的签发批次正在下降。
流感疫苗市场的主要参与者科兴、国药中生下属的地方所(长春所、武汉所、上海所)均在三价、四价同时猛发力时,华兰疫苗仍主要发力四价产品,四价签发批次占比78%,三价签发批次增加有限。
2)竞争加剧,国企 “以价换量” 冲击行业生态
长春生物所的价格标杆作用:2024 年 5 月,长春生物所联合武汉所、上海所将四价疫苗价格从 128 元 / 支降至 88 元 / 支,引发行业连锁反应。后续在武汉集采中报价 38 元 / 支,创历史新低,倒逼华兰、科兴跟进降价。
科兴的 “双轨制” 定价:四价疫苗:预充式 88 元 / 支,西林瓶 78 元 / 支,与华兰持平;三价疫苗:深圳政府采购价 10.5 元 / 支,通过低价抢占公共卫生市场。
华兰生物的被动调整:2024 年 6 月将四价疫苗价格从 128 元 / 支降至 88 元 / 支,但儿童剂型维持高价。被动调整中处于劣势,导致成人剂型销量下滑 40%。
3)疫苗企业纷纷出海,开启国际化布局,华兰短板明显
科兴领跑,产品技术双双突破:2025 年独家供应智利全年流感疫苗,首批 103 万剂已交付。同时,向哥伦比亚波哥大生物转让流感疫苗生产技术,建设海外基地。
长春生物所的 WHO 认证优势:四价疫苗通过 WHO 预认证,进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采购清单,2024 年出口至尼日利亚、巴基斯坦等国。依托国药集团海外渠道,在 “一带一路” 国家推广国产疫苗。
华兰生物的国际化短板:海外收入占比不足 5%,缺乏国际注册经验,依赖国内市场。
03 公司未来发展趋势:2025力挽狂澜还是继续挨打?
作为流感疫苗领域的高光创造者,在这一轮轰轰烈烈的市场竞争中,华兰疫苗能否摆脱颓势,重返王座呢?2025年的营收能否重返增长呢?2025有没有新产品可以成为新的增长极呢?
尽管从年报中可以看到,华兰疫苗在稳固流感疫苗的行业地位和产品多元化打造中都在发力,但当整个行业都在狂奔之时,华兰的发力显得不够有力。
流感疫苗的竞争毋庸置疑会越来越激烈:
作为疫苗领域批签发量最多的疫苗之一,这块蛋糕人人都想分杯羹。截至2024年9月,20家疫苗企业布局流感疫苗领域41条产品管线,其中15个上市产品,26条在研管线。
姑且不论在研管线带来的潜在威胁,仅看2025年的全国首个流感疫苗招标项目就可见一斑:“2025年4月14日,深圳市疾控中心发布60岁及以上人群流感疫苗接种项目中标结果,华兰疫苗的三价流感疫苗以10元/支中标,成为今年全国首个流感疫苗招标项目。”
![]()
数据来源:企业年报
拥有15个产品管线的华兰疫苗远水解不了近渴:
虽然华兰疫苗目前有9个获证管线(5款2010年前获批),但在2024年只有流感疫苗和狂犬病疫苗两类4款产品产生了批签发。2010年前获批的流脑和乙肝疫苗产品,在近几年两类疫苗总体批签发只有1000-2000万量级,参与者分别为12家和4家的情况下,入局收益并不是很大。
6款在研管线按照研发进度快慢排序依次为:冻干 A 群 C 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吸附无细胞百(三组分)白破联合疫苗、Hib 疫苗、重组带状疱疹疫苗、流感病毒 mRNA 疫苗、RSV 疫苗。前三条管线总盘子小,后三条管线属于大热管线,但研发进度慢。
结语:
业绩惨烈的不只是华兰疫苗,在这场价格内卷之中,无人生还。截至2025年4月29日,13家A股疫苗厂商的年报均已发布,整体业绩大幅下降。
13家已披露年报的疫苗企业中,超过半数的企业营收下降20%以上,后续木南将对13家A股上市疫苗企业的2024年年报逐一解读,从行业和企业双视角全面解读财报背后的真相,敬请期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