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夏县辕村考古,这是一处仰韶文化中晚期的部落遗存,为黄帝时代遗址,而传说黄帝居轩辕丘即此。
![]()
黄帝最早被当作上帝祭祀,公元前766年前,秦襄公在西陲建白帝的神祠,祭白帝。公元前 762 年,秦宣公在渭南建青帝的神祠,祭青帝。公元前 422 年,秦灵公建黄帝的神祠,祭黄帝;建炎帝的神祠,祭炎帝。公元前 206 年,汉高祖刘邦入关,立黑帝祠,祭黑帝。至此,白、青、黄、赤、黑五帝全。以青、赤、黄、白、黑五色,对应东、南、中、西、北四方和中央,黄帝作为中央上帝被秦国和汉高祖刘邦祭祀。
自战国始,黄帝在民间的传说渐有,古人认为,东方为木,东方帝太皞(hao),辅佐臣句芒;南方为火,南帝炎帝,辅佐臣朱明(祝融);中央为土,中央大帝黄帝,辅佐臣后土;西方为金,西帝少昊(hao),辅佐臣蓐(ru)收;北方为水,北帝颛(zhuan)顼(xu),辅佐臣玄冥。
这样作对应,东方木对应春,南方火对应夏,中央土对应四方,西方金对应秋,北方水对应冬。这五方大帝,是东、南、中、西、北五位大帝,太皞、炎帝、黄帝、少昊、颛顼,都是原始社会著名部落首领。其中,太皞、少昊是东夷族部落首领,炎帝、黄帝、颛顼是华夏族部落首领。原始社会没有形成国家,黄帝们不是居高临下的帝王。真实的黄帝们,是原始社会的部落首领。与普通人没有差别,不过是管理部落,决定部落事务,其实大事,由部落会议决定。
传说黄帝非同凡响,在母亲体内怀孕二十四个月,生下来很神灵。婴儿时就会说话,十五岁,没有他不知道的事。他教人建筑房屋,人们遂用泥土筑屋。黄帝教人们把兽皮剥下来做成衣裳,后来有了绸缎,尊贵的人又改穿绸缎。黄帝把木头插在圆轮子中央,使它运转,制造成车辆。又把树木当中剖空,造成可以浮在水面上的小舟。传说弓箭也是黄帝制造的,将作战时投掷石块改变为射箭。古人还记载黄帝教人民用泥土塑成盆罐类的用具,放在火上烘烤,制成陶器,可储藏食物。黄帝简直成了发明家,其实,陶器在黄帝之前就出现,古人夸大黄帝的功绩。
成年后,有土德祥瑞,土为黄色,故黄帝居黄土高原。而且有轩冕(mian)的服饰,所以称轩辕氏。他做了部落首领后,“修德振兵”,“抚万民,度四方”,赢得很高的声誉,被尊崇为帝王一样的人物,也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黄帝,姬姓,称轩辕氏,也称有熊氏、帝鸿氏、归藏氏。黄帝的年代,通常认为公元前2717 年至前 2599 年,中华民国初,曾计划以公元前 2698 年为黄帝纪年元年。
注释:
《史记·封禅书》:“秦襄公既侯,居西垂,……作西畤(zhi),祠白帝。
《史记·封禅书》:“秦宣公作密畤于渭南,祭青帝。”
《史记·封禅书》:“秦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祭炎帝。”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索隐:皇甫谧云: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因以为姓,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名,又以为号,是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xun)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国语》载:“少典娶于有嬌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新语》:“天下人民野居穴处,未有室屋,则与禽兽同域。于是黄帝乃伐木构材,筑作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
【来源:运城盐湖旅游度假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