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走进四川泸县太伏镇玉溪村龙眼种植基地,一串串圆润饱满的龙眼挂满枝头。果农们穿梭于林间,忙着采摘、分拣、装运,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9月份以来,太伏镇晚熟龙眼陆续进入成熟季,较早成熟的有泸丰、泸早、蜀冠等品种,而当前大量上市的“宝石1号”是全镇重点推广的品种。该品种果实近圆形,果壳呈青褐色,平均单果重约16克,具有肉厚、质脆、味甜、易离核等优良特性。
据了解,太伏镇玉溪村龙眼种植基地是最早一批开启“高换”项目的试点村,目前已完成高换的龙眼种植面积占全村的33%,是全镇“高换”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好的“宝石1号”集中种植区域之一。
近年来,太伏镇将龙眼“高换”作为产业升级的关键举措持续发力,稳步推进龙眼品种改良。截至目前,全镇龙眼“高换”面积达5400余亩,主要覆盖玉溪、永利、渔湾等村,形成了以点带面、辐射发展的良好态势。
“我种植的‘宝石1号’龙眼已经连续4年获得‘全国龙眼新品种展示评价活动’金奖,今年我家的24亩‘宝石1号’预计产量达15000余斤,根据果实大小和品质进行分级销售,每斤价格在8元到15元之间,整体收益十分可观。”太伏镇玉溪村龙眼种植大户李青运说。
“长期以来,我镇传统龙眼品种存在着果型小、品质不均、产量不稳等问题,‘大小年’现象显著,市场竞争力弱。为破解这一瓶颈,2019年,我们立足本地实际,引进并大力推广‘宝石1号’龙眼进行高接换种。目前,全镇已有700余户种植户参与此项改良,实现户均增收8000元。与传统品种相比,‘宝石1号’带来的经济效益提升非常显著。”太伏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副主任刁绪说。
为保障产业升级顺利推进,太伏镇联合泸县老科协常态化开展技术培训,通过组织“土专家”深入田间,开展嫁接、疏花疏果、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培训,培养了一支本土技术骨干队伍。此外,依托供销社统一采购优质农资(如液体肥料),有效降低了农户生产成本,并为果实品质的提升提供了坚实保障。
太伏镇玉溪村党总支书记伍定美介绍:“目前,我们村的龙眼高换面积达3000余亩,并计划在明年继续完成400亩的嫁接工作。在销售渠道上,我们与泸县科裕龙眼专业合作社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已通过合作社销售上万斤;同时积极对接外部收购商,采购量已达12吨,形成了‘合作社保底+市场收购’的双重保障。”
“太伏镇龙眼产业已形成4.3万亩的种植规模,其中‘宝石1号’作为主导品种,种植面积突破5400亩,‘高换’改良工作仍在稳步推进中。”太伏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蕾表示,太伏镇将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在巩固订单、合作社收购、收购商采购的基础上,发力电商平台,并依托国庆假期开展游客采摘活动。同时,全镇将持续扩大“宝石1号”种植规模,加强品种推广、技术服务与市场拓展,通过这一优质品种推动龙眼产业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李杰、蔺云飞、杜智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