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26日,美国司法圈又炸了锅。
最高法院以6:3的投票结果,批准了特朗普政府的紧急请求。
给特朗普政府扣住40亿美元对外援助拨款的行为“开了绿灯”。
拉扯数月的案件终于有了进展。
但这事儿可不是简单的“花钱与否”。
先把时间线理清楚。
这笔40亿美元的外援拨款,是美国国会去年就定下来的,专门用于本财政年度的对外援助。
可就在上个月,特朗普政府突然把这笔钱扣了下来。
理由是“和美国外交政策不符”。
钱批下来了却拿不到,这一举动直接惹毛了不少援助团体。
受援助的地区和项目要受影响,他们干脆一纸诉状把政府告上了法庭。
一开始,华盛顿特区联邦地区法院的法官阿里站在了援助团体这边,明确裁定行政部门没权力单方面拦着国会批准的资金发放。
本以为这事儿能按这个结果走,没想到特朗普政府直接上诉到了最高法院。
而最高法院的保守派大法官占了多数,最终投票支持了政府,驳回了下级法院的判决。
最高法院给出的理由有两条。
![]()
一是觉得援助团体可能没资格提起这场诉讼,缺乏法律依据。
二是担心现在就判总统输,会削弱总统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力。
但这个说法,三位自由派大法官根本不买账。
大法官卡根专门写了异议书,里面
![]()
明明白白说,美国宪法早就把“花钱决定权”给了国会,只要国会没撤销拨款,也没通过其他文件让行政部门不用给钱,政府就必须照办,现在这个裁决“是对三权分立原则的侮辱”。
另外两位自由派大法官索托马约尔和杰克逊,也跟着签了名支持这份异议书。
其实,特朗普政府对对外援助“动手”也不是第一次了。
之前就有消息说,特朗普已经解散了美国主要的对外援助机构,美国国际开发署。
这次扣下40亿美元,不过是他“美国优先”政策的又一次体现。
特朗普团队在给最高法院的文件里也明说,扣钱就是因为这些外援“不符合美国的外交政策”,他们就是想削减美国的对外援助开支。
值得一提的事,这事儿还引发了不少连锁反应。
![]()
比如美国民间的“全球发展联盟”,这个联盟里有上百家参与对外援助的非营利组织,他们专门召开了一场线上听证会,邀请了受援助国家的代表发言。
不光是民间组织,美国国会里的民主党议员也坐不住了。
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的一名民主党议员专门提交了一份质询函,要求特朗普政府详细说明扣下的40亿美元具体涉及哪些国家和项目。
以及如果长期不发放,会对美国的外交形象造成什么影响。
不过截至目前,特朗普政府还没给出完整的答复,只说“会在合适的时候公布相关信息”。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知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最近发布了一份报告。
里面提到类似的“总统扣国会拨款”事件,在过去20年里只发生过3次,而且前两次最终都因为国会反对或法院判决,总统没能成功扣钱。
这次特朗普政府能得到最高法院支持,被不少分析人士认为是“保守派法官占优背景下的特殊结果”。
![]()
说到底,这事儿的核心还是美国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博弈。
宪法说国会管“花钱”,总统管“做事”,可现在总统却能拦着国会批的钱不发,难免让人质疑“三权分立”是不是真的能落到实处。
援助团体还在考虑要不要继续上诉,国会这边也有议员在酝酿相关法案,想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总统不能随便扣国会拨款”。
总结来看,特朗普政府扣下40亿外援拨款,虽有最高法院支持,却也暴露了美国权力制衡的争议。
不管后续发展如何,这场围绕“钱和权”的拉扯,已经让美国的对外援助体系和政治运作,都多了不少不确定因素。
但无论哪个国家,政策制定终究要考虑实际影响,希望后续能有更合理的解决方案,减少对受援助群体的冲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