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印度成功发射携带核弹头的“烈火-Prime”导弹,本次开历史先河了

0
分享至

2025年9月25日,印度国防部长辛格亲自宣布了一条重磅消息:印度成功从轨道式移动发射系统发射了能携带核弹头的“烈火-Prime”导弹,这次发射可是开了印度历史的先河!

2025年9月25日这一天,印度国防部长辛格站在媒体面前,脸上的神情颇为自豪,他宣布了一件足以写进印度军备史的大事:印度首次用轨道式移动发射系统成功试射了“烈火-Prime”中程弹道导弹。



这枚射程2000公里的导弹从铁路平台呼啸升空,在夜色中划出一道长长的光痕,对印度来说,这并不只是一枚导弹飞上天空,而是向外界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核威慑姿态。

更耐人寻味的是,就在这场导弹的首秀之前,印度刚刚宣布要彻底淘汰米格-21战斗机。

那款被戏称为“飞行棺材”的苏制老古董服役超过六十年,累计坠毁超过四百架,早已成为印军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

一个时代的谢幕与另一个时代的登场,被摆放在同一时间窗口,那画面,就像舞台上旧布景板刚被拆走,新的霓虹灯牌已经点亮,形成了鲜明对比:一边是落伍装备的退场,一边是前沿武器的亮相。

那么,为何印度要选择铁路这种方式来发射导弹?

答案其实并不复杂,铁路网的覆盖面极广,隐蔽性和机动性远超普通公路运输。

过去印度的导弹发射多依赖卡车式拖挂平台,但这种方式存在稳定性不足、易被侦察发现等弱点。

相比之下,把导弹装进火车车厢,随时在全国铁路线上“消失”或“出现”,显然更具威慑力。

铁路运输本就是印度的国家命脉,如今再赋予其战略意义,就像是在熟悉的铁轨上装上了锋利的獠牙。

当然,所谓“导弹列车”并不是印度原创的概念,早在冷战高峰期,苏联就曾打造过“莫洛杰茨”铁路导弹系统。

这些列车看上去和普通货运列车没什么区别,却能搭载洲际导弹,在广袤的苏联大地上随时转移位置。

美国人对此心有余悸,甚至给它起了个阴森的绰号——“核幽灵”。

一旦危机爆发,这种移动的发射平台几乎无法彻底摧毁,足以保证苏联的二次核反击能力。

后来在核裁军谈判中,美国的首要诉求之一,就是逼迫俄罗斯拆除这种令其不安的系统。

最终,“莫洛杰茨”在2005年前后退出现役,成为冷战记忆的一部分。

然而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2012年,俄罗斯曾经试图重启这个项目,命名为“巴尔古津”铁路导弹系统,计划中的规模相当可观:五列列车,每列携带六枚“亚尔斯”洲际导弹。

但资金短缺、技术整合难度大等问题让计划一再搁浅,到2017年,相关研发几乎停摆。

即便后来传出过恢复研制的消息,也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这段经历本身也提醒外界,铁路机动导弹虽看似完美,真正要投入稳定的实战部署,并非易事。

对印度来说,这次试射更像是跨出了关键一步,轨道式系统确实能让导弹更难以被锁定,提升快速反应能力,但系统集成、通信协调、战时环境下的可靠性,都是绕不过去的坎。

毕竟,一次成功的试射不等于大规模实战可用,即使是技术底子雄厚的俄罗斯,在尝试复活项目时都屡遭波折,更何况是起步较晚的印度。

未来的路该怎么走,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不过,把这次试射放到印度更大的战略背景里看,就会发现它并不是孤立事件。

印度近些年一直在强化“自主可控”的路线,从能源矿产的囤积,到军事工业的扩张,始终在强调减少对外依赖。

辛格不止一次说过:“自力更生已不是选择,而是必然要求。”这句话在导弹升空的瞬间显得格外有分量。

无论是军工领域的突破,还是资源储备的谋划,印度都在铺设一条强调自我掌控的道路。

最令人担忧的是,铁路机动导弹具备天然的“防不住”属性,一旦进入实战部署,对任何潜在对手来说都是挥之不去的威胁。

卫星侦察无法轻易甄别哪一列是普通货运车,哪一列是携带核导弹的“幽灵”,这使得战略计算变得更加复杂。

南亚本就敏感的安全格局,如今又被添上了一道新的不确定因素。

这枚从铁轨上腾空而起的导弹,不只是技术的象征,也是一种信号:印度正在悄然改变自己的核姿态和战略棋局。

它既可能是一个全新阶段的开端,也可能是未来地区安全风暴的前奏。

对于邻国乃至整个国际社会来说,这一步走出后,接下来该如何应对,恐怕才是更棘手的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啊!又是腿筋拉伤!NBA状元郎都顶不住

啊!又是腿筋拉伤!NBA状元郎都顶不住

篮球实战宝典
2025-11-07 19:47:12
A股:股民做好下车准备,信号非常明确,下周将迎来新的变盘

A股:股民做好下车准备,信号非常明确,下周将迎来新的变盘

云鹏叙事
2025-11-08 00:00:03
年轻人不买账,中年人喝不起!茅台跌破1600,终于承认只是瓶酒?

