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5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一声令下,全球医药圈炸了锅:10月1日起,所有进口品牌药和专利药要加征100%关税,想豁免只有一个条件——必须已经在美国建药厂。这消息刚出,美股辉瑞、默沙东股价立马跌超2%,德国拜耳更惨,一天暴跌12%。
要知道,美国市场占了欧洲药企30%-40%的营收,100%关税几乎等于让它们丧失价格竞争力。
更戏剧性的是,这政策刚宣布,欧盟就急了——毕竟美欧刚在8月达成15%关税上限的协议,特朗普这波操作直接把协议撕了,比利时制药联合会当场喊话欧盟反击。
特朗普把这波操作包装成“为民降药价+振兴本土产业”的双赢方案,但稍微琢磨就知道,这俩目标根本是“水火不容”。
![]()
1、
先说说“降药价”的幌子,美国药价高得早就全球闻名,兰德公司数据显示,美国处方药价格是其他33个国家的2.78倍,品牌原研药更是高达4.22倍。
就拿救命的肾上腺素笔来说,两支装从2007年的100美元涨到2021年的650美元,普通人根本扛不住。
可加征100%关税能降药价?纯属想当然。
一款卖1万美元的欧洲抗癌药,税后直接飙到2万美元,药企难道会自己贴钱?
波士顿大学教授早点破了:美国药价高是因为报销体系复杂,药企、中间商、药品福利管理机构(PBM)都在赚差价,跟进口关税半毛钱关系没有。
更讽刺的是,药企可能反着来,不降低美国药价,反而提高欧洲、英国的售价补亏空,罗氏、礼来已经有这苗头了。
![]()
2、
再看“产业链回流”的美梦。特朗普以为加税能逼药企把工厂搬回美国,却忘了制药产业链早全球化了。
美国贸易政策分析师雅各布・延森的数据显示,97%的抗生素、92%的抗病毒药物都含进口活性成分,80%的原料药依赖海外供应。
就算药企真在美国建厂,原料还得从中国、印度进口,成本根本降不下来,更别提美国制药工人年薪是中国的6倍,把生产线迁回去,药品成本得涨150%-200%。
更关键的是,这政策可能根本不合法,有医药律师指出,美国宪法规定税收征收权归国会,总统单方面加税的做法可行性极低,更像政治姿态而非实际政策。
而且联邦最高法院已经宣布11月要审议关税合法性,能不能落地还两说。
![]()
3、
这边欧美药企乱作一团,中国医药圈却异常平静,不是咱们心大,而是真有底气,这波关税根本打不到咱们的痛处。
第一,出口结构早避开了“枪口”。这次关税只针对品牌药和专利药,但中国出口美国的药品里,70%是原料药,剩下的多是抗生素、维生素这类基础药和仿制药,全不在加税名单里。
数据最说明问题:2024年美国医药进口总额2340亿美元,中国只占64.25亿美元,且占比仅4.1%,远低于欧洲的50%以上。
第二,明星药早实现“美国造”,中国药企出海早就不是“出口卖货”的老路子了。
百济神州直接砸8亿美元在美国新泽西建生产基地,它的BTK抑制剂泽布替尼2025年上半年在美国卖了89.58亿元,同比涨51.7%,根本不受进口关税影响。
![]()
亿帆医药更机灵,旗下创新药F-627原本在德国包装发货,现在提前调整供应链,明年就能实现美国本土发货,关税影响直接归零。
第三,授权合作把风险全隔离了。现在中国创新药企流行“License-out”模式,把海外权益卖给跨国巨头,后续生产销售全由对方负责。
比如三生制药把一款PD-1双抗授权给辉瑞,总金额达60.5亿美元;恒瑞医药跟葛兰素史克的合作,潜在里程碑付款更是高达120亿美元。
这种模式下,关税压力全由跨国药企扛,咱们只拿授权费,简直稳赚不赔。
![]()
4、
关税不仅没挡住中国创新药,反而成了“试金石”,暴露了咱们的硬实力。
首先是研发效率碾压,中国临床研发成本仅为美国的40%,患者招募速度却是美国的1.5倍,这种效率优势正在重构全球医药格局。
2025年上半年,中国药企达成72起海外授权交易,总金额608亿美元,远超2024年全年的519亿美元,创新药出海正迎来爆发期。
在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这些尖端领域,咱们已经跟美国站在同一梯队。
![]()
其次是应对策略灵活,就算关税真落地,中国药企也早有准备,不想在美国建厂?可以去墨西哥、加拿大这些自贸伙伴国设厂,一样能规避壁垒。
而且咱们有完整的产业链优势,从原料药到制剂生产,从研发到商业化全链条打通,美国想摆脱依赖根本不现实,美国人可能不用欧洲抗癌药,但离不开中国的抗生素,这种刚需地位短期内改不了。
更重要的是国内大市场托底,中国是全球第二大药品市场,就算美国市场有波动,药企也能转头主攻国内。
这一点欧洲药企根本比不了,它们高度依赖美国市场,一旦失去竞争力,连替代市场都找不到。
![]()
5、
这波100%关税闹得沸沸扬扬,但本质上就是场顾此失彼的政治秀。
想靠关税降药价?纯属痴心妄想。特朗普之前搞“最惠国价格”政策,要求药企按其他国家最低价在美国售药,结果被药企强烈反对,还被法院叫停了。
这次想靠关税施压,只会重蹈覆辙。
想靠关税拉回产业链?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建一座制药厂不仅要砸巨资,还得花好几年时间,等工厂建好,药企早亏得底朝天了。
而且就算工厂建起来,原料药还得进口,美国自己根本满足不了需求,到头来只是把海外成本转移到本土,最终还是美国患者买单。
![]()
反观中国创新药,这场风波反而成了“免费广告”,研发实力在提升,全球化布局在优化,国内市场有支撑,就算美国市场门槛提高了,还有欧洲、东南亚等更多市场可以开拓。
就像业内人士说的:“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从来不怕贸易壁垒,中国创新药的脚步,不是关税能挡住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