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万观众+515万游客:"苏超"联赛如何引爆文旅消费?
60817人!南京奥体再创“苏超”奇迹,省级足球联赛如何点燃经济新引擎?
“苏超”火爆背后的政府智慧:一场比赛带火一座城
从球场到商圈:一场足球赛如何带动43亿消费?
![]()
60817名观众冒着大雨涌入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这不是中超联赛,也不是国际巨星演唱会,而是一场省级业余足球联赛——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简称"苏超")的常规赛。9月6日南京队对阵徐州队的这场比赛,创下了中国业余足球赛事单场观赛人数新纪录。
这已经是"苏超"两个月内第三次刷新自己的纪录。7月5日60396人,8月17日60633人,直到现在的60817人,这场省级联赛正在重新定义人们对业余足球的认知。
赛事火爆程度从购票方式就可见一斑。组委会不得不启用"预约+摇号"机制,南京对阵徐州这场比赛的中签率仅为12.4%,相当于每10个申请者中只有1人能幸运获得观赛资格。这种一票难求的现象,往常只在顶级职业联赛中出现。
但"苏超"的魅力远不止于体育本身。这场省级足球联赛已经演变为带动消费升级、促进文旅融合的经济新引擎。数据显示,今年暑期江苏全省举办的30场"苏超"赛事,为主场城市带来了515.95万人次的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18.26%;通过银联渠道产生的异地文旅消费达到43.92亿元,同比增长19.88%。
![]()
江苏省政府高度重视赛事经济的带动效应。在9月3日召开的省政府常务会议上,省长许昆林明确指出要坚持消费投资相互促进、联动升级,分类施策促进文旅、赛事等服务消费。次日发布的《江苏省持续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更是明确提出要发挥城市足球联赛的撬动作用,策划推出"跟着'苏超'去旅行"主题旅游线路,打响城市文旅品牌。
各城市纷纷推出创新举措,将足球赛事与文旅资源深度融合。南京与铁路部门合作开通了往返淮安和连云港的"苏超球迷专列",提供包含往返高铁票、比赛客队球票、接驳公交、球迷大礼包的"一站式"服务套餐。扬州则宣布在"苏超"扬州队主场比赛日所在的周末,对客队城市市民实行酒店线上预订平台挂牌价8折优惠,某度假村还免费开放温泉等设施。
常州队的经历尤为有趣。虽然球队战绩不佳,但常州早在端午假期就推出对持客队身份证游客给予全市A级景区免门票的优惠,单假期就接待扬州游客超15万人次。当地居民表示:"球队输了比赛,但城市赢了口碑和消费,这种双赢值得肯定。"
![]()
赛事对消费的拉动作用显而易见。根据美团平台数据,在南通队战胜泰州队、南京队击败无锡队后,"南京盐水鸭"搜索量较前一周同期增长74%,相关菜品套餐订单量增长58%;"南通早茶"搜索量激增367%;"徐州烧烤"搜索量同比增加197%;"盱眙小龙虾"搜索量增长61%。这些数据生动展现了体育赛事对地方特色消费的带动效应。
江苏省商务厅副厅长姜昕介绍,下一步将聚焦场景创新,持续推动平台化、市场化开发"票根+"促销活动;强化"苏超+夜经济"等IP联动,持续开展"苏超嘉年华""苏超第二现场"扩容行动等。这种政府与市场的协同发力,正是"苏超"成功的关键因素。
赛事组织架构的科学设计也为成功奠定了基础。"苏超"采用"政府主导+赛区协同+联赛运营"的模式,江苏13个设区市分别组建1支代表队,队员不局限于现役职业球员,还包括高校球员、业余爱好者等。516名参赛选手中,本科和大专学生85名、高中及中专学生69名、职业球员仅29名,来自各行各业的业余球员达337名。这种全民参与的模式打破了传统职业赛事的壁垒,增强了群众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
"苏超"的成功正在产生全国性示范效应。过去一周,多个省市的足球联赛有了新进展。9月5日,第二届辽宁城市足球超级擂台赛在沈阳开幕;同日,"川超"计划于9月20日开幕的消息得到确认;9月13日,2025重庆城市足球超级联赛将拉开帷幕,由38个区县及开发区组队参加,比赛场次达178场,被誉为"全国最大规模的城市足球联赛"。
国家政策层面也在释放积极信号。9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丰富体育赛事活动,出台赛事经济发展专项政策,鼓励举办区域性体育赛事活动,支持新兴体育项目赛事活动健康规范开展等。
专家认为,未来要发挥好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在构建竞赛体系的主体责任,激发各级地方政府办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随着体育赛事放管服改革的深化,市场主体也是丰富体育赛事供给的重要力量,还要持续加大对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相关企业的扶持力度。
截至8月31日,已举办的"苏超"前十轮60场比赛,现场观赛总人次达149.4万,场均约2.49万人次,线上直播观看人次超13.3亿。这些数字背后,是巨大的商业价值和发展潜力。
![]()
南通队作为常规赛表现最出色的队伍,已经提前锁定积分榜首位置。9月5日,南通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分别召开,强调要繁荣赛事经济,精心精细组织各项体育赛事,提前策划安排国庆假期文旅促消费等活动,更大力度提振消费。会议还指出要促进商文旅体深度融合,持续做好"体育+制造""体育+文旅""体育+培训""体育+康养"文章,进一步激发体育消费需求,拓展体育消费场景。
创新的"第二现场"模式正在不断拓展。南通率先提出"全域是主场"理念,在全市开设多个"第二现场",近期更将这一模式拓展到省外。8月31日,南通市人民政府驻上海联络处联合江苏银行上海分行、上海市江苏商会共同举办"我在上海看苏超"活动,140多名在沪南通人才、企业家及外国友人代表为家乡球队呐喊助威,通过赛事平台增进乡情友谊,探讨合作发展。
![]()
从一场足球比赛到一种经济现象,从体育赛事到文化盛宴,"苏超"正在重新定义区域性体育赛事的价值边界。它不再仅仅是竞技场上的胜负之争,更成为连接人们情感、带动消费升级、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平台。
这场由江苏发起的足球赛事创新实践,为全国体育产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体育赛事完全可以成为推动消费升级、促进文旅融合、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
![]()
随着国家对体育产业支持力度的加大和消费市场的持续复苏,相信会有更多类似"苏超"的区域性赛事涌现出来,共同推动中国体育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