年轻人不买账,中年人喝不起!茅台跌破1600,终于承认只是瓶酒?

金融八卦女
2025-11-05 13:57:48
1-3爆冷,张本智和仰天长啸,比输球可怕的是,日乒一哥地位悬了

1-3爆冷,张本智和仰天长啸,比输球可怕的是,日乒一哥地位悬了

大秦壁虎白话体育
2025-11-07 22:25:51
绝不当“冤大头”!菲律宾灾情惨烈,西方援助敷衍,中国不能惯着

绝不当“冤大头”!菲律宾灾情惨烈,西方援助敷衍,中国不能惯着

博卜talk
2025-11-07 16:27:23
貂皮大衣退货后续,宝妈已社死,老板报警因祸得福,网友争相要买

貂皮大衣退货后续,宝妈已社死,老板报警因祸得福,网友争相要买

观察鉴娱
2025-11-07 10:28:09
上赛季被双杀,曼城上一次英超对利物浦遭遇更长连败是9年前

上赛季被双杀,曼城上一次英超对利物浦遭遇更长连败是9年前

懂球帝
2025-11-08 05:18:46
俄方没想到:冻结俄几千亿的西方,连中方船只都不敢上,乖乖放行

俄方没想到:冻结俄几千亿的西方,连中方船只都不敢上,乖乖放行

古史青云啊
2025-11-07 21:29:06
一个会打扮的女人不管走到哪里都像是一幅美丽的画

一个会打扮的女人不管走到哪里都像是一幅美丽的画

牛弹琴123456
2025-11-06 21:15:04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健身厨屋
2025-10-20 12:22:34
新规!国家卫健委重磅发文:未经报告,医务人员不得以这种名义科普!

新规!国家卫健委重磅发文:未经报告,医务人员不得以这种名义科普!

华医网
2025-11-08 05:41:52
央视对全红婵的称呼变了,两字之差释放强烈信号,陈宇汐说对了

央视对全红婵的称呼变了,两字之差释放强烈信号,陈宇汐说对了

探源历史
2025-11-06 08:50:00
河北婚车遭拦截!50条香烟才放行,僵持1小时新娘气哭,官方回应

河北婚车遭拦截!50条香烟才放行,僵持1小时新娘气哭,官方回应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07 02:09:41
荷兰政府花200亿挽留无效,光刻机巨头ASML为何执意从老家搬走?

荷兰政府花200亿挽留无效,光刻机巨头ASML为何执意从老家搬走?

凡知
2025-11-06 11:38:13
一句话炸掉5000亿美元市值!OpenAI紧急“救火”

一句话炸掉5000亿美元市值!OpenAI紧急“救火”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07 18:19:04
民进党征召苏巧慧参选新北市长,郭正亮:这三人会一个个被消灭

民进党征召苏巧慧参选新北市长,郭正亮:这三人会一个个被消灭

海峡导报社
2025-11-07 07:07:03
一天接3大噩耗,柬埔寨连夜抢运黄金,美财长:这可不是闹着玩

一天接3大噩耗,柬埔寨连夜抢运黄金,美财长:这可不是闹着玩

花小猫的美食日常
2025-11-07 10:13:58
哇塞!电视里看不觉得,没想到现实中身材这么魁梧,太美了

哇塞!电视里看不觉得,没想到现实中身材这么魁梧,太美了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1-06 10:36:51
辛芷蕾不忍了!疑似6连问回击郝蕾,顺手替王传君出了口“恶气”

辛芷蕾不忍了!疑似6连问回击郝蕾,顺手替王传君出了口“恶气”

丁丁鲤史纪
2025-11-07 17:30:55
四川7名干部任前公示,多人拟任厅级领导职务

四川7名干部任前公示,多人拟任厅级领导职务

鲁中晨报
2025-11-07 17:04:06
2025-11-08 07:36:49
福建平子 incentive-icons
福建平子
记录农村生活、分享乡村事,工作生活,分享法律知识
5452文章数 184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入列

头条要闻

奥巴马意外现身 庆祝胜利

头条要闻

奥巴马意外现身 庆祝胜利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王家卫的“看人下菜碟”?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安世中国将很快恢复芯片供应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时尚
家居
亲子
教育
健康

“这条围巾”才是今年的顶流单品,时髦的女人都有它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亲子要闻

教育部等三部门:科学保护儿童远视储备量

教育要闻

三部门:3至6岁儿童尽量避免接触使用视屏类电子产品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