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秀山县大溪镇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创新构建“双网格”管理服务体系,通过“线上+线下”网格全覆盖、“积分制+N”机制联动,推动基层治理效能与民生服务水平双提升,织就了一张覆盖全面、服务高效的民生“幸福网”。
“多亏网格员帮忙,屋顶漏雨的问题3天就解决了!”丰联村村民白大爷的经历,是大溪镇“双网格”服务的生动缩影。针对农村老年群体占比高、智能手机使用率低的痛点,该镇依托“一中心四板块一网格”基层智治体系,将全镇划分为8个线上网格和86个微网格,实现实体网格与线上平台100%覆盖。
网格员通过每日线下走访收集诉求,利用一体化治理平台实时上报,形成“群众点单、网格接单、镇上派单、板块办单”的闭环机制。镇基层治理指挥中心接到信息后,第一时间调度资源解决问题,推动“基本民生”向“品质民生”转变。截至目前,已通过“双网格”模式解决人居环境、邻里纠纷、政策咨询等群众诉求168条,服务响应时间平均缩短至48小时内。
为破解基层治理中“干部干、群众看”的难题,大溪镇创新推行“双网格+积分制”模式,将移风易俗、人居环境整治、家风建设等纳入积分体系,通过“智慧积分”平台实现行为量化、积分累积与实物兑换挂钩。村民参与村级事务、遵守村规民约即可获得积分,累计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或服务,形成“治理得积分、积分兑实惠、实惠促参与”的良性循环。
自该机制推行以来,全镇累计产生积分3万余分,村民兑换积分2.5万余分,带动群众主动参与庭院美化、矛盾调解等事务,村级自主解决问题占比提升至75%,乡村治理从“单向管理”向“多元共治”转变。
下一步,该镇将进一步优化网格力量配置,加强网格员数字化技能培训,推动“双网格”向产业发展、平安建设等领域延伸,同时探索“积分制+集体经济”模式,让群众在参与治理中共享发展红利,逐步构建起“党建引领、网格联动、智治支撑、群众主体”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余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